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常见且致残性较高的疾病,属中医“骨痹”“骨蚀”等范畴.中、西医学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和发病机制均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以此为基础衍生出的治疗方案种类繁多,且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保守治疗在治疗和控制该病发生发展的初期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保守治疗种类繁多,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和局限性.临床中多有患者因中早期保守治疗不佳,病情恶化,不得不选择进行关节置换手术,降低了生活质量,加重了经济负担.对处于该病的中早期患者而言,如何选择切实有效的保守治疗方式是控制疾病进
【机 构】
:
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常见且致残性较高的疾病,属中医“骨痹”“骨蚀”等范畴.中、西医学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和发病机制均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以此为基础衍生出的治疗方案种类繁多,且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保守治疗在治疗和控制该病发生发展的初期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保守治疗种类繁多,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和局限性.临床中多有患者因中早期保守治疗不佳,病情恶化,不得不选择进行关节置换手术,降低了生活质量,加重了经济负担.对处于该病的中早期患者而言,如何选择切实有效的保守治疗方式是控制疾病进展和治愈疾病的关键.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立足于相关研究资料,系统探索和发掘传统中医在治疗非创伤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方面的药理作用机制,探讨其对该病发病机制及生理病理改变的认知,归纳现有中医疗法在治疗非创伤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实践应用,汇总相关疗法的实际临床应用疗效,为进一步发掘更行之有效的方药和治疗思路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运动训练干预滑雪运动员动态膝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河南省自由式滑雪男队和女队无伤病的运动员(动态外翻角男生>8°,女性>13°)共64名,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次髎、浮郗、承山、昆仑、解溪等)1 d1次.两组均以治疗6 d为1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 d,共干预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落地动作模式中触地时刻屈膝最大时刻的膝外翻角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
皮肤屏障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构成,包括基底层、棘层、颗粒层、角质层,每层不断向上更新分化,并规律地“镶嵌”于细胞间脂质内,形成独特的“砖-墙”结构,主要具有稳定机体内环境、避免人体受到外部压力而产生病变的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中医药在修复皮肤屏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从整体观出发,通过调补脏腑、扶正固本改善皮肤屏障功能.脾作为后天之本,是人体生长发育之源,可化生营卫,自由出入于肌肤,与皮肤屏障关系密切.故在对中医脾与营卫的特性及皮肤屏障相关因子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三者定义、研究现状及相关性进行综述,对治疗靶
仝小林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率先将现代糖尿病的中医病名概括为“糖络病”,填补了早中期糖尿病中医学理论认识的空白,形成了从糖尿病前期到糖尿病早中期至并发症期的中医系统诊疗体系.仝小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概括为郁、热、虚、损4个阶段,认为不同阶段的证候有一定差别,治疗上亦有不同.仝小林教授证靶结合,善于运用药对及经方治疗糖尿病.针对气阴两虚者,治宜用黄芪、知母、地黄补气养阴;热盛伤津者,治宜用白虎汤清热生津;痰湿互
寻常型痤疮是发生于皮肤的病变,临床多发,病情缠绵,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造成很大影响.痤疮发病原因多种,“郁乃痤”理论是古今医家共识,但对于郁的表现缺乏统一性标准.基于国内外中西医学对痤疮的研究成果,从中医“郁乃痤”理论入手对痤疮的治疗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中、西医学对于痤疮发病原因和表现的认识,进而对中医“郁乃痤”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总结从“郁乃痤”辨治痤疮的理论基础.其次,系统阐述了古今医家在“郁乃痤”发病原因及病机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并对痤疮概念、郁的性质成分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