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本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小学时期开始,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日本人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培养未来职业规划的意识。学生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参加体验活动,学习规划未来职业,对未来职业选择有影响。并且,通过对比普通科和专业学科的职业规划教育,对中国建立发展职业规划教育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日本;高中;职业规划教育;普通科;专业学科
高中阶段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上重要的转折点,面临升学、就业等人生的重要课题。无论是选择升学的学生,还是选择就业的学生,如何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如何协调工作和终身学习,如何自主地考虑和选择未来的道路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高中时期学校的职业教育规划对于学生未来道路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日本的高中是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按学年和学科计划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目的是让高中生对这个时期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更深的认识和具体的计划,能够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
高中时代是形成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时期,日本普通高中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接受普通教育的同时,在明确的目标下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拥有成熟的职业观和劳动观,学习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以成为具有自主决定力的社会人。
然而,职业规划教育在中国高中阶段仍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想要通过对日本高中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比,从中得出经验,希望对中国的这一方面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一、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的职业规划教育
(一)日本高中的学科分类
学科被详细分类是日本高中的特征。日本高中的学科被分为以下3种。(1)普通学科,以普通教育为主的学科,以国语、地理历史、数学、理科、外语等普通教育相关的科目为中心进行学习;(2)专门学科,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学科,设有农业、工业、理数、体育等相关的各学科;(3)综合学科,综合实施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学科,可以选择普通科的科目和专业科的科目。
(二)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职业规划教育的对比
1.研究内容的对比
从上述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数据图表可以看出,日本普通学科的职业规划教育研修内容以“加深对上级学校理解的研究”为主,“加深对上级学校理解的研究”这一研究内容占比435%,与专业学科相比,明显高了许多。主要是为了学生明确升学的大学和学科的选择而实施相关研修。而专业学科主要实施与就业相关的研究,例如“有关职业兴趣调查、职业适应性调查等调查的研究”和“有关就业动向的研究”,主要是為了学生明确将来的职业选择而实施相关的研修。
2.体验活动的实施
下图是关于是否重视充实就业体验(实习)等与职业和就业相关的体验活动及实施程度的调查结果。
从上述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数据图表可见,关于体验活动的重视程度,专业学科占比899%,而普通学科占比683%;关于体验活动的实施程度,专业学科占比达到959%,而普通学科占比746%。无论是体验活动的重视程度还是实施程度,与普通学科相比,专业学科所占比例要高出许多。由此可见,专业学科更加重视体验活动的实施。并且学生可以通过体验活动明确职业内容,积累职业经验。
3.未来方向选择的比较
由日本文部科学省2018年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超过一半的专业学科学生选择毕业后就业,从而踏入社会而普通学科超过60%的学生选择升学,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从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的比较来看,普通学科的学生大部分是选择升学,可以通过职业规划教育,深入理解上级学校的相关内容,明确想要升学的大学和专业的选择。与此相对,超过一半的专业学科的学生选择就业,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掌握职业的内容,通过参加体验活动,可以积累职业经验,掌握职业相关的技能。
二、对中国职业规划教育的启发
在日本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中,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经验和意识对于中国职业规划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构建完整健全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笔者认为在日本职业规划教育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完整健全的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日本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小学开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职业规划教育的目标不同,从小学开始的职业规划教育使得日本人从小就培养出了职业规划的意识。
但是,与之相反,中国的职业规划教育在大学才以课程的形式出现。中国需要建立与日本类似的,从小学到大学,连续性的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或者重新审视普通的高中教育,充分认识职业规划教育在这一重要阶段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应该由政府主导,以学校为媒介,家长为辅,建立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除此之外,不同的教育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和目标,各学校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教育组织,配置专业的职业教育指导教师,解答学生的职业和人生道路相关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二)设置课程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在中国,虽然现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普通高中现在几乎没有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课程,现有的课程基本上是为了高考而存在,学生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繁重的课程使得学生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职业的选择。现如今的教育以大学入学考试为中心,很少涉及到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意识不足,所以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因此,在中国高中,学校的科目应该单独设置职业规划教育相关课程。根据每个学校的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情况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并且应由政府主导,通过政府的政策指南,可以广泛宣传职业规划教育,唤醒学生的职业意识。学校应该多开展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学生会活动等,在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职业意识、劳动意识、团体合作意识和创业意识,培养交流能力。另外,通过学生设置职业教育课程和职业指导活动,加深对自身和整个社会的认识,确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学生通过职业指导和体验活动,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等方面,社会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另外,学生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的授课和活动,培养职业生涯计划能力和选择能力,独立选择前进的道路。 三、结论
通过研究和分析日本职业教育的经验和成果,笔者认为在我国建立连续完整的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是很有必要的。我国应该通过借鉴别国经验,再结合自身实际,建立适合我国现状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学校,尤其是高中,应该设置职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计划能力、选择能力和职业意识,开展志愿活动、职业体验活动,学习独立自主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本文第一作者张恺梅,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讲师;本文第二作者杨若铭,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16级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審議会答申(2011)「今後の学校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職業教育の在り方について」
[2]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進路指導センター(2013)「キャリア教育·進路指導に関する総合的実態調査 第一次報告書(概要版) -キャリア教育の現状と課題に焦点をあてて-」
[3]野村照代·中西徹(2018)「科学教育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の実践 その意味付けと進め方について」『日本科学教育学会研究会研究報告』25-4,pp.19-22(オンライン)https://doi.org/10.14935/jsser.25.4_19(2019.12/10參照)
[4]藤久士·中牟田智朗(2019)「〈論文·報告〉高等学校商業科における科目「商品開発」を通じたキャリア教育の実践について」『かやのもり:近畿大学産業理工学部研究報告』pp.12-19(オンライン)https://ci.nii.ac.jp/naid/120006714354(2019.12/24参照)
[5]高橋広明(2019)「大阪国際大学における新たなキャリア教育に関する報告 その1·先行導入の人間科学部3学科のケースについて?」『国際研究論叢 33(1)』pp.137-144(オンライン)https://ci.nii.ac.jp/naid/120006765051(2019.12/24参照)
[6]奥田純子(2019)「高校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職業教育の効果に関する研究動向」『北陸大学紀要 = Bulletin of Hokuriku University (47)』pp.37-56(オンライン)https://ci.nii.ac.jp/naid/120006765898(2019.12/24参照)
[7]統計局(2019)「小学科数(本科)」
[8]文部科学省(2018)「学校基本調査-平成30年度結果の概要-」
[9]文部科学省(2018)「学校基本統計(学校基本調査報告書)」
[10]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全文数据库论文,2006(6)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关键词:日本;高中;职业规划教育;普通科;专业学科
高中阶段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上重要的转折点,面临升学、就业等人生的重要课题。无论是选择升学的学生,还是选择就业的学生,如何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如何协调工作和终身学习,如何自主地考虑和选择未来的道路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高中时期学校的职业教育规划对于学生未来道路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日本的高中是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按学年和学科计划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目的是让高中生对这个时期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更深的认识和具体的计划,能够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
高中时代是形成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时期,日本普通高中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接受普通教育的同时,在明确的目标下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拥有成熟的职业观和劳动观,学习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以成为具有自主决定力的社会人。
然而,职业规划教育在中国高中阶段仍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想要通过对日本高中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比,从中得出经验,希望对中国的这一方面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一、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的职业规划教育
(一)日本高中的学科分类
学科被详细分类是日本高中的特征。日本高中的学科被分为以下3种。(1)普通学科,以普通教育为主的学科,以国语、地理历史、数学、理科、外语等普通教育相关的科目为中心进行学习;(2)专门学科,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学科,设有农业、工业、理数、体育等相关的各学科;(3)综合学科,综合实施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学科,可以选择普通科的科目和专业科的科目。
(二)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职业规划教育的对比
1.研究内容的对比
从上述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数据图表可以看出,日本普通学科的职业规划教育研修内容以“加深对上级学校理解的研究”为主,“加深对上级学校理解的研究”这一研究内容占比435%,与专业学科相比,明显高了许多。主要是为了学生明确升学的大学和学科的选择而实施相关研修。而专业学科主要实施与就业相关的研究,例如“有关职业兴趣调查、职业适应性调查等调查的研究”和“有关就业动向的研究”,主要是為了学生明确将来的职业选择而实施相关的研修。
2.体验活动的实施
下图是关于是否重视充实就业体验(实习)等与职业和就业相关的体验活动及实施程度的调查结果。
从上述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数据图表可见,关于体验活动的重视程度,专业学科占比899%,而普通学科占比683%;关于体验活动的实施程度,专业学科占比达到959%,而普通学科占比746%。无论是体验活动的重视程度还是实施程度,与普通学科相比,专业学科所占比例要高出许多。由此可见,专业学科更加重视体验活动的实施。并且学生可以通过体验活动明确职业内容,积累职业经验。
3.未来方向选择的比较
由日本文部科学省2018年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超过一半的专业学科学生选择毕业后就业,从而踏入社会而普通学科超过60%的学生选择升学,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从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的比较来看,普通学科的学生大部分是选择升学,可以通过职业规划教育,深入理解上级学校的相关内容,明确想要升学的大学和专业的选择。与此相对,超过一半的专业学科的学生选择就业,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掌握职业的内容,通过参加体验活动,可以积累职业经验,掌握职业相关的技能。
二、对中国职业规划教育的启发
在日本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中,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经验和意识对于中国职业规划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构建完整健全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笔者认为在日本职业规划教育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完整健全的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日本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小学开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职业规划教育的目标不同,从小学开始的职业规划教育使得日本人从小就培养出了职业规划的意识。
但是,与之相反,中国的职业规划教育在大学才以课程的形式出现。中国需要建立与日本类似的,从小学到大学,连续性的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或者重新审视普通的高中教育,充分认识职业规划教育在这一重要阶段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应该由政府主导,以学校为媒介,家长为辅,建立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除此之外,不同的教育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和目标,各学校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教育组织,配置专业的职业教育指导教师,解答学生的职业和人生道路相关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二)设置课程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在中国,虽然现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普通高中现在几乎没有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课程,现有的课程基本上是为了高考而存在,学生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繁重的课程使得学生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职业的选择。现如今的教育以大学入学考试为中心,很少涉及到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意识不足,所以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因此,在中国高中,学校的科目应该单独设置职业规划教育相关课程。根据每个学校的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情况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并且应由政府主导,通过政府的政策指南,可以广泛宣传职业规划教育,唤醒学生的职业意识。学校应该多开展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学生会活动等,在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职业意识、劳动意识、团体合作意识和创业意识,培养交流能力。另外,通过学生设置职业教育课程和职业指导活动,加深对自身和整个社会的认识,确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学生通过职业指导和体验活动,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等方面,社会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另外,学生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的授课和活动,培养职业生涯计划能力和选择能力,独立选择前进的道路。 三、结论
通过研究和分析日本职业教育的经验和成果,笔者认为在我国建立连续完整的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是很有必要的。我国应该通过借鉴别国经验,再结合自身实际,建立适合我国现状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学校,尤其是高中,应该设置职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计划能力、选择能力和职业意识,开展志愿活动、职业体验活动,学习独立自主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本文第一作者张恺梅,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讲师;本文第二作者杨若铭,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16级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審議会答申(2011)「今後の学校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職業教育の在り方について」
[2]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進路指導センター(2013)「キャリア教育·進路指導に関する総合的実態調査 第一次報告書(概要版) -キャリア教育の現状と課題に焦点をあてて-」
[3]野村照代·中西徹(2018)「科学教育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の実践 その意味付けと進め方について」『日本科学教育学会研究会研究報告』25-4,pp.19-22(オンライン)https://doi.org/10.14935/jsser.25.4_19(2019.12/10參照)
[4]藤久士·中牟田智朗(2019)「〈論文·報告〉高等学校商業科における科目「商品開発」を通じたキャリア教育の実践について」『かやのもり:近畿大学産業理工学部研究報告』pp.12-19(オンライン)https://ci.nii.ac.jp/naid/120006714354(2019.12/24参照)
[5]高橋広明(2019)「大阪国際大学における新たなキャリア教育に関する報告 その1·先行導入の人間科学部3学科のケースについて?」『国際研究論叢 33(1)』pp.137-144(オンライン)https://ci.nii.ac.jp/naid/120006765051(2019.12/24参照)
[6]奥田純子(2019)「高校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職業教育の効果に関する研究動向」『北陸大学紀要 = Bulletin of Hokuriku University (47)』pp.37-56(オンライン)https://ci.nii.ac.jp/naid/120006765898(2019.12/24参照)
[7]統計局(2019)「小学科数(本科)」
[8]文部科学省(2018)「学校基本調査-平成30年度結果の概要-」
[9]文部科学省(2018)「学校基本統計(学校基本調査報告書)」
[10]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全文数据库论文,2006(6)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