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在这个家庭流行了三代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颜之推
  82岁的王春岩老人是辽宁科技大学的一位退休教师,也是一位发明家。2016年12月12日,王春岩家庭荣获了“全国文明家庭”称号。这个家庭很特别,不仅因为荣誉的光环,还因为家庭成员之间被同一种科学精神紧紧相连。
  记者去王春岩家采访的时候,正是隆冬又逢春节,老人有一点感冒,但并未休息。他的儿子王冰告诉记者:“他每天要见的人、要做的事太多了,今天早晨8点就被接走了。这几天他嗓子不舒服,但是却放不下手中的工作。”
  一个82岁的老人,基本上每天都去企业或科研单位研究项目,解决技术难题,周六几乎不休息。晚上不见客的时候,他还要沉静下来查资料、绘图,在电脑前坐到深夜。
  资料显示,王春岩共申请过231项专利,其中80项专利为企业争取到的项目资金达7000余万元钱。“生活是发明创新的源泉,做生活的有心人,于微小处见精深。”这是王春岩家庭的家风,也是王春岩老人常对子女们说的一句话。
  司法工作也可以创新
  王冰是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法院的一名干部,他的工作似乎跟科学发明毫不相关,但是王冰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十分热爱创新发明。因为他深知,创新不仅有趣,还很有用、有益。
  在王冰的记忆中,父亲王春岩因为擅长发明,在街坊邻居间颇有人气。
  小时候,父亲经常带他去参观实验室和科技馆,看科幻电影,所以王冰从初中开始就迷上了小发明。走上工作岗位后,王冰的发明创新之路依然没有间断,他还收获了一个得意之作,那就是“自限温加热垫”。
  “有一次去部队,我看到门口的士兵在雪地上站岗。当时是冬天,天特别冷,我刚从车上下来都觉得冻脚,战士们的脚一定很凉很冷。我想,要是有个可以加温的脚垫之类的物品,战士们就可以少挨些冻了。于是我经过琢磨和研究后,就发明了这个‘自限温加热垫’。”王冰说。不仅如此,“可伸缩自限温鞋加热器”和“自限温加热鞋”也相继推出,连同“自限温加热垫”,3项发明专利均获得了授权和应用。
  王冰说,父亲对他创新思维的培养,让他受用一生。由于富有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他的工作方法更为灵活,思维更为敏捷,工作也更为出色。在工作中他善于创新,且成效显著。他率先实行了便民审判方式“双休日法庭”,这种人性化的司法措施获得了群众的好评。他本人被评为了鞍山市劳动模范、人民满意政法干警。
  孙子在12岁时就有了发明
  由于从小受到爷爷和父亲的熏陶,王春岩的孙子王梓任的创新之路起步更早,可以说是青出于蓝,少年成名。王梓任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发明创造,他虽然看起来面容稚嫩,但其实是一个已经有近6年经验的资深发明家。
  王梓任在12岁时发明了“盲文阅读发音自学系统”,这是一个帮助盲人自学的装置:在扫描笔上有一个卡槽,纸上有盲文和与之相对应的汉字。当左手触摸盲文,右手用笔扫描汉字时,电脑中就会发出对应汉字的声音,这样可以做到对照学习盲文和汉字的读音。这项发明获得了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二等奖。
  “盲文阅读发音自学系统”的灵感起源于一条电视新闻。有一天,王梓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看到,山西6岁男童小斌斌在被挖双眼后,又装上了义眼的消息。王梓任起初很高兴,但又立刻想到,尽管装上义眼后形象很好,可小斌斌仍然是一个盲人,今后的学习肯定会有困难,这可怎么办呢?这番思考激发了他的创造欲。
  向爷爷求助未得到答案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王梓任首先想到的是向爷爷求助。可是爷爷并没有直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也没有提供任何思路,而是让他回去,自己先好好思考一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经过一番思考,王梓任再次去找爷爷交流。他说:“爷爷,咱们能不能用你那个汉字扫描笔做一个给盲人自学的系统呢?”原来是王春岩经常用的扫描笔给了孙子灵感,这个扫描笔不仅可以把字扫到电脑里去,同时还能“读”出扫描的内容。
  爷爷当时一听,马上鼓励道:“挺好。”进而引导他,“那接下来你具体想怎么做?”
  王梓任显然是有备而来:“我把汉字放在上面,下面配上盲文,盲人可以右手扫着汉字,左手摸着盲文,这样就可以一边听着汉字发音,一边‘看’懂盲文,就可以自学了。”
  随后,王冰带儿子去当地盲校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发现盲校里的教科书都是由一沓厚厚的牛皮黄板纸组成,数学书以及张海迪的诗集都有一寸半厚,页面像2张A4纸那么大。这是因为,要扎20多个眼,才能组成一个与汉字相同意思的盲文。学习盲文时还得听老师的口诀,很不容易。
  “王梓任上网的时候发现了盲文的速录。中科院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展示了一个先进的打印机,它可以在普通的纸上打出凸点盲文,这对他启发很大。”王冰说,王梓任通过爷爷迅速联系了中科院的专家,他先打出了汉字,然后请求专家们用技术在汉字下面打出盲文,就这样,王梓任做出了第一个样品。
  从小学习机器人编程
  王梓任最让别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机器人发明技术,而这项技术的学习也开始于5年前。
  王梓任在小学一年级时,就开始学习机器人的制作与编程。为了追寻梦想,他先后参加了很多次国内外的机器人大赛。
  今年4月1日,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水平最高的机器人赛事,即2017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在山东省日照市开幕。在这次比赛中,由王梓任等6名学生组成的MilkWay(银河)机器人代表队,通过机器人表演、公开技术展示以及超级联队等诸多环节的角逐,战胜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一举夺得了OnStage(台上的)机器人舞蹈的全国冠军。
  除了众多科技创新领域的奖项外,王梓任还获得了鞍山市和铁东区首届“美德少年”及鞍山市第二届“郭明义式优秀少年”称号。家人很高兴,因为这是对孩子品德的认可。爷爷王春岩和父亲王冰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聪明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善良和担当。“要有归零心态,让荣誉成为前行的动力,而不是沾沾自喜的资本。”尽管王梓任获得了许多荣誉,但爷爷还是会经常这样告诫他。
  在家庭聚会上聊发明
  每次家庭聚会,祖孙三代基本都在讨论有关创新发明的话题。在王春岩的指导下,外孙侯文浩获得了省、市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
  祖孙三代之间的交流开放自如、兼容并包,王春岩虽然资历最老,但却总是充满好奇心,喜欢倾听年轻人的声音,从来不搞权威。
  在王家的300多个专利中,有一部分是由祖孙三代共同发明的,在这部分发明中,大多数发明理念是由王梓任提出来的。比如,王梓任曾经跟爷爷提出过一个包括了机器人、3D盲文打印等先进技术的创新理念,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与设计制作技术,对王梓任的提高大有帮助,同时也给爷爷和父亲提供了很多与机器人有關的理念和思路。“比如说编程、无线传输,都与他学习机器人的发明有一定关系,蓝牙传输,手机卡传输,红外的感应、识别,对他爷爷的大型发明创造项目都有帮助。”王冰说。
  让发明创造帮助更多人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参加完表彰大会的王冰难掩激动的心情:“这张沉甸甸的证书,是荣誉,更是责任!”
  王冰说的责任,不仅是传承创新精神,更是传承父辈科技报国的使命感。数百项专利,王春岩并没有想着拿去卖钱,而是大多都无偿转让给了企业。“在做人的品格上,父亲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我当上干部之后,特别是当上法官之后,他反复教育我要多想想怎么为老百姓服务,一定不能贪。”王冰说,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也承袭了父亲的思想,经常告诉儿子,要让发明创造服务社会,帮助更多的人。
  (摘自《辽沈晚报》2017年5月8日)
其他文献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身心发育发展最快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身体不断成长,骨骼和肌肉在快速发育,幼儿身体协调性的锻炼尤为重要,幼儿的心理也在不断成熟,情商和智商都在快速的发展。大自然是宽广和充满希望的,为幼儿提供了无限的成长空间,幼儿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身心才能更好地发育发展。幼儿园生活,离不开户外活动,幼儿的很多能力发展都来自户外活动,身体的协调性、肌肉的力量、幼儿的适应能力、抵抗疾病的能
我们办公楼内新来了一个收废报纸的人,姓吴,人们都叫他老吴。老吴实际不老,四十出头,中等身材,见人一脸笑意。出入办公楼收废报纸的人不下十几个,我为何对他印象深刻,一是因为他年轻,另一个原因是他收废报纸给的价格要比别人高。  别人收废报纸,一般是五毛钱一斤,但老吴给的价格是五毛五,有时还出到六毛,这个价格给他添了不少人气。以前把报纸卖给别人的,现在哪怕堆得高一点儿,都要等着他来收,有的人还打电话催他来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重心。而培养具有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也是大专院校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字沟通与组织管理的工具,对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实际书面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因此,对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与精心的设计是当代应用文教学的重要工作
校车自带“STOP”标志  我从广州坐A380飞往美国前,曾经无数次设想,美国给我的第一印象会是什么呢?天空真的像清洗过一样?到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但,所有的设想都没有。  城市的天空并非总是蓝的。除了面积不大的市中心外,其他街面上的房子超过5层的不多。晚上9点饭馆就打烊了,绝大部分地区乌漆麻黑。这里看病非常贵,而且要提前预约,跟主治医生谈话一个小时需要100美元。食物非常难吃,而且决递比乌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为了正确的引导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书写的能力,于此同时也肩负着进行语言学习的重任。词语的学习是语文的学习的基础,如何让学生正确使文字進行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时要注意将学生置于特定的语境中,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文中想要传递的思想。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容易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问题;措施  语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立足一线、服务一线、引领一线,切实为基层学校搭好平台、做好服务,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学校体育工作,在喜迎改革开放40年之际,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主办,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常州市教育局承办,常州市体育局、常州市钟楼区教育文体局协办的“回顾40年学校体育发展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座谈会于2018年11月27日在常州市荆川小学(常州市
一、关于练习设计的合理性的思考  在本节课的基本部分,脚背外侧运球的教学中,执教者首先安排了三个练习,分别是:  练习1:两名学生各持一球,相对站立,练习开始后向对方脚背外侧运球,当双方相遇的时候,运球从对方的右侧入(变向),到对方开始运球的地方停球。  练习2:练习者一人一球,绕顺时针方向一圈,然后绕逆时针方向一圈。  练习3:两人一组,一人一球,一人原地做球性练习,一人脚背外侧运球绕过同伴返回
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体育成为中考必考项目”的要求,中考的录取计分科目将由语文、数学、外语、体育4个科目构成,其他科目均成为选考科目。体育成为“主科”了,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议。2019年12月27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体育首次与语文、数学、英语
摘要:生态翻译学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其发展迅速、影响深远。通过对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发展分析可知,该理论虽然由萌芽到全面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但是,仍然存在着应用研究缺乏创新、实证研究缺乏科学的统计分析等问题。因此,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引入生态翻译学中,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立相关平台,促使生态翻译学理论不断完善。运用不断创新,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大数据生态翻译学新生态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
摘要:以“移动课堂”为主导的时代已经来临,课堂和智能手机的结合才能拯救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本文将介绍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TOP PPT WPP”,即外教社TOP课件(Teaching Operation Planner),教师自制的PowerPoint课件,以及课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We-chat Public Platform)进行知识点补充,三者结合,塑造生动有趣而又高效的大学英语课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