水下等离子弧切割工艺试验

来源 :焊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ylorgil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水下等离子弧切割工艺试验研究,是根据生产的需要提出的一个研究项目。主要是探讨水下等离子弧切割的可能性,在8米、6.5米深水下稳定切割100毫米及其不同厚度不锈钢,选择出最佳规范参数。目前,水下切割一般采用火焰或电弧把材料熔化,并以氧气射流把熔化金属从割缝中吹除的方式来进行。但是,这些方法不能适应大厚度不锈钢水下切割的要求。在试验研究工作中,大家分析了等离子 Introduction Underwater plasma arc cutting process test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production of a research project. Mainly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underwater plasma arc cutting, stable cutting of 100 mm and its different thickness stainless steel under 8 meters, 6.5 meters deep water, select the best specification parameters. Currently, underwater cutting generally uses a flame or arc to melt the material and blow it out of the kerf with oxygen jets. However, these methods do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underwater cutting of large thick stainless steel. In the experimental work, we analyzed the plasma
其他文献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主要目标就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
开发高效、稳定的复合光催化材料是当前环境领域的迫切需求。本文采用溶剂热协同紫外光还原法成功制备了复合光催化材料Ag/NH2-MIL-125(Ti),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
将工控PC机与PLC结合,采用LabVIEW,以多台S7—200PLC为控制对象和自由口通信方式,实现了控制对象与计算机的实时通信和参数控制。介绍了系统硬件结构,自由口通信协议标准,以及上位
20世纪末艺术设计学科开始扩招,迄今已有10余年。历经十几年的发展,该学科在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等方面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当代设计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在透析患者中老年患者也不断增多,老年患者本身存在的相关健康问题给透析护士提出了新的挑战,从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通过对30例老年患者的成功
通过焙烧七水合硫酸亚铁制备Fe2O3负极材料,确定了最佳热分解温度,同时研究了金属硫化物添加剂对铁镍蓄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900热分解制得的Fe2O3,在加入多种金
本文以"范各庄井田岩溶陷落柱特征及形成机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板块构造、构造地质学、岩溶陷落柱形成的构造控制、沉积学等理论与方法,以构造演化为主线,解析动力学背景和地
水热法制备纳米晶TiO2电极,分别用臭氧和AgNO3对TiO2基薄膜电极片进行处理,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电子能谱(XPS)测试仪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