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刍议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iiiuu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专利法》,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才进入探索阶段,随后各大高校纷纷建立知识产权专业或是相关的研究机构,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就目前而言,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作为我国知识產权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应该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自身人才培养的重要堡垒作用,直面问题,锐意创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 键 词] 知识产权;高校培养;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3-0058-02
  一、何为知识产权人才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国家应该大规模培养各级各类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特别是要紧跟市场需求,重点培养企业目前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从广义上讲,知识产权人才是主要集合了工、经、管、法专业的知识多元化人才,是复合型人才的鲜明代表。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四个方面概括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行为,分别为创造、运用、管理与保护。我们将从事知识产权创造的人才视为科技人才,将运营、管理与保护知识产权的人才归为专业人才。知识产权科技人才与专业人才在培养与职业发展方向有很大不同。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包括以下几类人员:“从事知识产权公共管理事务的业务人员;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人员;企事业单位从事知识产权事务的业务人员;社会从事知识产权中介或服务的专业员;大学中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教师和研究所(中心)中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研究人员”。对于这几类人才我们可将其分为研究型人才和实务型人才,两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应有所不同。我国高校是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重要输出地,但由于我国高校缺乏稳定、完善的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方案,在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行业快速发展、市场急需大量知识产权人才尤其是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的情况下,高校在提供足够、优质的人才资源尤其是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方面仍需下功夫。
  二、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建设投入不足
  最主要的问题表现在知识产权的学历学位教育体系还不成熟,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科地位设置过低,与市场经济中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就大部分高校而言,都还没有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专业的二级学科点,大多数只是在相关一级学科下面开设知识产权的专业课程,如挂靠在法学、公共管理、经济学科等方向下开展本专业的学历学位教育,如果加上硕士、博士点的建设,这还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产生的问题有两个:(1)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不均衡,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我们知道知识产权是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科学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定位自然也是交叉复合型的人才。如果只是单纯挂靠在某一学科下面,例如挂靠在法学下面,那么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必定不足,没有独立的学科点就不能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更不能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传授。(2)导致生源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因此,专业建设不成熟,将很难有效整合知识产权的优质教学资源,必定影响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水平,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将难以保证。
  (二)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师资队伍规模、质量有待提高
  这其中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数量不多,师资力量不足。该专业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除大部分学生参与企业等部门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才留任高校从事知识产权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但总的来讲师资力量还是略显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的十多所高校的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总数不足800人,其中受过系统知识产权教育或有过海外知识产权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不多。二是师资的综合质量还需提高,尤其是那些理论研究能力相对较强、熟练掌握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实践型的教师数量更少。有专家指出,“我国当前和今后主要应当大量培养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和实务人才,少量培养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人才和高端人才,而实际上,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起步较晚且长期依附于法学等学科,所以其独立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这给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
  (三)人才培养结构、层次与社会需求脱节,重理论轻实践
  随着市场经济生活中对知识产权人才日益重视,高校对该类专业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在短期内引进和培训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扎实应用技能的师资力量却是不太现实的问题,加上我国传统教育中重理论教学的情况一直存在,因此受限于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学校管理水平和传统教学理念的相对落后,可以说多数知识产权专业的教学还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授为主上,缺乏真正系统有效的应用实践。即便有外聘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一线企事业单位专家来校讲学,也很难保证授课的长效性、系统性。
  三、提升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一)提高知识产权专业化建设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设置知识产权专业,改变如今将该专业归属不同学科下面的尴尬现状,专门针对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多元化、交叉性强,人才培养复合型特点突出的各项特征凝聚优质教学资源,组织先进教学力量真正把知识产权的专业教育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迈向新高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要特别注意知识产权专业教学的交叉复合多元性,在这一点上,高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及部分优势专业的特点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培养,甚至是跨学科的培养,例如结合计算机、工业设计等文理相融、互相深入的课堂,培养那些既懂技术又精通专业法律的优秀复合型的知识产权人才。在强化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专业下的专业方向,应当改变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过分倾向于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的现状。
  (二)不断加强复合型、应用型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面对师资力量的资源整合以及师资培养的问题上,高校依然要抓住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目标去不断建立师资教学队伍。纵观国际上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量,师资来源一般由三大类的学科人才组成——商业管理、法律、科技类工科,这三种学科的知识储备是优秀知识产权人才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既然有交集,那么努力实现跨学科学习的交叉性最有利于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就拿美国通过招聘兼职教师为主的通用做法来说,兼职教师长期在社会的一线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这种教学必将对学生的实操能力有重要影响,但是其师资的不稳定性也是一大弊端。我国则更注重高校师资的储备,但笔者认为“学院派”登上讲台之前最好也能到企业实践并获取相应的企业岗位的从业资格。
  (三)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
  首先,高校在教材上要不断适应社会需求,进行相应的融合变通。教材和课程设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决定教学内容的效果和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适应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的教材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实务性。课程设置应该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几部分,在提高理论学习效率的前提下还应强化实践操作的应用能力,例如专利申请等专利文书撰写与应用、专利审查、商标注册申请等各方面的实践,通过实践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教学的效果。学校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在政府管理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实习,也可与跨国公司联合培养国际型的知识产权人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得益于教师的应用水平,鉴于此,在师资的培养上可让新晋教师在知识产权相关的社会岗位锻炼一段时间,使其切实掌握具体的实操能力。同时,高校也要打破用人体制,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从事知识产权一线工作的资深专家担任全职教师,以缓解应用型师资紧张的矛盾。
  (四)提升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层次的多样化
  一直以来,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就存在一定的误区,即一味地追求高端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一是将重心放在了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上,二是一味强调该专业学生的理工科背景。从社会的分工需求以及国际上的相关岗位设置来看,多少说明了这种以追求“高大全”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市场需求的。首先,市场需要多层次的岗位要求,不同岗位的专业性、层级性比较明显,不同的专业层级都有适合的岗位需求。其次,文科背景也能胜任一定的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岗位,例如在法务、行政以及部分技术支持岗位,文科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或许更能发挥其知识专长。因此,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定位不仅需要考虑大企业的要求,也需要考虑中小企业的需求,不能一味地片面追求高端人才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层次性特征。
  从整体上讲,我国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作为该專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将直面众多需要改革创新的地方,例如在学科建设上要重新梳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专业建设、培养模式等。在具体的专业教育上要立足于优秀的师资队伍,培养的知识产权专业学生要求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突出,符合市场的专业需求。在培养方式上要注重知识产权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开展校企合作,完善校、企、政府的三方联动机制,深度融合,培养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实现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战略中制定的各项目标。
  参考文献:
  [1]郑胜利.新经济时代我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教育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8(2).
  [2]陶鑫良.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与培养初步调研[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3]陶丽琴,陈璐.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建设研究[J].知识产权,2011(5).
  [5]杜伟.高校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12).
  [6]衰定波.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挑战[N].法制日报,2007-10-28.
  [7]陶鑫良.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模式[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4.
  [8]杜伟.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知识产权,2013(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研究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胃鼻管后预防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进行诊治的7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对其插入胃管的长度增加、减少鼻饲量、改变鼻饲体位以及减慢鼻饲速度等相关护理措施,记录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几率。结果 通过对其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实施鼻胃管的重症脑卒中患者患有吸入性肺炎患者数量明显降低。结论 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2008~2011年公开发表的与武术文化有关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分析,从武术文化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武术文化的传播、保护与传承、地域武术文化、武
【摘要】 目的 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4160例患者,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63例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患者的年龄、有无侵入性操作、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否长期卧床、住院时间等信息均较大的影响医院感染发生率。结论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均有效防治患者医院感染,同时医护人员遵守无菌原则以及保持病房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老师教学时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实,小学英语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并不被重视,而英语成绩的好坏确实也不是最重要的,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英语课堂的趣味性、活跃性和参与性。好的课堂游戏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关注课堂的注意力,确保学生是英语课堂的中心和主人。   关键词:英语;课
朝鲜发射卫星,全球震惊。宁静了几十年的东北亚渐渐成了远东的巴尔干,这不能不让世界多了些隐忧。  其实,朝鲜的“光明星”主要是发射给国内民众看的。一个封闭数十年且不断受到国际社会制裁的国家,不可能凭借自主力量制造出威胁世界的武器。即便能,最多也就是威胁邻邦。  依据过去地缘政治理论,朝鲜是中国的屏障。唇亡齿寒,朝鲜失,中国本土必然直接面对来自外部的威胁。因此,中国在过去一百多年为朝鲜打了好几次仗。这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鼻内镜手术并发症产生的相关性问题与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1年3月——2009年3月收治住院的老年(≥60岁)鼻部疾病经鼻内镜手术病人412例的围手术处理资料。结果 患者并存高血压295例,冠心病135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78例,肝功能异常15例,糖尿病113例,贫血1例,其中多人有多种并存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3%,无死亡。结论 老年人机体功能差,并存
【摘要】 目的 总结了17年来应用静脉营养于普外科围手术期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治疗观察和经验。方法 ①水解蛋白和高渗葡萄糖溶液联合应用治疗术后多发性肠瘘;②单能源静脉营养(复方氨基酸和葡萄糖混合液)治疗坏死出血性胰腺炎;③双能源全合一静脉营养治疗重大手术后并发症33例:包括骶前感染、胰瘘、肠瘘、胆瘘、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术后肺部感染、心衰、肾衰等。此外还用于直肠癌、胃癌、复杂胆道手术、分流术、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