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公路施工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的数量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给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混凝土路面是我国主要的公路路面类型之一,混凝土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应用适合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路面的施工质量。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公路施工中运用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施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在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混凝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路面施工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公路的整体施工效率,其具有施工简便、施工效果较好的显著优势,从而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1.1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的后续问题
公路施工中,因为受到运输方式、钢筋摆放方式以及模板排列方式等原因的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浇筑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后续问题,甚至会导致公路路面发生膨胀、裂缝等问题,给路面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面对这样的问题,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应当严格把控好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并要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切忌中途停工,以预防离析现象的发生。
1.2配置混凝土原料时水泥的水化热反应
水泥是主要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原料,但通常情况下,在配置混凝土原料的时候,水泥与水会发生水化热反应,从而产生一定的热量,这些热量不可避免地会对水泥的水化造成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若是温度过大,就有可能会给施工后期带来一些麻烦,如路面产生裂缝问题等,大大影响公路路面的美观度与运输能力。为了解决水泥的水化热问题,配置混凝土原料的时候,必须严格根据配比材料要求来进行操作,严格控制好水泥、水的量与比例,选择连续浇水的方式,并要做到搅拌均匀,预防温度过大现象的出现,确保混凝土路面施工原料的质量。
2、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运用
2.1浇筑
与建筑施工相比,公路施工对于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混凝土浇筑方式是水平分层、直接推移,同时,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也无需对已成型的材料添加额外的水分。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等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对混合料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其入模温度必须控制在5摄氏度至35摄氏度之间,切忌超出这个范围,以避免后期的路面膨胀、裂缝等问题[2]。此外,还要控制好连续浇筑的时间,下层凝固时通常也要做好上层浇筑准备,以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减少路面裂缝问题的出现,保障路面施工质量。
2.2缝隙弥合
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前后路段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通常会出现一些施工缝,这就需要弥合施工缝。在进行缝隙弥合的时候,先要清洁对接处,并要将公路表面凿平,冲洗干净之后,使用高精度混凝土来浇筑,在此过程中,针对缝隙的实际情况,可以添加适量固结剂,确保缝隙可以良好结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缝隙弥合完成之后,应当养生覆盖,以避免因天气影响而产生的问题,确保路面质量。
2.3振捣
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混凝土路面铺设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振捣。在进行振捣的时候,必须根据公路路面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振捣方式,通常来说,是先进行轻微振捣、再进行强力振捣,来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均匀的融合。此外,振捣的时候还可以选择分层处理方式,来确保上下路面层混凝土的均匀融合,最终可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与此同时,进行振捣的时候,还要安排专门人员来检查振捣的公路路面质量,发现路面存在不均匀裂缝的时候,及时增加振捣的力度,来避免裂缝的产生,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3、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3.1合理选择振捣方式
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振捣方式,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从而有利于加强路面的承载力。基于这样的原因,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选择振捣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振捣方式,平面板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是最为常用的两种振捣仪器[3]。此外,振捣的时候,还要将振捣工艺严格的控制好,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确保路面质量。
3.2裂缝的控制措施
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为实现裂缝的减少,首先要从源头上入手,选择性能好、质量高的施工材料,確保施工材料具备耐磨性强、收缩性小以及高强度的优势;其次,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混凝土摊铺的时候,应尽量一次摊铺成型,混凝土振捣的时候,严格控制好振捣的速度,确保振捣均匀,施工后24个小时之内,还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路面被雨水淋湿,影响施工质量;最后,做好混凝土路面的相关养护工作,完工后2周之内,必须安排专门人员对混凝土路面实施良好的养护管理,确保混凝土路面的抗震能力。
3.3提高路面平整度
平整度是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若是施工过程中没有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有效控制,就会严重影响公路的后期使用。基于这样的原因,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的运输环节、搅拌环节、铺设环节以及振捣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此外,还要将公路路面表层的抹面以及拉毛等工作处理好,以提高公路路面的平整性。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路面施工技术,同时,也是公路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高低、施工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路路面质量、公路整体质量。基于这样的原因,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公路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才能确保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耐久性以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章团庆,王豫乡.基于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运用[J].江西建材,2016,(24):164+166.
[2]樊芹芹.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知识,2016,(02):162.
[3]张翼.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8):7+9.
【关键词】公路施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在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混凝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路面施工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公路的整体施工效率,其具有施工简便、施工效果较好的显著优势,从而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1.1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的后续问题
公路施工中,因为受到运输方式、钢筋摆放方式以及模板排列方式等原因的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浇筑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后续问题,甚至会导致公路路面发生膨胀、裂缝等问题,给路面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面对这样的问题,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应当严格把控好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并要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切忌中途停工,以预防离析现象的发生。
1.2配置混凝土原料时水泥的水化热反应
水泥是主要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原料,但通常情况下,在配置混凝土原料的时候,水泥与水会发生水化热反应,从而产生一定的热量,这些热量不可避免地会对水泥的水化造成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若是温度过大,就有可能会给施工后期带来一些麻烦,如路面产生裂缝问题等,大大影响公路路面的美观度与运输能力。为了解决水泥的水化热问题,配置混凝土原料的时候,必须严格根据配比材料要求来进行操作,严格控制好水泥、水的量与比例,选择连续浇水的方式,并要做到搅拌均匀,预防温度过大现象的出现,确保混凝土路面施工原料的质量。
2、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运用
2.1浇筑
与建筑施工相比,公路施工对于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混凝土浇筑方式是水平分层、直接推移,同时,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也无需对已成型的材料添加额外的水分。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等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对混合料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其入模温度必须控制在5摄氏度至35摄氏度之间,切忌超出这个范围,以避免后期的路面膨胀、裂缝等问题[2]。此外,还要控制好连续浇筑的时间,下层凝固时通常也要做好上层浇筑准备,以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减少路面裂缝问题的出现,保障路面施工质量。
2.2缝隙弥合
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前后路段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通常会出现一些施工缝,这就需要弥合施工缝。在进行缝隙弥合的时候,先要清洁对接处,并要将公路表面凿平,冲洗干净之后,使用高精度混凝土来浇筑,在此过程中,针对缝隙的实际情况,可以添加适量固结剂,确保缝隙可以良好结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缝隙弥合完成之后,应当养生覆盖,以避免因天气影响而产生的问题,确保路面质量。
2.3振捣
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混凝土路面铺设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振捣。在进行振捣的时候,必须根据公路路面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振捣方式,通常来说,是先进行轻微振捣、再进行强力振捣,来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均匀的融合。此外,振捣的时候还可以选择分层处理方式,来确保上下路面层混凝土的均匀融合,最终可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与此同时,进行振捣的时候,还要安排专门人员来检查振捣的公路路面质量,发现路面存在不均匀裂缝的时候,及时增加振捣的力度,来避免裂缝的产生,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3、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3.1合理选择振捣方式
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振捣方式,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从而有利于加强路面的承载力。基于这样的原因,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选择振捣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振捣方式,平面板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是最为常用的两种振捣仪器[3]。此外,振捣的时候,还要将振捣工艺严格的控制好,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确保路面质量。
3.2裂缝的控制措施
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为实现裂缝的减少,首先要从源头上入手,选择性能好、质量高的施工材料,確保施工材料具备耐磨性强、收缩性小以及高强度的优势;其次,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混凝土摊铺的时候,应尽量一次摊铺成型,混凝土振捣的时候,严格控制好振捣的速度,确保振捣均匀,施工后24个小时之内,还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路面被雨水淋湿,影响施工质量;最后,做好混凝土路面的相关养护工作,完工后2周之内,必须安排专门人员对混凝土路面实施良好的养护管理,确保混凝土路面的抗震能力。
3.3提高路面平整度
平整度是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若是施工过程中没有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有效控制,就会严重影响公路的后期使用。基于这样的原因,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的运输环节、搅拌环节、铺设环节以及振捣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此外,还要将公路路面表层的抹面以及拉毛等工作处理好,以提高公路路面的平整性。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路面施工技术,同时,也是公路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高低、施工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路路面质量、公路整体质量。基于这样的原因,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公路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才能确保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耐久性以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章团庆,王豫乡.基于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运用[J].江西建材,2016,(24):164+166.
[2]樊芹芹.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知识,2016,(02):162.
[3]张翼.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