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焦虑抑或社会焦虑:特点、成因和应对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ao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焦虑属于状态性焦虑,尤指在社会情景中所产生的焦虑反应,表现为压抑、烦躁、不满和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具有突发性、负面性、复杂性和弥漫性等特点,从其成因和影响因素看,生理、人格等因素首当其冲,但最重要的原因与社会环境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特别是信念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重视社会焦虑及其相伴相生的心理危机、精神危机,及时化解社会焦虑的消极影响,积极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人民美好生活不仅要求人民共建共治共享,也需要良法善治加以保障,因此,从法政治学角度揭示其意涵、分析其价值、探讨其路径的意义毋庸置疑。人民是美好生活的主体,追求美好生
基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经验,讨论公共危机治理中协作治理的议题。通过对疫情治理过程中应对危机的自保与联保现象的梳理与分析,指出走向协作治理的重要性
当代中国的人学研究主要有四种路径:一是回归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对其作出重新解释,找准当代人学研究的历史起点;二是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成果,深化对马克思主
疫情防控本质上是一个针对自然与社会双重不确定性的风险管控工程,大数据技术之所以能够大大提高疫情风险防控的精准性、有效性,是因为它本身具备的高度集成特性在疫情防控中
公共政策现代化是指构建同一性的目标、一致性的逻辑、协调性的结构、增强性的功能的政策体系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公共政策的不断发展进步,产生理想的政策效能。公共
监察法律责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所规定的、监察主体和监察对象之间基于监察法律关系形成的法律责任。监察法律责任的逻辑谱系包括列举式和集合式的表述方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