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转变。新课程理念呼唤和谐课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和谐语文课堂上有效地教与学,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 学生主体
  一、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一篇课文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是十分关键的。教学目标明确,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领悟语文内涵,发扬中国文化。树立优质的语文教学目标是教育重中之重。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要实现的目标,是检查、评定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没有教学目标就好比轮船迷失方向,不知往哪儿航行。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在缺乏明确目标的情况下,靠学生在反复大量读书中自发感悟而形成语文能力的。
  二、做好课前预设,把握课堂生成
  对教学内容,教师先要吃透教材,明确课文教学目标,弄清课文重点、难点,掌握教材主旨,审视分析教材、领悟教材。考虑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再根据学生在课上表现的情况,对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难点及时诱导、点拨,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做到心中有痕、教学无痕。同时该准备的教具一定要准备,特别低年级学生,一张卡片、一颗五角星往往都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学一年级《比尾巴》一课的生字词时,一位学生突然冒出一句:“老师,您错了。‘巴’在生字表里标了声调,在课题上没有标声调,为什么?”我立即停下来,表扬他说:“你观察得真仔細,提的问题很好!同学们看过来,‘巴’字很有趣,单个字出现时读本音‘bā’,与‘尾’字交朋友时,要读轻声‘ba’,‘wěiba’不标调!”因为有了这次深刻的生成教学,以后出现关于“漂亮、窗户”等这些生字的变音问题时,学生就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很快解决了。
  正因为上课之前我不仅认真钻研了教材,还考虑到了学生在此处会有疑问,可以说我既做好了预设,又善于把握“生成”资源。这个教学环节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假如我一心只忙着教自己的教案,对这位学生的主张不予理会,待到教完生字再解释,这样的教学可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探索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是其中一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引入,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有生活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设疑引趣等,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教师要解放学生
  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制学生,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说出来、写出来或画出来、演出来,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所以有时我们班看起来比较乱,但那是在进行各种形式的读书、讨论问题,而不是在打闹,有时很安静,那又是在听讲在思考。
  2.教师要激励学生
  奖励具有促进力量,能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取学习预期的满足。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与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鼓励学生各种形式地学习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教学时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教学《雪儿》一课时,因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可引导学生读有关语句,让学生感受雪儿洁白可爱的形象,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我’和雪儿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自主学习。读书、圈词、画句子、思考,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在检查自主学习效果时,学生犯难时我只是启发,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学问学问,又学又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学生只有自己会思、会问、会学,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只有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总之,每一节课都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被曲解,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反思语文教学现状,理清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与阐述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科学的教学设计模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三维目标概念,语文教学标准强调让学生自己品味、体验、感悟、积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以人为本,突出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已深入人心。语文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阅读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因此,探索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更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
摘 要: 教学互动,既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又是生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来说,互动可以激发思想的火花,可以发展鲜明的个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上,使师生在课堂互动中彼此合作、交流、分享,共同成长。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堂互动 教学模式  课堂互动教学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背景下,发生在师生间、学生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新的语文课程
摘 要: 影视作为社会范围内共享的教育资源,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影视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其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视资料直观、形象,教学中声、光、形、色融为一体,适合儿童天真、活泼、好奇、爱动的心理特征,对儿童性格、爱好、理想、志趣的形成,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安排学生观看精美、优秀的影片,可丰富学生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与完善自我,
本文针对2-胺基-3-卤素-1,4-萘醌与脂肪胺和芳香胺的偶联还没有特别有效方法的现状,探讨了以钯和镍作为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有效的将卤代芳烃和胺偶联。首先,合成了钯和镍催化
摘 要: 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树立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意识,积极参与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并探索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语文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 作用  多媒体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效打破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规范书写很重要。语文教师从七年级起就要着力采取措施抓好规范书写教育,以使学生获得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规范书写 书写策略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载体,对世界文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范书写汉字,是学好汉语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往往忽略这一方向的继续引导,导致许多学生汉字书写不规范,书法知识更是不能一提。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研究应对,本文对此谈几点肤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