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台湾农村旅游,最常见的是猪圈几乎都贴一张写有“六畜兴旺”之类的红色联纸。台湾农家人十分重视养猪,这与传统的中华文化有关。猪,在古代农业社会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汉字的“家”上下结构,象形文字的写法上面很像蒙古包,意为房子。下面则是猪(豕),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凡有家就要养猪的习俗。
台湾人重视养猪,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养猪可以解决家庭中的剩饭残羹,农村养猪人家喜用泔水喂猪,认为泔水是喂猪的廉价好饲料;二是养猪相当于一个小银行,是一笔积累,许多家庭娶媳妇、建新房或办大事,靠的就是逐年卖猪积攒下来的钱;三是养猪可以解决劳动就业出路。
台湾农村养猪户对泔水甚为重视,家中置有一个大瓷缸或大塑料桶专用于盛放泔水。过年时,家里主妇要拿木棍伸进泔缸里,一边搅拌泔水,一边口念吉语:“泔缸搅浮浮,今年饲猪大过牛”或“泔缸搅圆圆,饲猪多卖钱”,希冀新的一年养的猪生长快,多挣钱。
农村有不少有关猪的趣俗,如买猪苗忌买头太大的,说是这样的猪长不快;忌买“破头猪”(黑猪头上有一撮白毛或白猪头上有一撮黑毛)和“带孝猪”(黑猪白头或黑猪白尾),说是这样的猪活不长;嘴太长、太尖,耳朵太细的猪不可买;全身的毛倒伏的猪也不受喜欢,养猪户俗信倒毛意味背时背运。
母猪配种结束时,主人要用竹子鞭打母猪屁股,并说“顺顺12只”,希望母猪下的猪崽越多越好。母猪生小猪时,生肖属虎的人要回避,说是虎会咬猪,使小猪难以成活。
农家人习称卖猪为“嫁猪”,猪养大待“嫁”时,要用红色纱绳缚在猪的腰部。卖猪的前一天,家庭主妇要在大猪的颈项拔下一小撮鬃毛留在猪舍里,同时说一句“下一栏也养得像这么大”。翌日清早,屠宰商上门宰猪,卖猪户会提前拿个大盆留下猪血,并留些猪肉、猪内脏做菜,当天煮肉饭,煮猪血汤等分赠四邻。据说,此俗一方面是报知猪已出栏,另一方面是为了睦邻友好。
台湾民间对猪的崇拜十分离奇,台湾新北市三峡区有一座清水祖师公庙,迄今已3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初六是祖师公圣诞,民间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用的“神猪”必须挑选最重的大猪。祭典结束后照例要举行“开猪礼”重头戏,斩猪头后开始分食神猪肉,众俗吃了神猪肉能保平安,这样一来,有的“神猪肉”每公斤售价高达新台币2000元还供不应求。
台湾人爱猪还渗透到文化艺术诸多方面,年画、剪纸、刺绣、游艺等都可见到幽默夸张的猪形象。不是很值钱的猪脚也在当地风俗中被摆上重要位置,举凡娶亲的聘礼、祝寿的礼品、出嫁女给双亲的拜年礼物,都要用到带腿肉的猪脚。台湾民间的敬神祭祖更少不了“猪头三牲”。有不少台湾农家人甚至把孩子取名为“阿猪”、“猪仔”……虽然听起来有些土里土气,但是台湾农家人相信唤贱名的孩子平安好养。
(责任编辑/亚闻)
台湾人重视养猪,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养猪可以解决家庭中的剩饭残羹,农村养猪人家喜用泔水喂猪,认为泔水是喂猪的廉价好饲料;二是养猪相当于一个小银行,是一笔积累,许多家庭娶媳妇、建新房或办大事,靠的就是逐年卖猪积攒下来的钱;三是养猪可以解决劳动就业出路。
台湾农村养猪户对泔水甚为重视,家中置有一个大瓷缸或大塑料桶专用于盛放泔水。过年时,家里主妇要拿木棍伸进泔缸里,一边搅拌泔水,一边口念吉语:“泔缸搅浮浮,今年饲猪大过牛”或“泔缸搅圆圆,饲猪多卖钱”,希冀新的一年养的猪生长快,多挣钱。
农村有不少有关猪的趣俗,如买猪苗忌买头太大的,说是这样的猪长不快;忌买“破头猪”(黑猪头上有一撮白毛或白猪头上有一撮黑毛)和“带孝猪”(黑猪白头或黑猪白尾),说是这样的猪活不长;嘴太长、太尖,耳朵太细的猪不可买;全身的毛倒伏的猪也不受喜欢,养猪户俗信倒毛意味背时背运。
母猪配种结束时,主人要用竹子鞭打母猪屁股,并说“顺顺12只”,希望母猪下的猪崽越多越好。母猪生小猪时,生肖属虎的人要回避,说是虎会咬猪,使小猪难以成活。
农家人习称卖猪为“嫁猪”,猪养大待“嫁”时,要用红色纱绳缚在猪的腰部。卖猪的前一天,家庭主妇要在大猪的颈项拔下一小撮鬃毛留在猪舍里,同时说一句“下一栏也养得像这么大”。翌日清早,屠宰商上门宰猪,卖猪户会提前拿个大盆留下猪血,并留些猪肉、猪内脏做菜,当天煮肉饭,煮猪血汤等分赠四邻。据说,此俗一方面是报知猪已出栏,另一方面是为了睦邻友好。
台湾民间对猪的崇拜十分离奇,台湾新北市三峡区有一座清水祖师公庙,迄今已3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初六是祖师公圣诞,民间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用的“神猪”必须挑选最重的大猪。祭典结束后照例要举行“开猪礼”重头戏,斩猪头后开始分食神猪肉,众俗吃了神猪肉能保平安,这样一来,有的“神猪肉”每公斤售价高达新台币2000元还供不应求。
台湾人爱猪还渗透到文化艺术诸多方面,年画、剪纸、刺绣、游艺等都可见到幽默夸张的猪形象。不是很值钱的猪脚也在当地风俗中被摆上重要位置,举凡娶亲的聘礼、祝寿的礼品、出嫁女给双亲的拜年礼物,都要用到带腿肉的猪脚。台湾民间的敬神祭祖更少不了“猪头三牲”。有不少台湾农家人甚至把孩子取名为“阿猪”、“猪仔”……虽然听起来有些土里土气,但是台湾农家人相信唤贱名的孩子平安好养。
(责任编辑/亚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