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e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金融全球化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而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对金融监管制度也提出了新的监管要求,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监管要求,因此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针对金融监管出现的真空区域、金融全球化、存款保险制度、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等存在的金融监管问题,对金融制度的创新从完善法律法规、协调各界监管、使用现代化的金融监管手段、金融监管的国际化等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制度 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一、金融监管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和金融的全球化,全球各国经济的贸易往来以及金融业务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金融环境也变得日益复杂,金融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当今的经济金融背景下,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使得各国更加注重金融监管。而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影响较小,这主要由于我国的经济开放化程度不高,无形中的城墙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亚投行的建立以及近来人民币可能加入SDR,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开放化程度加深,经济的一体化将促进金融的全球化,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监管要求,进行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势在必行。
  二、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98年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统一监管,二是从1998年到2003年逐步建立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模式,形成了如今的“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系,即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分业监管。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专业化优势比较突出,便于分散风险,但从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来看,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
  (一)金融创新出现监管的真空区域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银行的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大规模的创新使得金融体系得到了改革、调整,适应了当今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多样化服务需要,同时也出现了金融监管的真空区域,使得传统的金融监管存在不足,同时随着经济主体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应对经营困境,导致金融产品以及表外业务的增加,也使得当今金融监管中的不足逐步的暴露出来。
  (二)金融全球化对金融监管提出挑战
  在当今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的经济联系更加的紧密,金融业务的交叉也日益密切,为了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对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提出了挑战,一方面是因为金融监管的专业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提出挑战。
  (三)分业监管模式与当今的混合经营模式不匹配
  目前我国实行“一行三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经营模式,这与我国初露端倪的混业经营模式不匹配,也使得当今金融监管模式的不适宜性暴露出来,对金融监管部门协调性提出挑战。
  (四)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意味着银行可以破产,这无疑是为中小银行的竞争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势必也會加剧银行业的竞争,由此会引发各种风险,诸如道德风险、恶性竞争而违反金融监管制度等。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金融监管制度的要求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五)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外资银行在我国也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但是由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以及外资银行母行所在国多采取混业监管我国采取分业监管,这就使得外资银行的金融监管中存在监管任务的协调等问题,当发生监管的争议时而无法解决,从而不利于金融监管的稳定。
  三、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的建议
  (一)完善金融法律法规监管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只给出了金融监管的基本框架,具体的实施细则还不完善。另外监管的法律法规应该根据目前金融业务发展的方向进行及时调整、修改及补充,树立金融监管的权威,做到监管的有法可依。
  (二)自律监管、外部监管以及市场监管相结合
  金融机构不能只是一味的依靠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而且应该充分调动自律监管的积极性,由于金融机构对声誉风险的重视,避免发生挤兑风险,金融机构可通过确立各个部门的内部监管目标,进行内部风险控制。同时应该充分信息披露,运用市场监管以及外部评级机构进行金融监管。金融机构可通过内部监管、外部监管、市场约束等共同作用来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监管的效率。
  (三)使用现代化的金融监管手段,降低监管成本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大范围普及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传统的现场监管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运用电子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依靠大数据以及不同机构网上监管数据的共享可以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降低金融监管的成本。
  (四)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以及监管范围的扩大
  金融体系的创新是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的前提,金融监管体制需要对金融创新做出及时的反应、调整。金融制度的创新也是与金融体系创新不断博弈的过程。随着金融产品、以及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金融监管制度应该及时的进行创新、扩大监管范围来确保金融的稳定,防范金融风险。
  (五)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在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监管的国际化也是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金融监管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我国一方面应加大对金融监管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有针对性、目标性的对监管的人才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另一方面应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加强和各贸易国家的交流,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监管理念,但由于各国的国情、经济状况不同,适合他国的未必适合我们国家,因此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复制其他国家的监管方法,应结合我国国情,摸索出适合我国的监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妍.金融监管制度、金融机构行为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10.
  [2]张璇、代玉红.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与完善[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
  作者简介:姚霞(1994-),女,汉族,安徽阜阳临泉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学。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一个重要观念:就是以人为本.我们的整个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更多关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关注成长过程中的进步、他们的发展状态和他们努力的尝试,建立
期刊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是我国的经济不断得到发展,使得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对经济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各金融机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属商业银行了。商业银行不但是重要的金融机构而且还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在商业银行的众多资产业务中,最具有高风险性的业务就是贷款业务。因此,如何合理地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问题是人们一直以来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
日前,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发表了中国科学家题为《制备复制缺陷的活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称发明了人工控制病毒复制,从而将病毒直接转化为疫苗的技术,这一发现颠覆了病
期刊
期刊
北京理工大学王博教 授及其团队将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 料应用于空气过滤、净化与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近日被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报道.《Nature》以《金属有机骨架
期刊
【摘要】在现代金融经济中,金融套利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金融套利行为的存在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推动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一体化进程。但是同时也会造成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对金融管理形成冲击等负面影响。因此,利用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是对金融套利行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金融经济 金融套利 金融监管  套利行为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被视为投机倒把、不劳而获的行为,
期刊
目的:分析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手术保留骨瓣手术与去除骨瓣减压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的23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
日前,日本千叶市当天在位于美浜区的幕张新都心,向媒体展示了一款其自主研发的新型交通工具“自动驾驶机器人”.目前该机器人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此次展示是为了考察该机器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