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镇污水处理是维护乡镇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首先针对我国现阶段乡镇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分别从污水处理工程特性、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污水处理对策的制定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其加以了详细阐述,旨在于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乡镇 污水处理 技术决策 分析 对策
文章分析了乡镇污水排放的基本现状,对目前乡镇污水处理工作进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所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一些相关的决策,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自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以来,如何尽快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成为考验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主要课题。其中,集镇建设迅速发展,农户从分散居住到集体小区式居住的乡镇发展模式,给乡镇污水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所以,在对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乡镇的特点,重点对在污水处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结合乡镇的发展现状,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科学的决策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一、乡镇污水的基本特征
乡镇污水具有分散、量小、变化明显的特点。相对于城市,乡镇人口较为分散、人口密度不大,而且乡镇的水量和水质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污水的排放常常时断时续,在我国的一些不发达地区,乡镇的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用水,而对于那些相对发达的乡镇,其污水主要来源于企业排放,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二、乡镇污水处理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
我国乡镇污水的处理设施建设因起步晚,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较还比较滞后,由于相关建设规划工作尚不完善,加之缺乏对项目所在地人数、排水系统、污水特点、排放量、运行成本的充分论证,污水管网的设计缺乏合理性,排水设施不完善,导致收集难度加大,而且有的乡镇污水和雨水不能合理地进行分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也混合在一起,最终影响污水处理系统效率。
2.污水排放系统不完善
在一些乡镇中道路过窄,地形相对复杂,极大程度地增加了施工作业的复杂程度,致使建设工作难度加大,乡镇污水排放管网系统建设不到位,收集污水困难增大。
3.污水处理技术生搬硬套
目前多数乡镇污水处理技术大多数抄袭城市,而乡镇污水工程规模不大,很少根据乡镇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良,而由于城市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操作和运行上相对复杂,乡镇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在项目建成以后,操作和实施起来非常困难,从而使之很难与乡镇的经济水平、人员技术相适应,其污水处理设施在建成后往往或因污泥量较少不能达标排放,或因运行成本高昂等原因造成污水设施的闲置,极大地限制了效益的发挥。
4.设施建设资金短缺
由于受地方经济条件制约,乡镇财政资金吃紧,公共设施投入严重短缺,用于污水处理的经费更明显不足。
三、乡镇污水处理工艺的种类及其优劣对比
1.氧化塘处理技术
氧化塘处理污水的突出特点是其处理过程与自然净化过程相似是—种自然积累实现强化的净化方式。此工艺优点在于建设工艺简单,管理便易,投资额低。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塘体容积大,停留时间太长,容易形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二次污染。监测表明,氧化塘虽具有一定的污染降解能力,但出水水质—般不理想。
2.生物滤池处理技术
生物滤池是由土壤自净、污水灌溉及原始间歇砂滤池发展而来的一种人工生物处理技术,因其技术成熟、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管理容易、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在小区污水处理等中小型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
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是目前最佳的选择,这种处理方式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势条件,建造处理池,从而减少厌氧消化池的负荷冲击。这种污水处理方式相对于其他方式具有诸多优势,一般的污水处理方式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沼气通常不能够正常发酵,而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完全不用考虑温度的影响。此外,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无需很长的管道,污水可以就近进行处理,这大大节约了工程的成本,而且运行的费用也相当低廉,非常适合经济基础薄弱的村镇。
四、正确选择污水处理工艺
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规划。要详细制定项目规划,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和布局的合理程度。二是选择工艺。在敲定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运行的总成本、运行费用、工艺复杂性、技术的难易程度,合理地选取符合当地水质特点和经济条件的污水处理工艺,要特别注意,各个乡镇在进行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水质,制定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对于那些相对封闭的、面临富营养化威胁的水域,必须选择脱磷脱氮的污水处理技术。三是需要对具体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合理地创新,循序渐进、稳妥地进行创新工作,从而保证资金和设备的利用效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选择工艺的时候,应充分考虑乡镇的实际规划和技术水平,切忌急功近利,将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污水处理工艺应用到乡镇,相关部门应当对当地的水质和污水特点进行细致的探究,在污水处理工作中融合乡镇的基本元素,排放出的污水同样可以加以利用,譬如农田灌溉等,这可以大大缓解水资源危机,但需要强调的是,被利用的污水的水质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标准,此外,乡镇企业需要在污水处理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学习探究,力图创造出全新的、符合乡镇污水特点的处理工艺,多多借鉴一些成熟的乡镇污水处理经验,加强合作交流,学习管理经验。在完善以上工作的基础之上,更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乡镇居民的环保意识,让普通民众参与到污水排放的监督工作中,促进污水排放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总结
总之,要想开辟出符合乡镇水质特点和经济情况的污水处理技术,就应当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分析当地污水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技术决策分析,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乡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晟,关于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09.
[2]陈科,成都市乡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探讨与选择[J],给水排水,2010.
[3]李晶,李成江,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J],水工业市场,2009.
关键词:乡镇 污水处理 技术决策 分析 对策
文章分析了乡镇污水排放的基本现状,对目前乡镇污水处理工作进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所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一些相关的决策,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自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以来,如何尽快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成为考验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主要课题。其中,集镇建设迅速发展,农户从分散居住到集体小区式居住的乡镇发展模式,给乡镇污水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所以,在对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乡镇的特点,重点对在污水处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结合乡镇的发展现状,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科学的决策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一、乡镇污水的基本特征
乡镇污水具有分散、量小、变化明显的特点。相对于城市,乡镇人口较为分散、人口密度不大,而且乡镇的水量和水质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污水的排放常常时断时续,在我国的一些不发达地区,乡镇的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用水,而对于那些相对发达的乡镇,其污水主要来源于企业排放,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二、乡镇污水处理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
我国乡镇污水的处理设施建设因起步晚,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较还比较滞后,由于相关建设规划工作尚不完善,加之缺乏对项目所在地人数、排水系统、污水特点、排放量、运行成本的充分论证,污水管网的设计缺乏合理性,排水设施不完善,导致收集难度加大,而且有的乡镇污水和雨水不能合理地进行分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也混合在一起,最终影响污水处理系统效率。
2.污水排放系统不完善
在一些乡镇中道路过窄,地形相对复杂,极大程度地增加了施工作业的复杂程度,致使建设工作难度加大,乡镇污水排放管网系统建设不到位,收集污水困难增大。
3.污水处理技术生搬硬套
目前多数乡镇污水处理技术大多数抄袭城市,而乡镇污水工程规模不大,很少根据乡镇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良,而由于城市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操作和运行上相对复杂,乡镇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在项目建成以后,操作和实施起来非常困难,从而使之很难与乡镇的经济水平、人员技术相适应,其污水处理设施在建成后往往或因污泥量较少不能达标排放,或因运行成本高昂等原因造成污水设施的闲置,极大地限制了效益的发挥。
4.设施建设资金短缺
由于受地方经济条件制约,乡镇财政资金吃紧,公共设施投入严重短缺,用于污水处理的经费更明显不足。
三、乡镇污水处理工艺的种类及其优劣对比
1.氧化塘处理技术
氧化塘处理污水的突出特点是其处理过程与自然净化过程相似是—种自然积累实现强化的净化方式。此工艺优点在于建设工艺简单,管理便易,投资额低。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塘体容积大,停留时间太长,容易形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二次污染。监测表明,氧化塘虽具有一定的污染降解能力,但出水水质—般不理想。
2.生物滤池处理技术
生物滤池是由土壤自净、污水灌溉及原始间歇砂滤池发展而来的一种人工生物处理技术,因其技术成熟、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管理容易、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在小区污水处理等中小型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
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是目前最佳的选择,这种处理方式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势条件,建造处理池,从而减少厌氧消化池的负荷冲击。这种污水处理方式相对于其他方式具有诸多优势,一般的污水处理方式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沼气通常不能够正常发酵,而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完全不用考虑温度的影响。此外,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无需很长的管道,污水可以就近进行处理,这大大节约了工程的成本,而且运行的费用也相当低廉,非常适合经济基础薄弱的村镇。
四、正确选择污水处理工艺
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规划。要详细制定项目规划,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和布局的合理程度。二是选择工艺。在敲定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运行的总成本、运行费用、工艺复杂性、技术的难易程度,合理地选取符合当地水质特点和经济条件的污水处理工艺,要特别注意,各个乡镇在进行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水质,制定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对于那些相对封闭的、面临富营养化威胁的水域,必须选择脱磷脱氮的污水处理技术。三是需要对具体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合理地创新,循序渐进、稳妥地进行创新工作,从而保证资金和设备的利用效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选择工艺的时候,应充分考虑乡镇的实际规划和技术水平,切忌急功近利,将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污水处理工艺应用到乡镇,相关部门应当对当地的水质和污水特点进行细致的探究,在污水处理工作中融合乡镇的基本元素,排放出的污水同样可以加以利用,譬如农田灌溉等,这可以大大缓解水资源危机,但需要强调的是,被利用的污水的水质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标准,此外,乡镇企业需要在污水处理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学习探究,力图创造出全新的、符合乡镇污水特点的处理工艺,多多借鉴一些成熟的乡镇污水处理经验,加强合作交流,学习管理经验。在完善以上工作的基础之上,更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乡镇居民的环保意识,让普通民众参与到污水排放的监督工作中,促进污水排放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总结
总之,要想开辟出符合乡镇水质特点和经济情况的污水处理技术,就应当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分析当地污水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技术决策分析,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乡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晟,关于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09.
[2]陈科,成都市乡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探讨与选择[J],给水排水,2010.
[3]李晶,李成江,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J],水工业市场,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