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问题,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强调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着力寻找有效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过程分析在民办高校中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H09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公共课。它以基础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弘扬爱国精神、传承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以及提高运用母语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专业课相比具有种种劣势,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好和运用大学语文知识,一直是教师谈论的焦点。一名优秀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点燃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帮助学生塑造自我。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卓越的教学艺术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唯有实践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端正思想,温故知新
学生在经历了三年高中重压的学习而进入民办高院之后,都会有一些放松的思想,而并不了解高中与大学的语文教材的跨越程度很大,对能力的要求也比较大、对于大学语文的理解、运用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在这样的改变之下,学生容易失去自信心。因此,任课教师要对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们进行正确的指导,从心理和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帮助他们改正思想上的不足,要让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大学语文学习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一些大学语文教材上认为未学和已学而没做解释的,以便打通学生的知识联系,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洁有效的方法获得必要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导入部分一定要吸引学生,使课堂“动”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上课前,教师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情境与氛围,能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易于把学习的注意力吸引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上来。例如,在讲到先秦文学概述时,为讲清文学的起源,有人用了“文学的童年”这一标题,教学时,不仅可以将课文内容生活化,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情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网络资源,善假于物
生活在电子化时代,纸质阅读之外,电子书、多媒体等网络阅读方式已然成为当下时尚。与时俱进地借助电媒协助教学,势必会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不同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知识容量,大学语文的知识信息量大,而作为公共课的课时则较少,这样一来知识的无限性和学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便日益突出。因此,利用具有强大信息处理功能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仅能通过图片、色彩、声音等元素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讲到古代文学里的“五谷、刀枪剑戟、衣饰款式、茶具、八卦图列”等而今现代生活不见或不多见的器物,可以通过多媒体有效地利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以“穿越”的方式感受到当时的历史场景,吸引学生的“眼球”和“细胞”。
四、设计多种活动,展示能力
大学生正处青春年华,他们精力充沛,参与意识强。因此,大学语文课堂应当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例如,讲《前赤壁赋》时,可以让学生推荐一名“文艺青年”演唱流行音乐《天上人间》,以此来点燃学生热情;在讲《长恨歌》时可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进行课本剧表演,既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接受了知识,加大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
五、拓展第二课堂,学以致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陆游也曾告诫其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要使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在课堂外要和学生保持紧密联系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写作,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些”学以致用”的机会。例如平时可以积极联合学生会,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讲座等形式开展全校性的大型活动,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还能锻炼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六、革新考核方式,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进行判断,积极创设评价教育情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高职教育考试的主要功能不是选拔人才,而是认定、激励和导向功能。作为考查课的大学语文进行考核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独立完成与分组讨论完成及其他开放式的考核方式相结合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方式综合评定。这种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语文学习态度,克服恐惧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生学习打好基础.
总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成败。要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较好地完成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在高职院校的作用,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注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革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莉,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2期
[2] 任长松.语文教学改革:探究式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3] 高文龙. 浅谈如何做好英语教学的衔接[J]. 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 2012(9).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H09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公共课。它以基础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弘扬爱国精神、传承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以及提高运用母语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专业课相比具有种种劣势,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好和运用大学语文知识,一直是教师谈论的焦点。一名优秀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点燃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帮助学生塑造自我。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卓越的教学艺术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唯有实践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端正思想,温故知新
学生在经历了三年高中重压的学习而进入民办高院之后,都会有一些放松的思想,而并不了解高中与大学的语文教材的跨越程度很大,对能力的要求也比较大、对于大学语文的理解、运用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在这样的改变之下,学生容易失去自信心。因此,任课教师要对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们进行正确的指导,从心理和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帮助他们改正思想上的不足,要让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大学语文学习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一些大学语文教材上认为未学和已学而没做解释的,以便打通学生的知识联系,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洁有效的方法获得必要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导入部分一定要吸引学生,使课堂“动”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上课前,教师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情境与氛围,能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易于把学习的注意力吸引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上来。例如,在讲到先秦文学概述时,为讲清文学的起源,有人用了“文学的童年”这一标题,教学时,不仅可以将课文内容生活化,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情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网络资源,善假于物
生活在电子化时代,纸质阅读之外,电子书、多媒体等网络阅读方式已然成为当下时尚。与时俱进地借助电媒协助教学,势必会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不同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知识容量,大学语文的知识信息量大,而作为公共课的课时则较少,这样一来知识的无限性和学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便日益突出。因此,利用具有强大信息处理功能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仅能通过图片、色彩、声音等元素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讲到古代文学里的“五谷、刀枪剑戟、衣饰款式、茶具、八卦图列”等而今现代生活不见或不多见的器物,可以通过多媒体有效地利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以“穿越”的方式感受到当时的历史场景,吸引学生的“眼球”和“细胞”。
四、设计多种活动,展示能力
大学生正处青春年华,他们精力充沛,参与意识强。因此,大学语文课堂应当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例如,讲《前赤壁赋》时,可以让学生推荐一名“文艺青年”演唱流行音乐《天上人间》,以此来点燃学生热情;在讲《长恨歌》时可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进行课本剧表演,既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接受了知识,加大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
五、拓展第二课堂,学以致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陆游也曾告诫其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要使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在课堂外要和学生保持紧密联系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写作,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些”学以致用”的机会。例如平时可以积极联合学生会,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讲座等形式开展全校性的大型活动,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还能锻炼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六、革新考核方式,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进行判断,积极创设评价教育情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高职教育考试的主要功能不是选拔人才,而是认定、激励和导向功能。作为考查课的大学语文进行考核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独立完成与分组讨论完成及其他开放式的考核方式相结合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方式综合评定。这种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语文学习态度,克服恐惧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生学习打好基础.
总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成败。要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较好地完成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在高职院校的作用,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注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革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莉,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2期
[2] 任长松.语文教学改革:探究式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3] 高文龙. 浅谈如何做好英语教学的衔接[J]. 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