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刹那间,苍生泣血,草木同悲,山河变色!"汶川","5·12",一个之前不为众人熟知的地名,和一个表明日期的平常数字,瞬间成为所有人,尤其是华夏子孙的锥心之痛。
大难兴邦。此时此刻,人们心里没有省份和地域界限,只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中国人!此时此刻,人们心里没有性别和行业的区别,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连日来,距离灾区2000多公里的北京,上至白发苍苍的老者,下到蹒跚学步的孩童,每个人都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救助灾区人民。有人作为志愿者亲赴灾区,有人筹集救灾物资,有人捐款捐物……听说灾区需要血液,每个献血站前面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仅仅一天,北京血液中心就传来消息:库存已满……
北京市东城区五中分校身患绝症的初三学生石光远让其父亲代表他捐献了1000元;顺义区杨镇中心小学身患绝症的于颖老师,带头捐助了2000元;延庆县第二小学一(7)班的刘欣航同学,患有脑瘫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仍在阿姨的搀扶下来到学校,捐款200元;京源学校的王国强老师,除了自己捐款,还替已经去世的母亲捐了一份,他说:“如果母亲在世,她也一定会捐的。”
爱,没有终结 ——做好援助后续工作
紧急救灾之后,四川灾区将逐渐进入恢复、重建阶段,为了在新阶段中发挥各自力量,继续为灾区人民尽一点儿绵薄之力,北京市中小学师生都以自己的行动,延续着自己的爱心与资助。
北京市西城区研修学院李佟慧老师参加完信息技术部的抗震救灾紧急会议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给信息技术部领导发来短信说:“我没有什么语言能够表达一位老教师看到学生被毁灭的心情。我觉得捐一点钱不足以分担我党面临的这次巨灾,如果有可能,我愿认养一位孤儿。”如今,很多个人甚至学校都在联系定向资助事项,希望能长期资助孩子以后的生活与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决定,本学期西城区中小学将接收四川灾区的适龄青少年到校借读,学校免收学生借读费,并免费提供学习所需的教材。
北京市崇文区教委为受灾地区在京务工子女提供了心理调适辅导。教育研修学院心理教师马成奎以"勇敢面对现实,努力调适心理"为主题作了心理调适讲座,并为家中失去亲人的打工人员提供了个案辅导。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中学和都江堰市的聚源镇中学在2007年11月份就建立了手拉手互助关系。在这次地震中,聚源中学的一栋教学楼垮塌,部分学生被废墟掩埋。从地震发生后至现在,万寿寺中学校长就一直通过短信和聚源中学校长保持着联系,并积极策划帮扶活动。
北京市京源学校委托区红十字会帮助学校联系一所在四川灾区的学校,以便今后长期帮助灾区学校的重建。
附:一个爸爸在抗震一线的孩子的心声
爸爸,我为你骄傲
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刘跃勍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这次强烈的地震,给灾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我的爸爸作为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副总队长,临危受命,第一时间乘坐军用飞机赶赴四川灾区。
发生地震的第二天,爸爸打来了电话,向我们说了他在四川的情况。那时他在都江堰聚源镇小学,他和那些救援的叔叔们在悲痛中救出了19名还有生命体征的小同学。爸爸对我说,地上躺的全部是死去的小同学的尸体,他边走边对那些尸体说:“小朋友,对不起,叔叔没有办法!”爸爸说到这些的时候,声音有些哽咽,我感觉到他在哭。他说:“在废墟里的小同学全部是像我这么大的孩子,他们喊着:‘叔叔救我!叔叔救我!’”我听到爸爸说的这些后,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当我得知爸爸从地震那天到13日这一天多的时间里,一口饭都没有吃,一分钟都没有睡时,我特别担心。我让爸爸去睡会觉,爸爸说:“那怎么行!时间就是生命,多工作一分钟,就能多救出一条生命!”现在,每次爸爸给我打电话,我的声音都会哽咽,但我跟爸爸说话的时候,总会让自己坚强一些,尽量不让爸爸担心。但每次打完电话后,我都很担心爸爸的安全,会跑到自己的房间大哭一场,我还怕被妈妈看到,让妈妈担心。
昨天,爸爸又打来了电话。他说他救出了一个映秀镇被埋了146个小时的女子,我感受到了爸爸的伟大,他不愧为“生命的使者”。5月16日那天,中央电视台的法制频道,报道了爸爸救援的情况。我是在网上看到的,爸爸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当地发生了余震,爸爸站都很困难,让我十分揪心。看着爸爸在电视上摇晃的身影,我的眼泪又情不自禁地掉了下来。
“爸爸,你是好样的,我为你骄傲!”
随着日历一页页翻过,"5·12"噩梦会渐渐淡出一些人的记忆。但是,抗震救灾不是一时的事,灾区重建,不仅需要救灾那样的高度热情,还需要打持久战的意志和耐力,它将以更高的难度考验我们与灾区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决心,考验我们对灾区人民的真心、爱心,考验我们的责任感,也考验我们的毅力。值得安慰的是,万众一心的中国人有准备战胜任何困难。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北京已经有几所学校委托红十字会在四川地区寻找学校,建立"手拉手"的伙伴关系,以便帮助他们重建和长远发展。今后,必定还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学校、更多的群体,以更多的形式,帮助灾区学校度过难关。
让幸存的人活得更好,是逝者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心愿。
所以,活着的中国人,加油!用我们的行动,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让汶川不再哭,让中国不再哭!
汶川,让我们一起选择坚强!
(真诚感谢北京市各区县教育工委和教委迅速、及时地为本刊提供信息和图片。)
编辑 王雪莉杜 锐付江泓
大难兴邦。此时此刻,人们心里没有省份和地域界限,只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中国人!此时此刻,人们心里没有性别和行业的区别,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连日来,距离灾区2000多公里的北京,上至白发苍苍的老者,下到蹒跚学步的孩童,每个人都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救助灾区人民。有人作为志愿者亲赴灾区,有人筹集救灾物资,有人捐款捐物……听说灾区需要血液,每个献血站前面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仅仅一天,北京血液中心就传来消息:库存已满……

北京市东城区五中分校身患绝症的初三学生石光远让其父亲代表他捐献了1000元;顺义区杨镇中心小学身患绝症的于颖老师,带头捐助了2000元;延庆县第二小学一(7)班的刘欣航同学,患有脑瘫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仍在阿姨的搀扶下来到学校,捐款200元;京源学校的王国强老师,除了自己捐款,还替已经去世的母亲捐了一份,他说:“如果母亲在世,她也一定会捐的。”
爱,没有终结 ——做好援助后续工作
紧急救灾之后,四川灾区将逐渐进入恢复、重建阶段,为了在新阶段中发挥各自力量,继续为灾区人民尽一点儿绵薄之力,北京市中小学师生都以自己的行动,延续着自己的爱心与资助。
北京市西城区研修学院李佟慧老师参加完信息技术部的抗震救灾紧急会议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给信息技术部领导发来短信说:“我没有什么语言能够表达一位老教师看到学生被毁灭的心情。我觉得捐一点钱不足以分担我党面临的这次巨灾,如果有可能,我愿认养一位孤儿。”如今,很多个人甚至学校都在联系定向资助事项,希望能长期资助孩子以后的生活与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决定,本学期西城区中小学将接收四川灾区的适龄青少年到校借读,学校免收学生借读费,并免费提供学习所需的教材。
北京市崇文区教委为受灾地区在京务工子女提供了心理调适辅导。教育研修学院心理教师马成奎以"勇敢面对现实,努力调适心理"为主题作了心理调适讲座,并为家中失去亲人的打工人员提供了个案辅导。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中学和都江堰市的聚源镇中学在2007年11月份就建立了手拉手互助关系。在这次地震中,聚源中学的一栋教学楼垮塌,部分学生被废墟掩埋。从地震发生后至现在,万寿寺中学校长就一直通过短信和聚源中学校长保持着联系,并积极策划帮扶活动。
北京市京源学校委托区红十字会帮助学校联系一所在四川灾区的学校,以便今后长期帮助灾区学校的重建。
附:一个爸爸在抗震一线的孩子的心声
爸爸,我为你骄傲
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刘跃勍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这次强烈的地震,给灾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我的爸爸作为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副总队长,临危受命,第一时间乘坐军用飞机赶赴四川灾区。
发生地震的第二天,爸爸打来了电话,向我们说了他在四川的情况。那时他在都江堰聚源镇小学,他和那些救援的叔叔们在悲痛中救出了19名还有生命体征的小同学。爸爸对我说,地上躺的全部是死去的小同学的尸体,他边走边对那些尸体说:“小朋友,对不起,叔叔没有办法!”爸爸说到这些的时候,声音有些哽咽,我感觉到他在哭。他说:“在废墟里的小同学全部是像我这么大的孩子,他们喊着:‘叔叔救我!叔叔救我!’”我听到爸爸说的这些后,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当我得知爸爸从地震那天到13日这一天多的时间里,一口饭都没有吃,一分钟都没有睡时,我特别担心。我让爸爸去睡会觉,爸爸说:“那怎么行!时间就是生命,多工作一分钟,就能多救出一条生命!”现在,每次爸爸给我打电话,我的声音都会哽咽,但我跟爸爸说话的时候,总会让自己坚强一些,尽量不让爸爸担心。但每次打完电话后,我都很担心爸爸的安全,会跑到自己的房间大哭一场,我还怕被妈妈看到,让妈妈担心。
昨天,爸爸又打来了电话。他说他救出了一个映秀镇被埋了146个小时的女子,我感受到了爸爸的伟大,他不愧为“生命的使者”。5月16日那天,中央电视台的法制频道,报道了爸爸救援的情况。我是在网上看到的,爸爸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当地发生了余震,爸爸站都很困难,让我十分揪心。看着爸爸在电视上摇晃的身影,我的眼泪又情不自禁地掉了下来。
“爸爸,你是好样的,我为你骄傲!”
随着日历一页页翻过,"5·12"噩梦会渐渐淡出一些人的记忆。但是,抗震救灾不是一时的事,灾区重建,不仅需要救灾那样的高度热情,还需要打持久战的意志和耐力,它将以更高的难度考验我们与灾区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决心,考验我们对灾区人民的真心、爱心,考验我们的责任感,也考验我们的毅力。值得安慰的是,万众一心的中国人有准备战胜任何困难。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北京已经有几所学校委托红十字会在四川地区寻找学校,建立"手拉手"的伙伴关系,以便帮助他们重建和长远发展。今后,必定还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学校、更多的群体,以更多的形式,帮助灾区学校度过难关。
让幸存的人活得更好,是逝者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心愿。
所以,活着的中国人,加油!用我们的行动,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让汶川不再哭,让中国不再哭!
汶川,让我们一起选择坚强!
(真诚感谢北京市各区县教育工委和教委迅速、及时地为本刊提供信息和图片。)
编辑 王雪莉杜 锐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