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若干思考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rla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外延式的扩张发展向内涵式的质量发展转变,这对高等教育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迫使人们需要进一步理清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把握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回归高等教育的发展本质,运用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发展模式的科学转变,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规模扩张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过短时间的扩张式发展后,从各个方面都与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很好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和知识保障,满足了教育的大众化需求,适应了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期望。当然,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高校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等问题。这样一来,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问题也就提上了日程。
  一、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教育以培养人为最终目的,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应该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不能仅靠数量、规模等外在资源来的发展来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提高高等教育的内涵,必须把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只有确立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地位,才能真正理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才能正确处理规模、效益和质量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内涵式发展就是把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我们的高等教育不仅关注物,更关注人,了解学生的成长需要,呼应学生的成长诉求,满足学生的成长要求,关注学生的成长质量,使学校不至于偏离教育的本真。同时,更加关注大学的使命担当,大学精神和大学问题的培育,以及大学制度的构建,要求在办学过程中全面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二、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居世界第一,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真正的高等教育大国。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在高速发展中也存在高等教育规模实际发展速度快于目标速度,发展规模与政策目标存在偏离等问题。特别是扩招之后,随着高校学生校均规模不断扩大,在教育总投入增长有限的情况,教育资源被稀释,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了大学“软实力”的提升。
  三、坚持高等教育回归内涵式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高等教育要回归到内涵式发展的轨道上来,首先应该从理清大学的使命这个角度进行切入,只有了解了大学的使命担当,才能使高等教育不会偏离自己的发展轨道。从本质上看,高等教育是围绕人的发展而展开的一种人类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实现人本身发展的一种方式,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因此,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质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把培养人、教育人、服务人作为学校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社会和高校评价办学工作的一项核心标杆。
  (一)要转变发展观念。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首先是一种发展观念的改变,其次是一种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无论是方式的变化还是观念的变化,都要求人们从以往过分注意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的思路中解放出来,形成一种新的教育质量观。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单纯的追求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扩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教育质量问题。虽然规模扩张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质量问题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本质或者说功能的实现。单一、片面的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发展,将会影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教育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无限消耗上,而是通过减少投入,降低损耗,提高效益来实现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人们转变以往那种靠规模上的数量堆积而发展教育的思路,而是要从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解决问题,探索新途径,总结新规律,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效益、数量的和谐与统一。要通过高等教育内部因素调整与协调,来达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通过对教育规律与教育本质的把握,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不仅要求我们注重高校的发展数量、办学规模,而且要求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质量。在学科特色上,突出教育的本质功能,通过师资力量的积累与提高,教育理念的转换与结合,硬件设施的发展与完善,充分调动与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最终实现教育的高质量产出,效益的高回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这种内涵式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但会促使高校在发展中更好的整合高等教育资源,而且还会使高校管理者重新的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改变以往那种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路子,合理的调整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调整发展结构。
  高等教育要实行良性发展,必须要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中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树立全面的质量观、综合的效益观、科学的发展观。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包括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改善等量的扩大。更包括高等教育组织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师资结构等的优化、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体制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等质的发展。在办学过程中,不能仅注重学校数量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是要更多的关注教育质量和学科结构、师资力量、管理观念、学校体制等“软实力”的提高。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制定有效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措施,有效的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有相关制度的保障,制定具体的措施来保障和规范高等教育的发展。从制度层面规范学校的布局、专业的设置、组织管理、师资的结构,使高等教育达到质量最优、数量最佳、结构最合理、效益最突出的目的。
  (三)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的主体,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和谐发展的人,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善于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能够积极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教育的归宿;它要求教育不仅关注物、更关注人,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价值追求,它应该是统率高校师生思想和行为的灵魂和精髓。
  (四)要培育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就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所学校由历史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彰显着学校团队成员的人格意识和道德实践意识,对他人、对社会有着持久的吸引力。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文化生活,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环境。弘扬大学精神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校园的实现,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筹)招生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扬、应若平.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所带来的问题分析.教学改革与管理,2005(2).
  [2]万小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2).
  [3]施华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中潜在的质量问题与对策.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6(3).
  [4]韩映雄.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报,2005(1).
  [5]都光珍.质量与效益: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9).
  [6]王长喜.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政策分析.教育与管理研究,2008(5).
  [7]吴文平、王东.和谐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观路径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其他文献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口号”,向全国各阶层人民开启了构筑中国梦的伟大之门.这个中国梦就是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为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随着安装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和难度系的不断增高,机电安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腾飞,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收支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群众对于预算管理的强化以及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提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考虑到与时俱进,有关
摘要我国的政治文化,在改革开放前后历经了历史性的变迁。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一元政治文化逐步转变为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轴、同时尊重差异性的“和合”型多元政治文化,这一发展趋势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只有积极寻找对策才能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政治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
5月30日,保康县“唱响荆楚,全民禁毒”禁毒宣传月暨“勿忘历史硝烟,强我中华少年”禁毒进校园活动在该县实验小学举行.现场2000余名中小学生、家长代表及县直各单位、乡镇代
期刊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崇信县紧扣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煤矿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煤矿安全事故率仍旧较高,瓦斯爆炸事故频频发生,同时煤矿相关职业病的发生率也一直居高不降,因此,现代化的安全生产已经发
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也反映出企业在管理应收账款方面的效率.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