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备课纪实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六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已成为高考必考考点,它影响着学生对文言文和古代诗歌的理解。但是,文化常识知识过于琐细繁杂,学生难以把握其重难点,基于此,笔者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了专题整合的大胆尝试。本文详细记述了在专题整合过程中如何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以达到精准备考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选官制度 ;居丧制度;称谓
  自2015年古代文化常识题第一次出现在新课标卷起,它就成为了全國三套卷的必考内容,也就成为了备考的重点内容。文化常识呈现在试卷中的显性分数是三分,但事实上,它影响着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甚至是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它包含的隐性分数是不可预估的。如何带领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有效精准备考,自然是每一名语文教师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文化常识知识过于琐细繁杂,散落在教材的各篇课文之中;虽然有各种教辅教材对其进行了梳理,但其呈现方式仍然是枯燥琐碎的,重难点不突出的,学生仍然难以把握。基于此,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专题整合,无论是对于教师成长,还是学生备考,都是大有裨益的。
  开始做文化常识专题其实是为了参加学校的赛课活动,当时高三一轮课内文言文复习即将结束,在教研组长方老师的指点下,我们决定对《陈情表》一课进行文化常识梳理,以此作为课堂竞赛的教学内容。该课中出现的文化常识涉及了古代丧葬制度中的丧服制度、汉代选官制度——征辟制和察举制、汉代官职名称、古代散文体裁等方面。既然是专题梳理,只关注这一课是不行的,于是我们翻阅了高中五本必修教材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有相关内容的课文,最后梳理出了如下的内容:
  《陈情表》:表、期功、孝廉、秀才、郎署、洗马、刺史、牧、太守
  《祭十二郎文》:敛、窆、棺、椁、丧、归葬、兆
  《孔雀东南飞》:合葬、松柏、梧桐
  《游褒禅山记》:庐冢
  《张衡传》:孝廉、举、辟、公车、公府、太史令
  《苏武传》:郎、郎中、中郎将、栘中厩监、奉车、宦骑、黄门驸马
  接下来面对的问题是,这些内容哪些讲,哪些不必讲?哪些重点讲、拓展讲,哪些大略讲?根据高考试题和模拟题的考查重点,我们删去了汉代的官职名称和古代散文体裁这两块内容。丧葬制度中的埋葬制度在教材中虽有不少体现,比如埋葬的流程、风俗等等,但在试卷中考查的很少,所以也删掉了。丧葬制度中还有一处很重要,就是古代官员丁忧制度,这一点虽然在课本中没有体现,但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中是一个高频考点,所以在梳理时将这块内容补充了进来。选官制度,既然要讲,就不能只讲汉代而忽略了从隋唐一直到延续明清的科举制度。我们最终将授课内容确定为“古代文化常识之选官制度和居丧制度”。具体内容有汉代的征辟制和察举制,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古代表示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以及丁忧制度和丧服制度。同时,这两种制度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关联——古代知识分子如何走上仕途,以及在遭遇父母丧事时不得不暂别仕途。这样,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就有了内在的联系。
  高三的复习一定是为高考服务的,所以这一节课,既要有系统的知识回顾和梳理,也要有对应的检测反馈。在习题设置上,先是模拟题,后是高考真题;先是选择题,后是翻译题,难易程度梯度呈现。这样,我们的第一个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就梳理出来了。
  都说“万事开头难”,我们既然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已经种下了一颗种子,自然要再接再厉,让这颗种子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于是,我们开始梳理文化常识中所有和称谓有关的内容。这个准备工作要比上一次耗时耗力,因为古代称谓非常繁杂,基本在每一篇文言文中都有体现,我们需要把课文中出现过某种称谓的所有的句子都找出来,再对这些称谓进行分类,仅是大的分类就有三个,每一类下面又有若干种情况。以基本称谓为例,古人可以称名、称字、称籍贯、称官地、称官名、称斋名等等;再比如,谦称敬称贱称中仅谦称这一项,就有王侯谦称、臣子自称、一般人自称、称自己的亲属四大类。如果不加以删减整合,是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的。接下来,我们翻阅了近八年全国所有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读全文,看原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明确了高考在称谓这一部分考查的重点。对古人名和字的考查出现了两次,对帝王称谓的考查出现了七次,这两者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呈现的;除此之外,在文言文阅读中还出现了一些对自己的谦称、对他人的敬称以及亲属称谓。这些内容,如果在一节课中呈现出来,仍然有些繁杂,所以我们又再做删减,谦称自己和敬称他人属于比较简单的知识,删掉;亲属称谓在语言文字运用得体也会涉及,所以放到该模块去讲。特殊称谓在教材中均有体现,但其中的职业称谓和朋友关系称谓很少考查,所以删掉;百姓称谓和年龄称谓模拟题中有所考查,所以保留。这样,我们终于确定了这一专题的内容——重点讲基本称谓中的名字和帝王称谓,略讲百姓称谓和年龄称谓。前者耗时多一点,讲解细一点;后者以知识连线、知识竞赛等活动快速回顾,不喧宾夺主。
  在习题设置上,仍然沿用了上一次的形式,但是在作业布置上,又略有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朋友关系称谓设置成一道自主探究题,借此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甚至是专题研究的能力。二是后面附上了推荐的阅读书目,袁庭栋的《古人称谓》和吉常宏的《古人名字解诂》,前者是较为通俗的入门类书籍,后者是学术性很强的专业书籍。虽然现在高三的学生没有时间做这样的拓展阅读,但是他们仍然应该了解这样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应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目前,在古代文化常识专题,我们整合出了这两部分内容,我们会一步一脚印地,将每一部分知识都以专题的形式整理出来,踏实地走好这条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王力
  作者简介
  姓名 :刘岩 出生年月 :1989.11.15 性别: 女 籍贯:黑龙江伊春 学历:本科 职称: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教学研究 邮编:156100  单位: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以及审美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大众审美文化得到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逐步提升,精神文化层面得到长足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承了传统文化、继承了民族底蕴、增强了民族自信。与此同时,在大众审美和商品经济的共同作用下,文创产品中灌输审美经济理念,文创产品过度发展为泛化的审美娱乐,审美娱乐的功能被过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于是开始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对于环保节能方面的问题也更加关注。与此同时,建筑装潢公司也在渐渐地朝着客户的需求进行靠拢,在装修的过程中也开始形成节能环保的意识。本文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环保节能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环保节能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修;环保节能;设计  引言:  现如今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愈加重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如何将传统的文化遗产与现代的潮流艺术设计元素相融合,使之产生火花,从而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非物质文
期刊
摘要:蒸汽波艺术是一种充满了上世纪80-90年代怀旧元素的网络艺术风格,其色彩运用具有复古、前卫、迷幻等特点。当下许多潮流服饰、电商平台、影视唱片中都存在着蒸汽波艺术的影子,成为近年来深受潮流人士和青少年群体所喜爱的艺术风格。本文尝试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对蒸汽波艺术的色彩运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蒸汽波;色彩心理学;色彩风格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充分表现出人类的情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总结了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及改善措施,希望为广大建设者在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一 引言  近年来,国家基础建设速度日益加快,市政项目对工程实体外观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而且越来越多的建设者开始追求混凝土自身与环境融合带来的自然美感,如何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成为了广大建设者研究的热点。  二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也由传统的X光发展出现代的CR、DR、CT、MRI等多种新兴技术,这也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发展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但是目前CT、MRI等技术所需设备动辄几百甚至上千万元,在开设该专业的职业院校没有医学附属医院支持的情况下,很难花费巨资去购买此类设备进行理论教学及实训教学。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利用目前微软的kinnect体感设备及其技术进行影像学教学的可行性,
期刊
摘要:“边缘性”话题作为当下国际社会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吸引了许多艺术家、批评家和策展人的注意,并促使他们参与相关的活动和讨论中去。本文试图通过对关注“边缘性”问题的艺术的研究去探索当代艺术与当下社会变革的关系,从而探索当代艺术家们敏锐的视角和独创性的手法,并对其中的现象进行反思。  关键词:边缘性 艺术 介入 社会变革  “艺术是社会的镜子”,虽然这一取向曾遭到艺术本体论研究者的严厉批判,但它
期刊
摘要:莫言当代著名文学家,其所创作的小说主要是以家乡高密或民间生活作为创作背景。莫言所创作的《天下太平》,吸收借鉴了民间的文化资源,具有反讽性。文章先分析了《天下太平》中的反讽角度,随后介绍了《天下太平》反讽性文本表现,包括物质追求迷离和官僚主义作风,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莫言;天下太平;反讽性  引言:  反讽是小说作家经常应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即通过小说文本形式以及小说内容的
期刊
摘要:亚历山大·彼德洛夫擅长用绘制油画的方法制作动画片,用手指粘上颜料在玻璃上作画,每一格画面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美丽的油画, 具有十分浓重的表现力度。他创作的《老人与海》使他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动画家。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的评价是:“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  关键词:《老人与海》;油画;动画;亚历山大·彼德洛夫  俄罗斯的动画大师亚历山大·彼德洛夫是全球唯一一位使用
期刊
摘要:红色文化传承是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精神追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班玛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文化是学校的教育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职责。为贯彻习总书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托起明天的太阳”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班玛县立足区域实际和特点,依托红色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建设以红色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