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构建不同激酶活性的hPAK6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和鉴定其融合蛋白表达。方法野生型、激酶活型和激酶死型pcDNA3.1-PAK6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克隆至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教研室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不同激酶活性的hPAK6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和鉴定其融合蛋白表达。方法野生型、激酶活型和激酶死型pcDNA3.1-PAK6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克隆至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1,在E.coli BL21中诱导不同型GST-hPAK6融合蛋白表达,并经免疫印迹鉴定结果。结果野生型、激酶活型和激酶死型hPAK6编码序列已被克隆至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1,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并在E.coli BL21中获得了诱导表达,蛋白的分子量均为101 kDa,免疫印迹检测到了融合蛋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星形胶质细胞亚型的影响。方法悬浮培养法培养大鼠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形成神经球后,免疫荧光法鉴定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动眼神经核神经元5-羟色胺1A(5-HT1A)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无连续单一刺激(SPS)方法,建立PTSD样大鼠SPS模型,随机分为SPS后1d、4d和7d组及正常
目的确定JCV T抗原诱发晶状体肿瘤转基因鼠脑中肿瘤来源及路径。方法 18月龄转基因鼠麻醉后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EDTA脱钙颅骨软化后脑经横截制备石蜡标本并进行HE染色。免疫
目的研究碳酸锂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碳酸锂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碳酸锂组给予21 d
目的利用无镁细胞外液诱导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和SH-SY5Y细胞建立癫痫放电模型。方法采用新生24 h内Wistar大鼠,分离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无镁细胞外液处理体外培养至
目的研究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EMAP-Ⅱ)对血肿瘤屏障(BTB)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和ZO-1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变化,探讨PKC在EMAP-Ⅱ开放紧密连接
目的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在小鼠前成骨样MC3T3-E1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在小鼠前成骨样MC3T3-E1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分别在不同时点收集细胞及上清液。骨钙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