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豆网出品了《欢迎爱光临》《乌托邦办公室》搜狐视频制作了《钱多多嫁人记》《疯狂办公室》优酷网拍摄了《老男孩》《泡芙小姐》……
奇艺网推出了自制栏目《爱GO了没》《恐怖!健康警报》:优酷网制作了综艺节目《让梦想飞……中国最牛人》……
这些网络影视剧作品的“登台”充分表明了当下中国境内的网络公司纷纷“触影”、“触视”的繁荣景象,它们为网民提供了一批优秀的原创影视作品。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着,跨界(网络、影视)的新生儿逐渐决速成长为影视界的另一新宠。
新生命诞生
谈及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出现,首先得认识到境内网站视频业务运作模式的转变一—从基于UGC(User GeneratedContent)的YouTube模式转变成基于正版影视作品的Hulu模式。也正是在HuIu模式下,影视作品版权的得以重视,加上同时期政府关于网络影视作品传播的相关政策的出台,影视作品的版权竞购战在网站中—下就展开了,且愈演愈烈。
以国内电视剧网络版权为例:2009年电视剧单集网络版权售价最高也不过5000元;2010年其价格翻了10倍,达到5万元,一些热门电视剧单集价更是高达10万元左右;2011年初的《新三国演义》,其网络发行版权价再上新高,达单集30万元。据相关资料:近三年土豆网在购买影视作品的版权上,花费了上亿元;酷6网购买影视作品版权的费用占据其每月收入的1/3……
在影视作品高额版权的压力下,各视频网站纷纷尝试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道路,随后越来越多的网站也投身其行列中。这就是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催生背景。国内第一部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是土豆网2009年制作的《Mr.雷》。
“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简而言之就是网络公司作为出品方,投资制作的影视作品,包括网络自制剧(连续剧)、网络自制(微)电影、网络自制栏目等(这是基于目前国内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现状的个概念。也有另说,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是专门针对网络受众群体而制作的)。
宠儿茁壮成长
土豆网,2010年制作了网络剧《欢迎爱光临》(投资600万),2011年拍摄《乌托邦办公室》《爱啊哎呀,我愿意》。
优酷网,2010年出品《老男孩》《嘻哈四重奏》,2011年推出了《11度青春》系列电影,以及同年年底亮相的《父亲》。
酷6网,2010年制作了《新生活大爆炸》,2011年联合出品《男得有爱》(这是电影版,网络版于2010年10月播出,将85分钟的电影剪辑成8集)。
乐视网,2010联合出品《两个女孩的那些事》,2011年联合拍摄了《传奇之王》《北京爱情故事》(乐视网投资每部均达1000万)。
2011年,搜狐视频推出了《钱多多嫁人记》《疯狂办公室》《夏日甜心》。
纵观目前国内的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具有以下的一些主要特征:
一是制作精良。国内网络自制影视作品逐渐由最初的粗糙制作朝着精品化道路发展。目前大多数的作品都由名导演操刀,明星加盟,结合专业的影视制作班底打造出高品质影视作品。如土豆网的自制剧《乌托邦办公室》,其后期制作的CG动画特效是由曾担纲《风云·雄霸天下》计算机特效的王旭执掌的。
二是题材的多样与年轻化。内容涉及剩女、求职、婚恋等各个方面(甚至还涉猎科幻题材),多是时下流行于年轻网友中的热门话题,更贴近网络媒体受众群的年轻化特征。
另外,当下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出现了大中小成本制作全面发展的繁荣景象;在作品的宣传推广方面,网络自制影视作品也因其网络平台的天然优势,能事半功倍。
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盈利模式
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产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影视作品的网络版权太贵,网络公司视频业务运营亏损,所以各大网站才进行影视作品的制作;就其营利模式来说,主要包括作品版权利润、广告收益等。
作品版权利润
土豆网的首部网络自制剧《欢迎爱光临》,自其网络走红后,星空卫视、香港亚视等多家电视台将其版权买走;接着的《乌托邦办公室》也深受亲睐,多家电视台购买了它的版权;近期即将亮相网络和电视台的《爱啊哎呀,我愿意》更是如此,在开拍伊始其在台湾地区的播出平台便已确定了。
乐视网的《传奇之王》《北京爱情故事》等,其版权也被各大电视台所购买。
广告收益
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可以通过植入广告、贴片广告、微电影形式广告等来获得收益。植入广告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不乏少见,它是种软性广告。贴片广告相对来说就更为直接,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影片放映前播放的广告就是贴片广告;观看网络影视作品时,在影片开始前和结束后都有贴片广告。微电影形式广告在网络上渐行渐远,其由最开始的在讲述完小故事后,影片结尾生硬地接上需要宣传的公司、品牌、产品、人物等广告,到后来的将广告所要宣传的内容融入到影片的故事中。这三种类型的广告是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另一大收益。
此外,还有如《男得有爱》这样的网络自制影视作品,进入电影院,获得票房收入。除了上述有形的收益外,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出品方的网络单位还能获得无形的品牌和口碑方面的宣传效应。制作中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纯拿来主义
当下国内网络自制剧制作抄袭国外电视剧成功模式的情况较为严重,缺乏原创精神。优酷网推出的《嘻哈四重奏》套用的是英国电视剧《IT-族》(《The IT Crowd》)的模式。土豆网制作的《欢迎爱光临》则是日本电视剧《只是爱上你》的山寨版。酷6网出品的《新生活大爆炸》更是抄袭了美国电视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Theorv》)。
漫天植入广告
植入广告是一直是观众对影视作品较为反感的大因素,巧妙地将广告内容融入到作品内容中,是对制作人员的一个不小的考验。影视界的新宠面对这一问题,迷糊了起来,各种植入广告在作品中泛滥。
发展不平衡
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包括网络自制剧、网络自制(微)电影、网络自制栏目等。目前国内网络自制剧相对来说发展得较为良好,其产量较多,并且登陆了电视、移动多媒体等平台。网络自制电影中的微电影绝大多数还只仅供网络播放,很少有能进入其它平台的;虽有酷6网的网络自制电影《男得有爱》进入了院线,但这只是个别。网络自制栏目就显得更为“瘦弱”了,不论从产量、类型,还是发行,其都与前两者相差较大。
前路发展漫谈
就当下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总体来说,其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制作适合于网络播放的影视作品,如《在线爱》(共13集,每集30分钟,网络播出时每集分割成上下集)、《泡芙小姐》(共104集,每集11分钟,8季)等,这类十分符合互联网的观看节奏;二是制作常规形态的影视作品,如网络自制电影 《男得有爱》、网络自制剧《乌托邦办公室》《北京爱情故事》等,这类按影院、电视台播放的影视作品时长标准制作的。
无论哪种情形,未来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要走向更好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需当以重视:
注重原创、品质,差异
在“内容为王”的今天,影视作品制作定要以好的原创内容为基础。凤凰新媒体CEO刘爽曾说:“从视频来说,谁能拥有独家、高质量内容源,谁就能胜出。”文中前面提到过的《嘻哈四重奏》《欢迎爱光临》《新生活大爆炸》等,直接照搬国外电视剧制作模式的情形,是在今后的制作中需要杜绝的。影视制作不是不可以模仿、借鉴,但是需要有新的内容在作品中,需要创新。未来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不但要重视内容的原创,还要强化作品的品质(虽当下也不乏高品质的网络自制影视作品,但其总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并在不同网站自制影视作品间形成差异。只有不同网站自制影视作品具有差异性,才能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拥有坚实的受众群。目前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方面,各大网站并没有明确的定位,有的仅是“跑马圈地”式的市场抢占,没有充分利用本网站的优势资源去进行市场开发。在未来的发展中,各大网站需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好地实现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差异化。
打造完整产业链
目前影视作品提供商这一方面,致力于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制作的网站渐成气候。然而,从整个影视产业链来说,为了各网站的自制内容能更好地发展与盈利,这些网站需意识到完整产业链的重要性,并努力打造之。参照影视产业链模式,网络自制影视产业也应当从内容制作、发行、播放等方面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产业格局。发行方面,国内网络自制影视作品除了网站外,也有部分作品向影院、电视台、移动多媒体(如手机)等发行,但这只是少数,也仅是个别网络机构的探索;播放方面也大抵如此。从内容制作、发行到播放的全面产业化并没有在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产业中形成,这是在今后的发展中需得到强化的。
制作多规格作品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的“三屏合一”成为潮流、趋势,互联网视频、手机视频飞速发展,网络自制影视作品需抓住这一契机,将同一影视作品制作出多种规格形态,以便能适用于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多媒体播放(甚至进入电影院),做到同一影视作品可在多种媒体平台上使用。同网络自制影视作品,进行多重加工的已有先例,如酷6网联合出品的《男得有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影片时长85分钟,进入了电影院放映,在网络上播放时,制作方将其剪成8集,以满足网络观看的节奏。无论是网络自制的电影、电视剧,还是栏目,均可根据不同播放平台及受众的特点,进行多重加工,以适用于网络、电视、手机等平台的观看。这样就能实现同一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多重开发、利用,获得更大的收益。另外,一部影视作品还可以制作成适合于电视、电脑、手机等不同终端设备所不同清晰度(高清、标清)要求的多个版本。同时,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动态影像的多屏互动进程。
后记
为何要进行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制作?
掌握影视作品供应的主动权,还是制作适合网络平台播放的影视作品?
在前文,笔者分析到是由于在高额的影视剧网络版权费用的背景下,中国境内的网站开始了自制影视作品之路。这种解释似乎也能成为其原因。然而,就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本身来说,其“网络”二字的独特性是需要我们所深思的。它是否可以以类似于“肥皂剧”这样的影视作品类别的“网络影视作品”自居,“肥皂剧”专为家庭妇女所制作,那么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是否就是专为网络受众群体所打造的呢?
就当下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情形来看,有可以称得上专为网络受众群体打造的“网络影视作品”《泡芙小姐》《恐怖!健康警报》,也有电视台播出样式的《传奇之王》《北京爱情故事》,还有走进电影院的《男得有爱》。后两者的网站出品方,更多地是以一种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到影视作品的制作中,这与一家制药公司、房地产公司等进军影视业没有太大的区别。
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制作的前路走向何方?
网站成为另一大影视制作出品方,还是制作“网络影视作品”?
由网站出品方去引领,还是由市场去推动?
何去何从?留给明天吧……
奇艺网推出了自制栏目《爱GO了没》《恐怖!健康警报》:优酷网制作了综艺节目《让梦想飞……中国最牛人》……
这些网络影视剧作品的“登台”充分表明了当下中国境内的网络公司纷纷“触影”、“触视”的繁荣景象,它们为网民提供了一批优秀的原创影视作品。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着,跨界(网络、影视)的新生儿逐渐决速成长为影视界的另一新宠。
新生命诞生
谈及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出现,首先得认识到境内网站视频业务运作模式的转变一—从基于UGC(User GeneratedContent)的YouTube模式转变成基于正版影视作品的Hulu模式。也正是在HuIu模式下,影视作品版权的得以重视,加上同时期政府关于网络影视作品传播的相关政策的出台,影视作品的版权竞购战在网站中—下就展开了,且愈演愈烈。
以国内电视剧网络版权为例:2009年电视剧单集网络版权售价最高也不过5000元;2010年其价格翻了10倍,达到5万元,一些热门电视剧单集价更是高达10万元左右;2011年初的《新三国演义》,其网络发行版权价再上新高,达单集30万元。据相关资料:近三年土豆网在购买影视作品的版权上,花费了上亿元;酷6网购买影视作品版权的费用占据其每月收入的1/3……
在影视作品高额版权的压力下,各视频网站纷纷尝试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道路,随后越来越多的网站也投身其行列中。这就是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催生背景。国内第一部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是土豆网2009年制作的《Mr.雷》。
“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简而言之就是网络公司作为出品方,投资制作的影视作品,包括网络自制剧(连续剧)、网络自制(微)电影、网络自制栏目等(这是基于目前国内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现状的个概念。也有另说,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是专门针对网络受众群体而制作的)。
宠儿茁壮成长
土豆网,2010年制作了网络剧《欢迎爱光临》(投资600万),2011年拍摄《乌托邦办公室》《爱啊哎呀,我愿意》。
优酷网,2010年出品《老男孩》《嘻哈四重奏》,2011年推出了《11度青春》系列电影,以及同年年底亮相的《父亲》。
酷6网,2010年制作了《新生活大爆炸》,2011年联合出品《男得有爱》(这是电影版,网络版于2010年10月播出,将85分钟的电影剪辑成8集)。
乐视网,2010联合出品《两个女孩的那些事》,2011年联合拍摄了《传奇之王》《北京爱情故事》(乐视网投资每部均达1000万)。
2011年,搜狐视频推出了《钱多多嫁人记》《疯狂办公室》《夏日甜心》。
纵观目前国内的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具有以下的一些主要特征:
一是制作精良。国内网络自制影视作品逐渐由最初的粗糙制作朝着精品化道路发展。目前大多数的作品都由名导演操刀,明星加盟,结合专业的影视制作班底打造出高品质影视作品。如土豆网的自制剧《乌托邦办公室》,其后期制作的CG动画特效是由曾担纲《风云·雄霸天下》计算机特效的王旭执掌的。
二是题材的多样与年轻化。内容涉及剩女、求职、婚恋等各个方面(甚至还涉猎科幻题材),多是时下流行于年轻网友中的热门话题,更贴近网络媒体受众群的年轻化特征。
另外,当下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出现了大中小成本制作全面发展的繁荣景象;在作品的宣传推广方面,网络自制影视作品也因其网络平台的天然优势,能事半功倍。
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盈利模式
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产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影视作品的网络版权太贵,网络公司视频业务运营亏损,所以各大网站才进行影视作品的制作;就其营利模式来说,主要包括作品版权利润、广告收益等。
作品版权利润
土豆网的首部网络自制剧《欢迎爱光临》,自其网络走红后,星空卫视、香港亚视等多家电视台将其版权买走;接着的《乌托邦办公室》也深受亲睐,多家电视台购买了它的版权;近期即将亮相网络和电视台的《爱啊哎呀,我愿意》更是如此,在开拍伊始其在台湾地区的播出平台便已确定了。
乐视网的《传奇之王》《北京爱情故事》等,其版权也被各大电视台所购买。
广告收益
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可以通过植入广告、贴片广告、微电影形式广告等来获得收益。植入广告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不乏少见,它是种软性广告。贴片广告相对来说就更为直接,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影片放映前播放的广告就是贴片广告;观看网络影视作品时,在影片开始前和结束后都有贴片广告。微电影形式广告在网络上渐行渐远,其由最开始的在讲述完小故事后,影片结尾生硬地接上需要宣传的公司、品牌、产品、人物等广告,到后来的将广告所要宣传的内容融入到影片的故事中。这三种类型的广告是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另一大收益。
此外,还有如《男得有爱》这样的网络自制影视作品,进入电影院,获得票房收入。除了上述有形的收益外,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出品方的网络单位还能获得无形的品牌和口碑方面的宣传效应。制作中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纯拿来主义
当下国内网络自制剧制作抄袭国外电视剧成功模式的情况较为严重,缺乏原创精神。优酷网推出的《嘻哈四重奏》套用的是英国电视剧《IT-族》(《The IT Crowd》)的模式。土豆网制作的《欢迎爱光临》则是日本电视剧《只是爱上你》的山寨版。酷6网出品的《新生活大爆炸》更是抄袭了美国电视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Theorv》)。
漫天植入广告
植入广告是一直是观众对影视作品较为反感的大因素,巧妙地将广告内容融入到作品内容中,是对制作人员的一个不小的考验。影视界的新宠面对这一问题,迷糊了起来,各种植入广告在作品中泛滥。
发展不平衡
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包括网络自制剧、网络自制(微)电影、网络自制栏目等。目前国内网络自制剧相对来说发展得较为良好,其产量较多,并且登陆了电视、移动多媒体等平台。网络自制电影中的微电影绝大多数还只仅供网络播放,很少有能进入其它平台的;虽有酷6网的网络自制电影《男得有爱》进入了院线,但这只是个别。网络自制栏目就显得更为“瘦弱”了,不论从产量、类型,还是发行,其都与前两者相差较大。
前路发展漫谈
就当下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总体来说,其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制作适合于网络播放的影视作品,如《在线爱》(共13集,每集30分钟,网络播出时每集分割成上下集)、《泡芙小姐》(共104集,每集11分钟,8季)等,这类十分符合互联网的观看节奏;二是制作常规形态的影视作品,如网络自制电影 《男得有爱》、网络自制剧《乌托邦办公室》《北京爱情故事》等,这类按影院、电视台播放的影视作品时长标准制作的。
无论哪种情形,未来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要走向更好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需当以重视:
注重原创、品质,差异
在“内容为王”的今天,影视作品制作定要以好的原创内容为基础。凤凰新媒体CEO刘爽曾说:“从视频来说,谁能拥有独家、高质量内容源,谁就能胜出。”文中前面提到过的《嘻哈四重奏》《欢迎爱光临》《新生活大爆炸》等,直接照搬国外电视剧制作模式的情形,是在今后的制作中需要杜绝的。影视制作不是不可以模仿、借鉴,但是需要有新的内容在作品中,需要创新。未来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不但要重视内容的原创,还要强化作品的品质(虽当下也不乏高品质的网络自制影视作品,但其总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并在不同网站自制影视作品间形成差异。只有不同网站自制影视作品具有差异性,才能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拥有坚实的受众群。目前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方面,各大网站并没有明确的定位,有的仅是“跑马圈地”式的市场抢占,没有充分利用本网站的优势资源去进行市场开发。在未来的发展中,各大网站需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好地实现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差异化。
打造完整产业链
目前影视作品提供商这一方面,致力于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制作的网站渐成气候。然而,从整个影视产业链来说,为了各网站的自制内容能更好地发展与盈利,这些网站需意识到完整产业链的重要性,并努力打造之。参照影视产业链模式,网络自制影视产业也应当从内容制作、发行、播放等方面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产业格局。发行方面,国内网络自制影视作品除了网站外,也有部分作品向影院、电视台、移动多媒体(如手机)等发行,但这只是少数,也仅是个别网络机构的探索;播放方面也大抵如此。从内容制作、发行到播放的全面产业化并没有在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产业中形成,这是在今后的发展中需得到强化的。
制作多规格作品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的“三屏合一”成为潮流、趋势,互联网视频、手机视频飞速发展,网络自制影视作品需抓住这一契机,将同一影视作品制作出多种规格形态,以便能适用于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多媒体播放(甚至进入电影院),做到同一影视作品可在多种媒体平台上使用。同网络自制影视作品,进行多重加工的已有先例,如酷6网联合出品的《男得有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影片时长85分钟,进入了电影院放映,在网络上播放时,制作方将其剪成8集,以满足网络观看的节奏。无论是网络自制的电影、电视剧,还是栏目,均可根据不同播放平台及受众的特点,进行多重加工,以适用于网络、电视、手机等平台的观看。这样就能实现同一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多重开发、利用,获得更大的收益。另外,一部影视作品还可以制作成适合于电视、电脑、手机等不同终端设备所不同清晰度(高清、标清)要求的多个版本。同时,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动态影像的多屏互动进程。
后记
为何要进行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制作?
掌握影视作品供应的主动权,还是制作适合网络平台播放的影视作品?
在前文,笔者分析到是由于在高额的影视剧网络版权费用的背景下,中国境内的网站开始了自制影视作品之路。这种解释似乎也能成为其原因。然而,就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本身来说,其“网络”二字的独特性是需要我们所深思的。它是否可以以类似于“肥皂剧”这样的影视作品类别的“网络影视作品”自居,“肥皂剧”专为家庭妇女所制作,那么网络自制影视作品是否就是专为网络受众群体所打造的呢?
就当下中国网络自制影视作品的情形来看,有可以称得上专为网络受众群体打造的“网络影视作品”《泡芙小姐》《恐怖!健康警报》,也有电视台播出样式的《传奇之王》《北京爱情故事》,还有走进电影院的《男得有爱》。后两者的网站出品方,更多地是以一种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到影视作品的制作中,这与一家制药公司、房地产公司等进军影视业没有太大的区别。
网络自制影视作品制作的前路走向何方?
网站成为另一大影视制作出品方,还是制作“网络影视作品”?
由网站出品方去引领,还是由市场去推动?
何去何从?留给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