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准备一桶水。”只有这样,教师备课、讲课才能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教学才能生动活泼,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并积极投身于当前改革的洪流之中,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平时要多注意收集和掌握各种有关资料。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怎么样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关键词:政治 教材 分析 重要
一、做好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和问题化处理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案例,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搭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启发学生思考,一步一步攀爬知识的阶梯。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设置情景、问题“链接”、探究“平台”,引导学生尝试、探索、调查、实验、合作等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生活化、问题化处理教材时要注意的的几个问题:
1.生活化的素材选择要体现地域性。教材编写由于要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差异,在选材上注重普适性,在教学中难免不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教学中要尽量选择具有乡土性的素材。如在讲授商品和货币的产生时,从改革开放前我在尤溪汤川看到的“卖锅赊账”讲起,抛弃几十年来总是以“镰刀”和“斧头”这类不符合学生实际的事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生活化素材的选择要体现时代性。教材编写要考虑稳定性,只能反映教材编写时的社会生活,因此,在生活化处理教材时,必须充实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比如,在学习“树立正确消费观”时,正好临近国庆和中秋节,可以及时补充相关的素材。
3.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具有学科的价值,能够启发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知识。通过问题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把生活经验上升为理性的知识。例如:在讲授绿色消费时,可以以电池消费为例,通过介绍目前的各种电池及其对环境的危害,使学生明确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什么是绿色消费?它有哪些要求?②针对不同电池的危害,我们应当怎样选购电池?③为什么要首先选择可循环使用的锂电池?④为什么要倡导绿色消费的理念?⑤作为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应当怎样促进绿色消费观念的普及?
二、根据教材编写特点指导学习方法
在教材编排上,力求用有意义的典型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使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以求达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境界。
1.根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实现了教材的更新,确立了着眼于素质教育,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的崭新教材观。在这一教材观的指导下编写的教材,着眼于素质教育,力图给学生提供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全面教育。教材的作用不仅仅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脑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检验和反思,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他们自己的“学识”和“主见”,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意体验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各种能力的变化。只有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认识到了自己的变化,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才是发挥了其真正的作用。
2.根据教材的体系结构指导学法。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根据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按照课程标准规定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形成了自身的结构体系。教材的基本结构,是学科概念、术语、观点的集合和分解,学科的逻辑框架,是展开教学内容、组织教材体系的基础。
3.根据教材叙述方法指导学生。现行教材的语言文字简明朴实、新颖活泼,课文图文并茂,版式设计与装帧风格独特,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主题和内容。课程标准中规定:课本做为教与学的基本工具,应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新教材都较好的贯彻了这一要求,采用了从基本事实引出基本理论,对基本结论进行分析,从基本结论过渡到基本应用的编写体例。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了解这一叙述方式,以促进学生顺利理解教材。
三、做好教材内容的简约化处理。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冗为简,让学生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较大的学生效益。哪些需要简约化处理呢?
1.简化教材,厘清教材内在的脉络,挖掘教材深刻内涵,学会认识事物的本质。教材采用生活化的叙述方式,难免造成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明显,重点不突出,针对这些知识就需要加以简化处理。例如,理解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可以从三个角度(why、what、how)处理教材:①什么是效率?什么是公平?效率和公平是什么关系?②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③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有所取舍,淡化浅显易懂非重点的东西而突出重点和关键的东西。比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中“货币产生的必要性”、“信用卡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几种消费心理的表现”等知识点,这类知识点可以大胆省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其他问题上,比如“讨论怎样辨证看待攀比性消费的利和弊”、讨论“保护环境、绿色消费(why、what、how)”。
3.把教材内容结构化。教材内容的结构化处理,有利于学生以生活主题为中心构建知识体系,为实现学科的能力要求奠定基础。有的人认为,新课程是以生活逻辑构建教材,教学中没有必要建构知识结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它偏离了基本的学科目标要求,也偏离了新教材编写的理念。新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是采用生活逻辑的模式,又不违背理论逻辑,这并不是说没有理论逻辑。
关键词:政治 教材 分析 重要
一、做好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和问题化处理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案例,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搭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启发学生思考,一步一步攀爬知识的阶梯。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设置情景、问题“链接”、探究“平台”,引导学生尝试、探索、调查、实验、合作等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生活化、问题化处理教材时要注意的的几个问题:
1.生活化的素材选择要体现地域性。教材编写由于要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差异,在选材上注重普适性,在教学中难免不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教学中要尽量选择具有乡土性的素材。如在讲授商品和货币的产生时,从改革开放前我在尤溪汤川看到的“卖锅赊账”讲起,抛弃几十年来总是以“镰刀”和“斧头”这类不符合学生实际的事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生活化素材的选择要体现时代性。教材编写要考虑稳定性,只能反映教材编写时的社会生活,因此,在生活化处理教材时,必须充实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比如,在学习“树立正确消费观”时,正好临近国庆和中秋节,可以及时补充相关的素材。
3.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具有学科的价值,能够启发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知识。通过问题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把生活经验上升为理性的知识。例如:在讲授绿色消费时,可以以电池消费为例,通过介绍目前的各种电池及其对环境的危害,使学生明确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什么是绿色消费?它有哪些要求?②针对不同电池的危害,我们应当怎样选购电池?③为什么要首先选择可循环使用的锂电池?④为什么要倡导绿色消费的理念?⑤作为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应当怎样促进绿色消费观念的普及?
二、根据教材编写特点指导学习方法
在教材编排上,力求用有意义的典型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使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以求达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境界。
1.根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实现了教材的更新,确立了着眼于素质教育,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的崭新教材观。在这一教材观的指导下编写的教材,着眼于素质教育,力图给学生提供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全面教育。教材的作用不仅仅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脑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检验和反思,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他们自己的“学识”和“主见”,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意体验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各种能力的变化。只有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认识到了自己的变化,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才是发挥了其真正的作用。
2.根据教材的体系结构指导学法。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根据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按照课程标准规定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形成了自身的结构体系。教材的基本结构,是学科概念、术语、观点的集合和分解,学科的逻辑框架,是展开教学内容、组织教材体系的基础。
3.根据教材叙述方法指导学生。现行教材的语言文字简明朴实、新颖活泼,课文图文并茂,版式设计与装帧风格独特,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主题和内容。课程标准中规定:课本做为教与学的基本工具,应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新教材都较好的贯彻了这一要求,采用了从基本事实引出基本理论,对基本结论进行分析,从基本结论过渡到基本应用的编写体例。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了解这一叙述方式,以促进学生顺利理解教材。
三、做好教材内容的简约化处理。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冗为简,让学生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较大的学生效益。哪些需要简约化处理呢?
1.简化教材,厘清教材内在的脉络,挖掘教材深刻内涵,学会认识事物的本质。教材采用生活化的叙述方式,难免造成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明显,重点不突出,针对这些知识就需要加以简化处理。例如,理解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可以从三个角度(why、what、how)处理教材:①什么是效率?什么是公平?效率和公平是什么关系?②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③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有所取舍,淡化浅显易懂非重点的东西而突出重点和关键的东西。比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中“货币产生的必要性”、“信用卡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几种消费心理的表现”等知识点,这类知识点可以大胆省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其他问题上,比如“讨论怎样辨证看待攀比性消费的利和弊”、讨论“保护环境、绿色消费(why、what、how)”。
3.把教材内容结构化。教材内容的结构化处理,有利于学生以生活主题为中心构建知识体系,为实现学科的能力要求奠定基础。有的人认为,新课程是以生活逻辑构建教材,教学中没有必要建构知识结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它偏离了基本的学科目标要求,也偏离了新教材编写的理念。新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是采用生活逻辑的模式,又不违背理论逻辑,这并不是说没有理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