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意行:四维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实体的反映,其心理本质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为核心,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多维系统,其中认知维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系统,情感维度是感受系统,意志维度是动机系统,行为维度是执行系统.助推理论认为,可从行为选择的心理规律与本质出发改变个体的行为,将宏大的社会问题具化为微观的个体研究,近年来已经成为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情、意、行四维系统为切入点,将助推策略这一微观路径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观叙事中,有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其他文献
在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复杂多元的文化表征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凝聚共识、舆论斗争、阵地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的挑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仍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平衡、网络阵地建设管理不到位、“三全育人”格局不完善等问题.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深刻把握、清醒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形势,着力强化理论武装、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阵地管理、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学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问题.中共中央的纲领性文件和国务院的政策文件体现的社会心理服务并不是简单的心理健康服务,而是寓“社会治理”于“健康治理”、以“心理健康”促“社会平安”,通过落实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来实现防范以心态失衡等“社会心理因素”为诱因的极端事件发生的社会整合功能.对试点地区相关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相关学术成果的理论反思,都应建立在对中央的纲领性文件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之政策愿景与行动逻辑的全面准确理解之上,才能更好凝聚学术共识和行动方向.未来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