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学困生辅导的应用与成效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ord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普及,当前的初中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力度。特别是学困生,他們的学习能力不够强,数学基础也相对较弱。教师要引入各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运用好“微课”这个强有力的教学工具,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本文就从当前的微课教学理念出发,对数学学困生的教学辅导和课堂教学应用做几点深层次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辅导;微课
  【中图分类号】G 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88-01
  新课改环境下,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各大高校和教师也加大了对学困生的培养和引导。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教师,更是要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利用微课的题材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带动他们的数学学习进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结合时代的教学元素,不断更新出新颖的教学题材,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和作用,真正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1.加强微课的教学模式,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加入“微课教学”,是一种新时期下的教学模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将富有新意的课堂内容和数学教材合理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作为新时期的数学老师,我们要利用“微课堂”为学生搭建全新的个性化发展的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初中阶段是学习的过渡阶段,前承接了小学的基础学习知识,后为更高级的学科学习做铺垫。在这个特殊的学习过程中,多数初中生把握不好学习的节奏感,容易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产生厌学的情绪。加之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有很多复杂的知识体系较难理解,给学生的记忆带来了困难。在这种情势下,很多学困生就产生了。为了帮助这些学困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重拾对数学的信心,教师要通过微课程促进他们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快速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程,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兴趣。
  2.引入微课的教学题材,提高学困生的数学能力
  “学困生”是教学阶段中,对学习状态不够好、学习能力不够强的一类学生的统称。通过发展与教肓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数学学习能力”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每个学生必备的学习品质和意识。为了让学困生摆脱对课堂的依赖,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做好每日的教学计划,将微课引入课堂,利用各种动态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微课视频”教学扩展了数学课堂的活动,能成为学生探究问题的不懈动力,潜移默化的提升学困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发挥出课堂的实效和作用。
  例如,在“负数引入”一章节的教学中,学困生刚接触到“负数”这类知识,可能难以理解和想象。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的生活元素,引发学困生思考,带动他们的数学思维。“微课”中有很多新颖的题材和学习视频,我们可以先用微课演示一个大坝的水位,从最初的12米下降7米,引入负数的概念和生活意义。接着用微课演示教学视频,向学生展示一辆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的不同情景,鼓励学生将负数的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和感受负数知识,将数学问题和坐标系相结合来思考。这种微课的情景式教学,能为学困生提供宽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和动力,教师一定要合理的重视并采用。
  3.完善微课的教学实例,训练学困生的数学技巧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定要到位,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跟随教师的课堂讲解,训练学困生的数学技巧。恰当地运用微课教学,能从多种角度完善微课的教学实例,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课堂感染力。在引入微课题材的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微课的存在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自主的建立生活和数学的关系,推动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能扩展数学课堂活动,让文化特征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
  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也可以利用微课的题材来引发学生思考,让每个学困生投入到微课视频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数学课堂的印象。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线段AB在横轴X上,已知H是一个动点,并沿着X轴的轨迹,从B点运动到A点,再运动到坐标原点O,最后运动到图中所示H点的位置,并且H点的坐标为—(-1,0)。请利用数学知识求解图中点P的横坐标。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P点连接了A、B、H三点,是题目中所求的关键点。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播放点H的移动视频,让学生们清楚的看到点H的移动轨迹,找到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通过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学生就能从微课视频中找到点H和点P的位置关系,求出点P的横坐标和点H的横坐标应该相同,即为-1的结果。
  总而言之,在新教育不断扩展的今天,初中数学课堂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微课”就是其中一种。教师要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缺点,加强微课的教学模式,利用各种有价值的教学题材来带动学困生的学习欲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教师要引入各种各样有价值的教学题材,提高学困生的数学能力,在完善微课教学实例的同时,全方面训练学困生的数学技巧。
其他文献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其课程内容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而成。在实践中,教师如何开发、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直是我们研究的目标。  关键词:创设情境;合作研讨;指导提炼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
期刊
摘 要:机器人活动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设备从无到有,教学从无固定到正规化。如今我们己拥有了一间专用的机器人实验室,固定的社团活动时间,参加机器人社团的学生也多次获得了各级各类机器人竞赛奖项。在这几年的带队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带队活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186-0
期刊
摘 要:在社会之中,规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大家需要遵守和履行的基本内容。从教育的角度看,规则意识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校,另一个是家庭,二者都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规则意识。本文将从规则意识培育视域出发,在家校共育的视角下对于如何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出相关的看法。  关键词:规则意识;家校共育;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本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课内外作业进行了规划和新的设计,其目的是探讨怎样进行作业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乡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自主作业设计;形式多样;灵活新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在审视学生作文时,发现多数学生常常无话可写,满足不了字数的要求。很多作文的内容,也是老生常谈,冷饭新炒,毫无新意。对于这样的学生而言,选好故事,把话说清楚,是非常迫切需要指导的。  關键词:选材;作文;化繁为简;起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22-01  1.找准起点,理清价值  起点是一个开端,起点找准了,才能走
期刊
摘 要: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其涵盖着文学、舞蹈、表演、音乐于一体,是一种极具特色的音乐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戏曲教学,能够更好地带动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进一步丰富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由于戏曲教学涉及到的面比较好,音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点无从入手,因此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巧用戏曲教学一直都是广大音乐教师所关注的话题。本文就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戏曲教学进行分析探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常常会在师生、生生对话的过程中动态性生成很多细节,如果不能有效及时地捕捉,就会造成课堂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教师要能够密切关注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合理地运用动态性生成资源,引领学生的生命意识朝着更高境界的道德层面引领。本文提出要关注生活之源,在捕捉细节中真实体验;遵从生本之心,在捕捉细节中焕发真情;关照儿童之难,在捕捉细节中弥补盲点。  关键词:生活之源;生本之心;
期刊
摘 要:陶行知说生活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生活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就此而言,教育应该和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在对幼儿探索对象进行筛选的时候,应该以生活常见事件为主,让幼儿掌握一些对生活有益的经验,也就是“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就此逐步实现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与丰富。因而,数学区材料的投放必须回归生活经验。  关键词:数学经验;回归生活;区域材料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在幼儿进行阅读的时候,我们也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幼儿的阅读主要是凭兴趣进行的,他们注意的是画面,他们的目光往往被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所吸引,很难做到从头到尾仔细阅读。本文用“静”文化的管理理念,有针对性地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关键词:“静”文化;幼儿园;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56-01  我园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社会,教育事业既要认真落实课标,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崭新的传承。科技快速发展,为培养国家需要的新型人才,从城镇到农村,学校的教育事业都在稳定有序的进行着,特别是现在推进农村初中美术课堂的这一丰富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对农村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农村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