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应用题占有很大比重,其对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解题能力等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就当前情况来看,小学中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探究并形成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策略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本文从展开成效和现状问题两个方面人手,分析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并强调小学中高年级实施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提出重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思考空间、引人生活化情境、使用合作探究模式等一系列提升应用题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1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分析
  一是,未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协调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部分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仍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解题思路。这不仅没有彻底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偏低。当前,一些教师虽然在应用题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但依旧未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实际学习兴趣偏低。此时,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学习效率随之下降,阻碍了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深度不够。在目前的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相关数学知识、解题思路的传授,整体教学环境过于僵化,师生、生生关系一般。学生在整堂課中几乎不交流,未发挥出优势互补、思维碰撞的优势,教师需要重点对此进行优化调整。
  四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不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此确保学生可以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但就当前情况来看,存在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最终结果的问题,未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特别是与应用题解题之间的关系,列举的题目过于偏离实际生活。
  2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2.1重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来说,其内容多且相对枯燥,此时学生参与应用题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且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为避免学生因枯燥、厌烦而出现应用题教学整体质量下降的情况,教师要重点增强活动、题目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在进行“鸡兔同笼”相关应用题的教学时,可引入“几只兔子与几只鸡被主人一同放置于饲养笼中,在已知相应腿数的条件下,如何准确地计算饲养笼中兔子与鸡的只数”等问题,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
  2.2引人生活化情境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生要具备发现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引人生活化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化情境来扩大学生认识与学习应用题的角度。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商场打折促销”这一生活中的常见案例,如“妈妈逛街时挑选了一条短裙,其原价为100元,现阶段商场进行换季促销活动,该裙子的折扣为20%,那么妈妈买这条裙子实际需要花多少钱?”实现数学应用题生活化的拓展,能更好地培养中高年级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即应用题解题能力。
  2.3举一反三,进行解题规律总结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用题解题思路存在一定的规律。只要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应用题解题效率、正确率就能够得到提高。基于此,教师应当避免使用无用功的“题海战术”,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重点讲解、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2.4使用合作探究模式
  通过在应用题教学中使用合作探究模式,能够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有效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构建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应用题教学质量。例如,某鸡舍的一面靠墙,另一面使用高度为米的铁丝网制成篱笆,总体呈现出半圆形的状态。测量得出,该半圆形鸡舍的半径为3米,那么篱笆的周长为多少?当铁丝网每米单价为3元时,制成该篱笆需要花费多少钱?为解决这道应用题,教师可开展如下活动:
  其一,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来组建多个学习小组,保证所有小组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其二,教师巡回指导。不同学习小组、学生个体在讨论中会形成个性化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能够第一时间解决这些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其三,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形成结论。在上述问题的解决中,提出多个子问题:为求取半圆形弧长,需要明确什么条件,使用的计算公式有什么?依托已知条件,能否求得半圆的周长,运用什么公式?求取篱笆花费时,需要的条件为哪些等。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一步步得出答案,获得更高的成就感。
  其四,落实多元化评价。在保留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并将讨论过程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以便更加客观、准确、真实地完成教学评价,为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3结束语
  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点解决。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行的背景下,提升小学应用题教学质量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在明确现状问题的情况下,教师通过重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引入生活化情境、总结解题规律、使用合作探究模式,可明显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兆辉,刍议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173-174.
  [2]毛发兰,关于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8(15):124.
  [3]杨化芹,浅析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J].华夏教师,2017(06):53.
其他文献
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数学技能,还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重要性,科学设计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保证学生能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雕塑发展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一种相互证明、相互印证的“互文性”关系。把雕塑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考察,可以从雕塑的发展变化,
摘要:为了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将通过概述怎样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其数学学习的动力和奠定数学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教学氛围  独立思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说必须应用有效的独立思考方式,才能够使数学学
以本征态发光的高量子产率的碳量子点为激光增益介质,Au-Ag双金属多孔纳米线为散射颗粒,在纳秒激光的脉冲下,首次实现了基于碳量子点的全色随机激光.其中,蓝、绿、红三基色的
提高教学有效性,始终是教育工作者关心与研究的重点问题.在小学教育中,由于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学习经验与学习能力.因此,基于素质教育改革要求,中高年级数学教学更注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抽象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
摘要:文本阅读是小学生文学素质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诚然,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导者,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也就成为诸多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之一,本文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如何在小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进行展开讨论。  关键词:文本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活泼多动,因此学生很难
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直观体验性与科学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也会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及综合实践能力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简要分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