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手里托着几十个家庭的未来,深知责任之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多,过分的溺爱,加之农村家长教育意识的淡薄、教育方法不当……很多孩子在教育缺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有的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有的性格孤僻敏感,爱用武力解决问题……
  我班有一名学生叫刘星(化名)。学习成绩一般,其实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课堂上虽然不爱举手,但只要叫到他,多数情况下能正确回答,可是经常不完成作业,发现闪光点表扬鼓励只能好几天。平时不守纪律,爱搞小动作,好打架,有一次课间活动,有两名三年级学生追逐打闹,一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他拿起一块砖头扔过去。当那两名学生找到我,让我大吃一惊,捂着头的手都是血,还在往下滴。气急之下,我狠狠批评了他一顿,他还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把受伤的学生处理完以后,给家长打电话来校一趟,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爸爸还没等我说完,当着我的面对孩子一阵拳打脚踢,停下来后还振振有词:“小孩子不能惯,不听话就得收拾,我家孩子就怕我,一瞪眼睛他就哆嗦,老师你就管严点。”说完,扔下治伤的钱扬长而去。这件事让我震撼了,父亲的眼里没有爱。经了解,刘星的父母在四年前就离婚了,继母不喜欢他,父亲经常打他,是一个没人爱的孩子,一种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从那以后,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特别关注他,处处关心帮助,经常找他谈心,到宿舍里帮他做事,这一切他只是默默地看着。
  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变了,体育课学生自由活动,他借二班同学的羽毛球拍打球,没打几下碰到护栏上,球拍碎了,二班同学非让他赔不可。我正在班里批作业,他和几个学生跑上来,原来他想用本班大课间活动时用的球拍补一下,弄清情况后,我从兜里拿出三十元钱,平息了这件事。他不知所措地望着我,当我说不会把这件事告诉他爸爸时,他露出感激之情,时机到了,我拉着他的手一起坐下,语重心长地说:“人都要对自己做的事负责,班里的球拍属于全班同学,个人没有权力支配,《小学生守则》第十五课怎样说?就拿上次你打人那件事来说,每个人都要保护自己,同时也不能伤害别人,不管怎样,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要找老师,不能大打出手,伤害了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如果把人家打坏了不但良心会受到谴责,还要拿出很多钱为人家治病,你还会有机会上学吗?”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谈话,刘星低着的头抬了起来:“老师,我错了,以后不再打架了,球拍的钱我会还给您。”他坚定地说。我摸着他的头:“好啊,老师相信你!但你要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两周后,他把三十元钱还给我,说是用课余时间捡塑料瓶和每天一元的零用钱攒的。我高兴地说:“刘星长大了!”他如释重负地转身走了。在班会上,我把这件事讲给学生听,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从那以后他变了,爱说爱笑,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还经常帮助别人。学习进步了,第二次月考还拿到了进步奖,我送了一副球拍作为奖励,让他激动不已。
  我把孩子的进步告诉了家长,并希望家长多跟孩子沟通,多给孩子一点关爱。家长还在我的建议下征订了《家教指南》。经过多次沟通,发现家长也有很大改变,经常来学校看孩子。刘星在作文中一段质朴、稚嫩的话让我感到欣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爱护我。总是耐心地指导我学习,我一定要努力,用好成绩来报答她,学习就是我的事业。”
  刘星在缺失教育的家庭里成长,爱用武力解决问题,事实上,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于对父亲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有爱动手的行为习惯,孩子也会很快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作为班主任,不能让家长有多大改变,但有责任让他在学校这个大熔炉里受到熏陶。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多与其沟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以民主、商量的语气与孩子探讨问题。在生活中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营造真诚的心理氛围,多鼓励、表扬和赏识孩子。以无形的力量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获得安全感,让孩子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我们当今对孩子的教育,关注面都倾向于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养,应该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知识和人格所组成的面积决定孩子未来的事业发展潜力,由亲情和人格所组成的面积决定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能力,可见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尊严是健全人格的核心,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健全人格的灵魂。我对刘星人格培养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的点多表扬少批评,维护学生人格尊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努力塑造健全人格。
  长期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刻感受到“爱”是学生进步的源泉,爱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有了爱,才能做到宽严有度,允许孩子犯错误,但要改正错误,从中吸取教训,明白事理,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领路人。我们不能保证让所有的孩子成才,但要努力让所有的孩子有健全的人格。“要成才,先成人;不成才,要成人”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准则。
  作者简介:安丽荣,女,1967年10月出生,专科,就职于吉林省通榆县同发明德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编辑 韩 晓
其他文献
摘 要: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学学习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知识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数学;热情;兴趣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就是充当磁铁的角色,要努力将学生的兴趣、热情吸引过来,让他们全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末端环节,却是一直困扰教师的环节。学生写作兴趣较低,平时积累的素材也不多,导致不愿动笔写,再加上单一的写作形式,学生常常呈现出“谈文色变”的状态。在探索与努力的过程中,发现充分发挥文学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文学社团;写作兴趣;阅读习惯  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深感作文教学的艰巨与不
期刊
有一首歌最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最美丽,那就是教师。爱是真情,是温暖,是无穷的力量。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平等对待和尊重他们,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自己辛勤的劳动得到最佳的效果。  音乐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一周内仅有两课时的课堂交往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在“爱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的和谐气
期刊
摘 要: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则醒目的格言:“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这一格言道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真谛。马克思也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討论一下综合实践的特点。  关键词:探索;实践;知识  从暑假考取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到今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我读了十几遍,有些章节甚至可以背诵。关于它的解读也看了很多很多,可是如果让我对综合实践做个精
期刊
摘 要: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并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情趣,才能使开展美术活动真正起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提高其整体素质的作用。在美术活动区域中有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为让幼儿在每次操作中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成长、新的创新,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和改革美术区角活动的定位、选材、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生活经验;多样化;广泛化;分层次  一、选材从生活经验出发,兼顾多样化和广泛化  
期刊
摘 要: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隶文讲过:“想要在科学上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它的形成来之不易。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质疑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观点:  一、允许学生对教师说“不”  曾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一位执教者由于一时疏忽,一连在黑板上写错别字,而这几个字“明目张胆”地一直挂到课后
期刊
摘 要: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著作《教师规则》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这种艺术,不仅仅是在于本领的传授,还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古往今来,爱心是唤醒学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从真实的英语教学案例出发,对如何用爱唤醒学生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学故事;爱;鼓舞  《教师规则》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积极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有爱的心怎么唤醒沉睡的人。”从众多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来看事实确实如此
期刊
摘 要:从精心选材、挖掘绘本的数学元素、以故事引导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幼儿数数的能力。  关键词:多彩文学;不同方式;数数;数字的含义  现代教育观指出:幼儿园教学,应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幼儿园教学,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这充分说明数学来自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市
期刊
摘 要:古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教学”也正是强调教学生学的过程,而非教会学生某个知识。“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学”。在这个意义上,幼儿园教学如果还以幼儿是否学会或掌握了什么知识作为教学有效性的指标来追求,实在是无意义的。  关键词:幼儿学习;个性差异;快乐  有效,指的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一定的方法,要兼顾效率、效益和效果。所以幼儿园有效教学无疑是一种为了引导幼儿更好地自主学习
期刊
摘 要: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和起点,要树立正确的观察观,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观察、记录生活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为习作提供“源头活水”。  关键词:观察;习作;素材  观察是一种通过感知有意识地采集材料的知觉活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起点。小学中年级学生懂得什么是科学观察吗?懂得如何观察吗?鉴于此,对学生进行观察意识和观察方法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