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颗星星

来源 :科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lipp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代人是最幸运的,因为我们将要见证最后一颗星星的消失。
  “还有五分多钟,我们也要和他们一起去唱歌庆祝吗?”林歌拉着我的手,指向了另一边正围在一起欢庆的同学们。
  “不,我要等亲眼看到最后一刻!”说着,我在草地上坐了下来。这里视野很好,整个夜空都尽收眼底。明亮的夜空中,西南方向一颗黑色的星星正挂在天空,向我眨着眼睛。
  “黑暗将永远离开我们,光明将照向世界的每個角落!”
  是老师的声音,他正在人群中朗诵着最新的诗歌。而我对这种聚会没什么兴趣,反倒有些伤感起来。在这之前,我和林歌经常会坐在这里,看着那颗唯一的星星,而以后我们将永远看不到它了。
  在我们之前的人,他们只知道天上有一颗黑色的星星。而在我们之后,他们连什么是星星都可能会忘记。
  “你说,它消失了,还会再回来吗?”林歌问。
  “你说什么?”
  “我说那颗星星,最后一颗星星,它还会回来吗?”
  “不会的,它不会回来了。你知道的,其实那并不是一颗星星,只是我们把它当作一颗星星而已。”
  他说得没错,但我不想那样理解。我只好把头靠在了他的肩上,静静地望着夜空。
  “那就是一颗星星。”我倔强地说。
  “好吧,我亲爱的。”他投降了,“那是一颗星星,我知道是它见证了我们的爱情。但是那真的不是……”
  我不想再听下去了,使劲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瞪了他一眼,才赶紧转头继续望着天空。
  “你打我也没用。五分钟以后,噢,不是,我看一下表,一分钟以后,那最后一束光将传到这里,最后的一丝黑暗将会彻底消失。这难道不值得庆祝吗?”
  “可是,这也意味着最后一颗星星消失了……”
  我伤感地靠在他的肩头,紧紧地抱着他。
  这时,人群中开始传来倒计时的声音,所有人都抬头望去。
  随着一声巨大的欢呼声,那颗黑色的星星瞬间消失在明亮的夜空之中,再也没有出现。
  “为什么我有想哭的感觉?”
  林歌紧紧地抱着我,抚摸着我的头发,说道:“你要知道,任何生命都只是宇宙中的一个过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宇宙的敬畏和欣赏。你的天文课白上了吗?四百五十亿年前,宇宙开始塌缩,无限宇宙中恒星的光芒,经历了足够的时间,开始传遍所有的地方。在我们弱小的种族开始进化之前,夜空就已经被恒星全部照亮,只留下那一个黑色的斑点,因为那个方向的光芒,还未曾到达。”
  “现在,它们到达了。”我努力控制着眼泪,然后抬起头看着他,“听考古学家说,他们从宇宙信号中,捕捉到一个远古的已经灭绝的种族留下的信息。他们存在于宇宙的早期,大爆炸后一百三十亿年的时候。那时的宇宙还在膨胀,恒星的光芒还没有到达每个地方,只能传到邻近的那些星系。信息里说,那时的夜空是黑色的,只有一颗颗闪光的星星挂在夜空。”
  “什么?夜空是黑色的?噢,那真是太可怕了!”
  “不,也许不可怕,最起码,他们有星星……”
  【责任编辑:刘维佳】
其他文献
创作源于生活,而学生往往关注远方的风景,却忽略身边的生活。学生平时接受的大多数是传统的中华民族核心文化的教育,以致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生活中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地域文化都是平淡无奇、不值一提的。在学生看来,写景,就应当写名山大川;状物,就应当状孤松明月。而身边的风景、家常可口的饭菜、亲切熟悉的笑容,在写作选材中常常被遗忘。  地域文化是极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其中的精髓部分经历了数代人的反复锤炼。
我是一尊来自中国的唐三彩,一百多年前流离辗转踏上了这片大洋彼岸的陌生土地,现存于美国某著名大学博物馆。  也许我的瓷胎里天生就溶铸着对未知的向往。牵着骆驼的唐朝商人用柔软的丝绸小心翼翼地将我包裹,带着我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莽莽戈壁。我们将横穿中国广袤无垠的土地抵达地中海。有时夜里抬头仰望沙漠上空的漫天星辰,我觉得身上承载着大唐盛世走向世界的辉煌理想。后来我随同一批来自西域的贡品回到了中国,放置在某个皇
基于新时代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发构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一核”(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从顶层设计上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2018年是全面深化高考改革的第二年。全国Ⅰ卷始终是高考改革的标杆性试卷,江苏卷则是文化大省的标志性名片,
小说刻画人物形象,实际上是在画一个人的脸。  作家胡燕怀说:“要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作家以“罪人”的身份来写好人和坏人,是要表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好比一个人有两张脸,一张脸是正面、明亮的,另一张脸是反面、阴暗的。但这两张脸一定是真实、饱满的。  一曲两阕  詹姆斯·乔伊斯  埃林先生脸红得像朵野玫瑰,嘴角来回抽搐,透露出一个侏儒的满腔恼怒。他直冲大汉的脸不
[原创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年初,故宫火锅店走红,慈禧同款锅底、圣旨菜单、故宫印章等,不仅上了微博热搜,还成为北京美食热门榜第一。据了解,该餐厅以乾隆《紫光阁赐宴图》为背景,展现了皇家礼乐、宴会、家具器皿、游戏等宫廷文化。有人认为,故宫此举接地气,将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形成餐饮消费和文化创意的极致融合,对于学习传统文化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可是,也有很多网友
平常,手机,朋友圈。  有些不同,映入眼帘的不再是朋友们美食美照的用心修图,又或者是文艺牢骚的病态抓狂,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晒妈图片”。“永远爱你妈咪”加上一张与母亲笑得甜甜的合影,没有滤镜,无须美颜,浓浓暖意扑面而来。  亲情?作秀?网友褒贬不一。“你这么孝顺,你妈知道吗?”更有人举起反对大旗。毋庸置疑,“秀”的元素在所难免。不过,你喜欢在家为母亲洗脚捶背的默默无闻,我更愿大胆表白发朋友圈,
谈起魏晋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关键词为“魏晋风度”“魏晋精神”或“魏晋情怀”。有人说,大汉是敦实厚重式的,三国是慷慨悲歌式的,大唐是盛大开放式的,两宋是清丽婉约式的,而魏晋则是率性洒脱和玄远放旷式的。给予魏晋人以极高评价的有两人——宗白华先生和鲁迅先生。宗先生对于魏晋人的酷爱、钦慕与向往是十分明显的。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篇中,他感喟:“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他在《美学散步
乔纳森猛踩着油门,他的视线在前方的黑暗道路和后视镜之间来回交替。  他们还没有追上来。不过这只是时间问题。  道路蜿蜒曲折地穿过松林,虬枝夹道点缀在乡野之上。头顶,月光徒劳地想要穿过无隙可透的密布黑云。  一阵想要狂笑的强烈欲望袭来,与想要痛哭的冲动抗衡着。他的双手猛拍着方向盘。他需要保持镇定!  斯蒂维①——不,不,这东西不是斯蒂维,他提醒着自己——在后座上左摇右晃。  “系上安全带!”他发现自
北大古生物学“六代单传”,一个人的毕业照虽然显得孤独,但在梦的陪伴下,却也有一种独特的美。  我佩服安同学的做法。梦想之路虽然坎坷,但他初心不改,拥梦前行。在这个利欲熏心的年代,很多人的梦想还未冒头便被扼杀。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學;大学,与就业无关的课,不问;职场,与名利无关的事,不做。我相信对古生物学感兴趣的绝不只有安永睿,可为何只有他一人选择了坚守梦想?  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到安能摧
考点阐释  遍观高考作文,议论文几乎“一统天下”,且大多是“事例论证 道理论证”模式。此类文章无法达到高考评分标准中“形象丰满”这一要求。而议论性散文本身即有“形象丰满”和“感情真挚充沛”这两个特点,很受阅卷老师青睐。  范文例举  悟风度  谭盾先生在录节目时因受他人批评而不顾观众拂袖而去,馮小刚导演曾扬言要让批评他的报社编辑“满地找牙”,赵忠祥先生把批评其作品错别字多的读者斥为“苍蝇”……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