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物理现象,随处可见物理学知识的应用。在初中课程中,物理学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意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相反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爱学习物理,造成学生中考物理成绩较差,特别是对于上高中的学生来说,初中物理如果没有学习好,将会进一步影响他们学习高中物理知识。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教学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1.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就会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对以后的继续学习造成阻碍。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内部条件,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
  2.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可能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地讲,或是误将“难点”知识当成“重点”知识。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下降。
  3.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得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重视第一章知识内容的教学
  第一章相当于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材的绪论,其地位特殊,肩负着为教材培养目的定位,构建教材框架和栏目、体现教学特色等任务。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第一章则是启蒙课的开篇,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一章内容丰富的特点,体现自己的风采,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向学生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重大作用,下定决心学好物理。通过第一章知识的学习,学生会了解到在自然界中,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不同的物理现象,知道什么是物理学,以及学习物理学的方法;学习物理学家的高尚情操,坚定信心学好物理,对物理世界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自然界中神奇的物理现象,这一切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意识到物理这门学科并不神秘,在我们周围的自然界中这些神奇的现象都与物理学知识相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利用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学习物理学兴趣的培养,经常设计一些既简单又引人入胜的小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磁”一节的教学中我就设计了一个隔掌吸钉的小实验,磁铁能够吸引铁钉这是大多数同学都知道的事实,但磁铁能隔掌吸钉,而隔一片小小的铁片就不能吸引铁钉等这些现象可能是学生从来没有做过或看过的,使学生存疑很想得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其探究知识的欲望,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非常认真。又如在学习大气压这一节内容时,我做了覆杯实验,先给学生提一个问题:“纸片能托住水吗?今天我就用一张薄纸片托住一杯水。”接下来就用一张纸片盖在一杯装满水的杯子上,用手托住纸片,然后将杯子倒置过来,松手后水不下落也不溢出。与此实验相对比,我取了另一只杯底有一小孔的杯子,先用一橡皮塞堵住小孔,做了与上述实验一样的实验,就在纸片托住水后,我拔去杯底的橡皮塞,结果满满的一杯水连同纸片一起落下。学生对这两个对比小实验很感兴趣,不禁惊叹:“这么奇特啊!”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这一节课的教学顺利完成。
  四、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
  1.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要推导流畅,过渡自然。其次,语言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同时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画直线,画圆,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
  3.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
  五、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重视物理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唯一的基础材料是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以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例如:地球时刻在自西向东自转,并绕太阳公转,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笔直向上跳时,地球转动了,我们却落在原来起跳的地方呢?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讲述为什么溜冰时,你向前推墙壁,自己却反而向后运动了?人划船时,怎么是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为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针对老师讲课枯燥、学生听来索然无味的现状,提出了几种激趣途径。  关键词: 情境教学 思品课教学 应用    首先,激趣是提高思品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激趣是增强思品课吸引力的有效途
倡导探究学习,是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都十分重视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倡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我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及日常听课的观察,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教学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一、制约探究活动有效开展的因素分析  1.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经历。  大多数高中生多年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
课堂是师生之间动态交往的场所,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的人生舞台。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快乐和谐的课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但是,在现行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往往只存在于表面上的应答之中,教育教学的过程常常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过程,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和谐课堂需要广大地理教师努力构建。  一堂课看似设计巧妙,教学手段一应
摘 要: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优化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可以发挥学生探究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要通过插播史料纪录片、图片、地图和图版模式及教师的不断设问,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由此可得出:信息技术优化历史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历史教学 创新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主动学
摘 要: 科学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渗透科学教育。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科学教育 物理课本 物理习题 物理实验    所谓科学教育,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规律性理论。科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探索未知、发现真理,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教育的成效,将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乃至竞争能力,它必
目的: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radiculopathy,CSR)目前相对单一的证型分法致使其缺乏中医特色的分型辨治及分型特点,既往神经根型颈椎病辨证分型多属于总结个
摘 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民主教学新路子,面向全体,分层推进;爱护学生,民主评价。  关键词: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学生 主体作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通过独立思考主动选择和获取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还是课堂的主人。所以
目的:  肘管综合征属痿证范畴,以进行性手内在肌萎缩和手尺侧半皮肤感觉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研究大多数是对于单味中药或者经典方剂的临床研究,不能与中医的辨证论治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