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响应面设计优化米曲霉产果糖基转移酶的发酵工艺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y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蔗糖、豆粕粉、玉米粉作为基础培养基,对产果糖基转移酶的米曲霉诱变融合菌株RⅢ-7进行发酵实验,通过Plackett-Burman优化实验,得到影响其发酵的3个显著因素,分别为蔗糖浓度、豆粕粉浓度、转速;再通过中心复合设计(CCD)响应面设计进一步优化米曲霉产果糖基转移酶的发酵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蔗糖、豆粕粉和转速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其中豆粕粉浓度与转速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蔗糖浓度为5.95%、豆粕粉浓度为1.60%、转速为165 r/min。经验证,在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下,米曲霉产果糖基转移酶酶活力达到870.21 U/g,与预测值895.68 U/g接近,误差为0.028%。
其他文献
对创伤性前部下颌骨不连续缺损修复1例分析如下。
对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致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分析如下。
我院2002-05~2004-03采用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和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42例,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