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牙膏能让牙齿变白?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19900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对“美白”都有一种执念,除了皮肤要白,牙齿也要尽可能白。因此,美白牙膏始终是牙膏家族中较受关注和青睐的一类。能让牙齿刷刷就变白的美白牙膏究竟是货真价实,还是夸大其词,是到了该说清楚的时候了。

牙膏都有美白作用


  牙齿美白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一切能让牙齿看起来更白的过程。因此,牙齿美白的方法一定包括那些让牙齿变干净从而看起来更白的操作。
  刷牙,毋庸置疑,就是让牙齿变干净的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方法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等污渍,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牙齿本来的颜色显露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上述污渍长期滞留对牙齿造成染色。而刷牙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依靠的是刷毛的清扫作用和牙膏里摩擦剂的研磨作用。摩擦剂是牙膏的主要功能成分,任何牙膏都含有摩擦剂,只是摩擦剂的种类、理化性质和研磨能力有区别而已。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任何牙膏都有一定的“美白”作用。
  但严格地讲,真正能够通过清洁牙齿实现美白目标的牙膏应该是含有珍珠岩等高磨蚀性摩擦剂的牙膏。毕竟,牙齿的染色要比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等污渍顽固得多。因此如果单用刷牙的办法去渍,不用点“猛药”恐难有效。值得注意的是,高磨蚀性研磨剂虽然去渍效果好,但对牙齿的损伤也较大,尤其对于牙本质暴露的牙齿伤害更明显。事实上,对于顽固污渍,刷牙也无济于事,必须要用更专业的去渍手段——喷砂才能去除。

牙膏主要功能是去渍


  除了摩擦剂,另外一些成分也可能添加到牙膏里,用于实现牙膏的去渍功能。这些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抗再沉积剂、酶等。
  生活中将表面活性剂作为清洁剂的例子很常见,如肥皂、洗衣粉。牙膏中的表面活性剂成分主要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LS)。
  牙膏中典型的抗再沉积剂有聚磷酸盐、柠檬酸钠等。聚天冬氨酸作为美白牙膏的功能成分是较新的尝试,它本身也是很好的水处理剂(除垢剂)。抗再沉积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色素沉积和减缓牙菌斑、牙结石形成。
  此外,木瓜蛋白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等酶类也可以作为美白剂。

用美白牙膏对付变色牙作用不大


  上述使用牙膏美白牙齿的方法,都是针对牙齿颜色正常的情况,因为它们的本质都是去除污渍或延缓污渍形成,从而还原牙齿本来的颜色。如果牙齿变色了,它们还能有效吗?答案不言而喻。
  尽管如此,人们仍试图通过使用牙膏对美白牙齿做一些尝试。常见的办法是在牙膏中加入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钙、过碳酸钠、过氧化镁等。这些物质水解后可以释放过氧化氢,从而发挥漂白作用。然而出于安全性考虑,過氧化氢浓度很低,因而其漂白作用有限。
  虽然通过漂白实现牙齿美白的治疗手段效果相对明显,但对于严重变色的牙齿,无异于雪上加霜。这是因为,牙齿变色不但反映了牙齿的外观异常,而且提示了牙齿的结构异常——较正常牙齿更脆弱。单纯为了牙齿更白而继续伤害牙齿,绝非明智之举。
  总之,美白牙膏有效吗?有,但没有想象的那么明显!所以认真刷牙才是大事。毕竟,保持健康是刷牙的根本目的。
  (摘自《中国消费者报》)
其他文献
近年来,行为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医学家们的重视。不良行为最常见的表现是喜怒无常,稍有不快即暴跳如雷,专家们称这种行为为“皮球性格”。  很多研究表明,这种行为可导致多种疾病,最重要的如冠心病、癌症等。有人調查了不同性格的美国大学生所患的严重疾病发病率,其中开朗、活泼和性格稳健的人,发病率约占26%左右;而有“皮球性格”的人30年后患高血压、心脏病和癌症的占77.3%,死亡率高达13%。 人的神经
有些人在人际关系方面有困扰,觉得总被周围的人疏远,原因是他们总爱“抬杠”——很少赞同别人的观点,而且总会找各种反面证据去驳斥别人的观点。他们可能也想改掉爱“抬杠”的毛病,却总是没有效果,并因此感到内心孤独。  被贴上“抬杠”标签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往往会为了反对而反对,他们的反对或不赞同并不是真的为了深度讨论某一话题,反而给人一种“只对人而不对事”的错觉。爱“抬杠”的人很难与他人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目的预测并对子痫前期相关miR-23b-5p的候选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miR-23b-5p的机制研究及其靶基因的实验验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中选择子痫前期胎盘脐血miRNA差异表达的数据集GSE119799,选择表达显著下调的miR-23b-5p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在线分析网站RNA22-HAS、TargetScan及miRDB分别预测miR-23b-5p的靶基因,并利用韦恩图取其交集。使用富集分析网站DAVID对其交集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