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盐芥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

来源 :植物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小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及该阶段与花蕾、花、果实外部形态的相关性。结果如下:小盐芥雌蕊由2心皮组成,侧膜胎座,每室胚珠多数,弯生,双珠被,薄珠心。孢原细胞位于珠心表皮之下,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
其他文献
多胺作为生理活性物质与植物衰老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近十多年来多胺对衰老的调控作用 ,从调节细胞膜的理化性质、生物大分子合成作用以及多胺与乙烯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多胺延缓衰老的机制 ,比较了多胺和影响衰老的植物激素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
蜈蚣草(Pteris vittata)是一种砷超富集植物,能够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砷,并将其输送至羽叶中富集。为了探索蜈蚣草单个细胞在砷积累和砷抗性中的特性,本文首次通过酶解方法获得了这一砷超富集蕨类植物的原生质体,并研究了原生质体在不同浓度砷胁迫下的生活力。结果显示,蜈蚣草原生质体的抗砷性远高于烟草原生质体的抗砷性,与其整体植株的抗性一致。这为探索砷抗性和超富集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体系。
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语言系统提供的基类,创建一个子类,在农业微生物学标准化考试题库录入模块的建立过程中,多次使用此类创建对象,从而减少事件代码的编写,大大提高了应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