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的研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54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本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小学时期开始,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日本人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培养未来职业规划的意识。学生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参加体验活动,学习规划未来职业,对未来职业选择有影响。并且,通过对比普通科和专业学科的职业规划教育,对中国建立发展职业规划教育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日本;高中;职业规划教育;普通科;专业学科
  高中阶段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上重要的转折点,面临升学、就业等人生的重要课题。无论是选择升学的学生,还是选择就业的学生,如何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如何协调工作和终身学习,如何自主地考虑和选择未来的道路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高中时期学校的职业教育规划对于学生未来道路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日本的高中是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按学年和学科计划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目的是让高中生对这个时期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更深的认识和具体的计划,能够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
  高中时代是形成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时期,日本普通高中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接受普通教育的同时,在明确的目标下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拥有成熟的职业观和劳动观,学习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以成为具有自主决定力的社会人。
  然而,职业规划教育在中国高中阶段仍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想要通过对日本高中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比,从中得出经验,希望对中国的这一方面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一、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的职业规划教育
  (一)日本高中的学科分类
  学科被详细分类是日本高中的特征。日本高中的学科被分为以下3种。(1)普通学科,以普通教育为主的学科,以国语、地理历史、数学、理科、外语等普通教育相关的科目为中心进行学习;(2)专门学科,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学科,设有农业、工业、理数、体育等相关的各学科;(3)综合学科,综合实施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学科,可以选择普通科的科目和专业科的科目。
  (二)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职业规划教育的对比
  1.研究内容的对比
  从上述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数据图表可以看出,日本普通学科的职业规划教育研修内容以“加深对上级学校理解的研究”为主,“加深对上级学校理解的研究”这一研究内容占比435%,与专业学科相比,明显高了许多。主要是为了学生明确升学的大学和学科的选择而实施相关研修。而专业学科主要实施与就业相关的研究,例如“有关职业兴趣调查、职业适应性调查等调查的研究”和“有关就业动向的研究”,主要是為了学生明确将来的职业选择而实施相关的研修。
  2.体验活动的实施
  下图是关于是否重视充实就业体验(实习)等与职业和就业相关的体验活动及实施程度的调查结果。
  从上述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数据图表可见,关于体验活动的重视程度,专业学科占比899%,而普通学科占比683%;关于体验活动的实施程度,专业学科占比达到959%,而普通学科占比746%。无论是体验活动的重视程度还是实施程度,与普通学科相比,专业学科所占比例要高出许多。由此可见,专业学科更加重视体验活动的实施。并且学生可以通过体验活动明确职业内容,积累职业经验。
  3.未来方向选择的比较
  由日本文部科学省2018年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超过一半的专业学科学生选择毕业后就业,从而踏入社会而普通学科超过60%的学生选择升学,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从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的比较来看,普通学科的学生大部分是选择升学,可以通过职业规划教育,深入理解上级学校的相关内容,明确想要升学的大学和专业的选择。与此相对,超过一半的专业学科的学生选择就业,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掌握职业的内容,通过参加体验活动,可以积累职业经验,掌握职业相关的技能。
  二、对中国职业规划教育的启发
  在日本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中,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经验和意识对于中国职业规划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构建完整健全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笔者认为在日本职业规划教育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完整健全的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日本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小学开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职业规划教育的目标不同,从小学开始的职业规划教育使得日本人从小就培养出了职业规划的意识。
  但是,与之相反,中国的职业规划教育在大学才以课程的形式出现。中国需要建立与日本类似的,从小学到大学,连续性的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或者重新审视普通的高中教育,充分认识职业规划教育在这一重要阶段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应该由政府主导,以学校为媒介,家长为辅,建立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除此之外,不同的教育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和目标,各学校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教育组织,配置专业的职业教育指导教师,解答学生的职业和人生道路相关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二)设置课程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在中国,虽然现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普通高中现在几乎没有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课程,现有的课程基本上是为了高考而存在,学生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繁重的课程使得学生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职业的选择。现如今的教育以大学入学考试为中心,很少涉及到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意识不足,所以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因此,在中国高中,学校的科目应该单独设置职业规划教育相关课程。根据每个学校的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情况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并且应由政府主导,通过政府的政策指南,可以广泛宣传职业规划教育,唤醒学生的职业意识。学校应该多开展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学生会活动等,在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职业意识、劳动意识、团体合作意识和创业意识,培养交流能力。另外,通过学生设置职业教育课程和职业指导活动,加深对自身和整个社会的认识,确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学生通过职业指导和体验活动,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等方面,社会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另外,学生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的授课和活动,培养职业生涯计划能力和选择能力,独立选择前进的道路。   三、结论
  通过研究和分析日本职业教育的经验和成果,笔者认为在我国建立连续完整的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是很有必要的。我国应该通过借鉴别国经验,再结合自身实际,建立适合我国现状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学校,尤其是高中,应该设置职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计划能力、选择能力和职业意识,开展志愿活动、职业体验活动,学习独立自主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本文第一作者张恺梅,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讲师;本文第二作者杨若铭,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16级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審議会答申(2011)「今後の学校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職業教育の在り方について」
   [2]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進路指導センター(2013)「キャリア教育·進路指導に関する総合的実態調査 第一次報告書(概要版) -キャリア教育の現状と課題に焦点をあてて-」
  [3]野村照代·中西徹(2018)「科学教育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の実践 その意味付けと進め方について」『日本科学教育学会研究会研究報告』25-4,pp.19-22(オンライン)https://doi.org/10.14935/jsser.25.4_19(2019.12/10參照)
  [4]藤久士·中牟田智朗(2019)「〈論文·報告〉高等学校商業科における科目「商品開発」を通じたキャリア教育の実践について」『かやのもり:近畿大学産業理工学部研究報告』pp.12-19(オンライン)https://ci.nii.ac.jp/naid/120006714354(2019.12/24参照)
  [5]高橋広明(2019)「大阪国際大学における新たなキャリア教育に関する報告 その1·先行導入の人間科学部3学科のケースについて?」『国際研究論叢 33(1)』pp.137-144(オンライン)https://ci.nii.ac.jp/naid/120006765051(2019.12/24参照)
  [6]奥田純子(2019)「高校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職業教育の効果に関する研究動向」『北陸大学紀要 = Bulletin of Hokuriku University (47)』pp.37-56(オンライン)https://ci.nii.ac.jp/naid/120006765898(2019.12/24参照)
  [7]統計局(2019)「小学科数(本科)」
  [8]文部科学省(2018)「学校基本調査-平成30年度結果の概要-」
  [9]文部科学省(2018)「学校基本統計(学校基本調査報告書)」
  [10]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全文数据库论文,2006(6)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预习是能够学好新课程的基础,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对新的知识有提前的了解,在上课的时候,就能根據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改变自身被动的学生状态。但是目前,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方法还是比较薄弱的,同时自身的自觉性比较低,对语文的课前预习效果不够明显,而且一些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对预习习惯的养成比
在教育向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艺术生几乎在每个普通高中都普遍存在着,艺术生这个群体,无论从学习基础还是学习时间,从学习兴趣还是学习主动性,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文化班的特点。笔者根据十多年艺术生数学教学经验,分析了艺术生数学学习特点,对比研究了一些数学教学方法,对艺术生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一、充分备课  1.了解艺术生的学习需求  在备课时首先要了解艺术班学生基础,在上课学习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是否
一、走心才是教育的开始   国庆放假前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跟往常一样过来布置假期作业,安排班级事务以及组织放学。当我安排到大扫除的时候,按要求要清洗电风扇,而这一项就包含了所有男生,二个人一组刚好,但当名字点到张同学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一句“我不做,扣十分都不做的”,语气非常坚决,我马上懵了,心想我之前有批评过这个同学吗?有针对过他吗?他是不是特别不喜欢我,对我有什么误会吗?我当场并没有理他,下来之
民歌是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民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传承祖國优秀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对这一理念进行的教学实践如火如荼的开展,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民歌教学,应如何体现和落实核心素养的新课程理念?   一、感受民歌风格,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素养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有感而发,口头即兴传唱的歌曲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应该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新型课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须先明确“语用能力”和“阅读素养”概念的涵义。  语用能力,是学习者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揣摩、感悟语言文字,并且能在语文实践中恰当、规范、个性地进行表达的言语技能和素养。而阅读素养,是一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的能力素养,是基于与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的不同阅读阶段, 掌握阅读知识和策略, 形成阅读能力, 发展阅读情感与兴
初中生升上高中时学习立体几何时普遍感觉难度比较大,而构造正方体、充分利用正方体的性质解决立体几何的题目,是使学生更容易的理解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掌握立体几何的基本方法。所以本文从利用正方体解决立体几何各种题型方面来分析正方体对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作用,强调它是立体几何教学的最佳突破口。  一、立体几何教学现状  初中的数学课文基本上以平面几何内容为主,只有初三有一点三视图的内容,而又不是考试重点,所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要求是“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和能力,这成为很多教师迫切关注的问题。笔者在带领孩子们开展课外阅读时,认识并研读了大量的绘本,并引导孩子们善读绘本,活用绘本,利用绘本进写话教学训练。  一、善读绘本,开辟写话训练途径  写话作为绘本阅读的延伸,已经成为习作教学必要的补充。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1.前言   人际交往中,人际冲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与他人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会使青少年产生抑郁、 忧伤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个体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00后”初中生应对人际冲突和人际矛盾的基本策略也是检测其社会化发展水平和适应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学生采取何种问题解决策略的因素很多,包括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差异,比如家庭、情境、文化传统及个性特点等都会影响到策略的应用。近年来,国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陶行知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下面以我设计的一节《周长的计算练习课》为例,说说我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
近年来,“传统文化”及与之相关的字眼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可见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