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韩锺恩艺术简历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0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锺恩,音乐美学家,音乐批评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I类高原学科——艺术学理论团队(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文化批判)首席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2004-2015)、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2005-2015)。
  1982-198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就读大学本科,师从叶纯之研究员,获学士学位。1987-2004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从事音乐美学、音乐文化人类学、音乐哲学、当代音乐及其相关历史研究,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年鉴》主编、《艺术评论》副主编。2000-200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于润洋教授,获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从事教学,并作为音乐美学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重点学科当代音乐文化批判研究方向。
  教授课程:音乐学写作(本科、研究生),文献研读与研习(本科),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研究(研究生),现代西方音乐哲学问题研究(研究生),作品修辞(研究生),音乐美学概念命题范畴研究(研究生),音乐批评(研究生),音乐学学科问题研究(研究生),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研究生),音乐文化问题研究(研究生),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生),当代音乐问题研究(研究生),音乐美学abc(本科),音乐学相关问题10讲(研究生),等等。并主持音乐学写作工作坊,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与写作上百篇论文,公开发表数十万字。
  研究领域: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哲学,音乐批评,当代音乐研究。
  科研课题:当代中国音乐美学断代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结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发展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结项),海峡两岸音乐创作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在研),中国专业音乐理论研究与应用未来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在研),等等。
  主要著述:數10年来,在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哲学、当代音乐研究、音乐批评、音乐学学科建设等领域公开发表文论600余万字。主持编辑《中国音乐年鉴》10余卷及其他各类出版物2000余万字,创编《音乐人文叙事》。著有《音乐文化人类学》(与萧梅合作)、《临响乐品》、《音乐美学与审美》、《音乐美学与文化》、《音乐美学与历史》、《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以及增订版、《守望并诗意作业》、《声音经验的先验表述》、《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研究》、《惟一:音乐人文叙事100则》、《音乐学写作》等等。主编《音乐存在方式》、《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音乐美学卷、《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研究》、《音心对映论争鸣与研究》(与李槐子合作)、《文献研读与研习》、《庆贺于润洋教授八十华诞学术文集》(与王次炤合作)、《循着悲情肖邦的步履遥望肖邦悲情——于润洋〈悲情肖邦〉并肖邦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文集》、《音乐学写作教程》、《瓦格纳与〈尼伯龙根指环〉》、《音乐学写作工作坊十年集》3册、《乐正声和——〈文汇报〉特约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评论集》(与孙月合作)等等。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2-0133-03  引言  2017年6月末,恰逢毕业间隙,我和好友相伴至躬耕书院开启了为期五日的短期生活写作。我们在外面生活得久了,需要来书院静静;陈其钢老师在书院待得久了,需要我们带来的活力。为兼顾陈老师创作,我们的交流大都是在饭桌上完成的,每次短则一小时,长则二小时有余,于天南地北间解惑畅谈。本文即为此次短期
期刊
[摘要]世界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2017年在国内多座城市举行独唱音乐会巡演。作为享誉世界的歌剧表演艺术家,迪里拜尔将声乐艺术的黄金艺术阶段表现给了欧洲观众。近些年,她想静下心来,让国内观众体验到一场完整的、高规格的、纯正的独唱音乐会。笔者聆听了武汉琴台音乐厅音乐会,与十多年前举行音乐会的音像资料对比,迪里拜尔声音没有丝毫的衰老、退化,依然光彩通透,令人陶醉。  [关键词]迪里拜尔;抒情
期刊
[摘要]儿童音乐剧的产生,是一般音乐剧在发展过程中出于特别群体的市场需求而衍生出的一种面向青少年儿童的音乐剧,它不仅融合了音乐、舞蹈、文学、戏剧、表演、美术、化装、服饰等一般音乐剧元素,而且由于面对的欣赏对象或者表演者本身主要是少年儿童,更具有自身独特区别于一般音乐剧的特殊含义。  [关键词]儿童音乐剧;音乐教学实践;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流行乐坛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风生水起。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前行甚至将众多大牌歌星的演唱会“唱入寻常百姓家”。可在演唱会之后的纷纷舆论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以至于本来一场赏心悦目的音乐盛宴,变成了歌迷间日夜无休的“口水战”。对于演唱会这种大型的歌舞实践活动,其审美教育作用不可忽视。正确的音乐审美教育可使更多的人分辨出音乐的善恶,受到有益的教化,从而提升审美修养。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以作者的视角亲身体验了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室内乐青年演奏人才培养项目,从课程学习到音乐会展演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民族室内乐的继承、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室内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2-0143-02    为推动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加强民族室内乐演奏人才队伍建设,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央音乐学院主办
期刊
幸福時代
期刊
祖國,一条深情的河
期刊
[摘要]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生源的竞争,不得不摒弃“手脑相长”之理,融入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洪流中,造成后续发展乏力。开展民族器乐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器乐传承者的同时,启迪学生心智、开发学生智力、强化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是一条素质教育固本、特色教育闪亮的民办学校发展之路。  [关键词]民族器乐;民办教育;质量提升;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家长与学生认为学习艺术是一条通往大学的捷径,因此,越来越多的艺考生出现,促进了音乐高考培训这一产业的发展。受到培训机构多、人员素质不一、学生本身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音乐高考培训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也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福州地区为例,作为当前音乐高考培训产业化发展的个案,由小及大,分析
期刊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母语与根,而古曲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兼具文学与音乐双重属性的艺术瑰宝。我国著名昆曲名家傅雪漪先生一生倾注于古典诗词歌曲的研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呕心沥血之作。本文以傅雪漪先生的代表作《别董大》为例,以笔者教学、演唱为切入点,探究并阐述在今天该如何演唱好古典诗词歌曲,更好地将此非遗项目传承和发扬下去。  [关键词]  古典诗词歌曲;傅雪漪 ;《别董大》;演唱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