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让我在师爱中闪光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接触《体育教学》是我第一天到职教中心上班时,进入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堆放在桌上的一叠报刊杂志,我便信手翻阅起来,翻着翻着,一本《体育教学》忽然映入我的眼帘。“《体育教学》?上高中时就发现体育老师的办公桌上少不了你,没想到时隔几年还能看到你,难道你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带着疑问和好奇,我便迫不及待翻阅起来,专家的文章恢弘大气、高屋建瓴,一线老师写的文章贴近教学实际、可借鉴性极强,每一篇文章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深陷其中”,越读越有味……接下来对《体育教学》的品读中,我更是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当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体育教学》送到手中时,我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捡到面包一样,狂喜不已!遇到新颖的教法、案例和游戏,我就完整地摘抄下来,注上期号和页码;对于那些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类似的案例,我会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在潜心阅读《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认识了毛振明、季浏、王子朴等体育专家,知道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懂得了如何呵护学生的自尊,如何去爱孩子……是《体育教学》给了我源源不断的教育智慧和精神营养,犹如一盏引路明灯,拨开了我眼前的迷雾,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不断学习中我的课堂教学也渐入佳境,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们在快乐中接受了动作技能,原本枯燥的课堂渐渐被我“调剂”得充满愉悦。以前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我只是一味地发脾气来压制学生,现在我可以委婉地和学生交流,在摸清他们的心理活动后,用更理性更恰当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体育教学》就这样一天一天“营养”着我,“滋润”着我,忽然有一天,我真的觉得眼前一亮,我看到了我以前所做的一切的价值,我发现自己站到了另一个平台上——当然,这也许只是一种自我感觉。但在这种感觉的驱使下,便有了蠢蠢欲动的创作念头。
  自此,我更加振作起来,对自己的体育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每天,我怀着爱心,揣着责任感,走向操场,走进学生,将文字的教育理念,化为一点点一次次鲜活的教育实践,又从中摘取一片片沾着露珠的“花瓣”,敲击成《活用教学资源》《调整心态取得成功》等“花束”,而这个美丽的过程也带给了最珍贵的收获,我先后被评为衡水市优秀教练员、深州市优秀教师。
  是《体育教学》让我在师爱中闪光,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茁壮”。
其他文献
球类运动项目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目前条件下,一些学校限于教育经费的短缺和不足,可能存在体育场地简陋和缺乏的状况,导致有活动器材而没有相对应的场地或者学生和器材数量多而场地少的局面。为了充分发挥各校现有场地、器材和设施的效能,提高其使用率,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大胆创新、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把一些球类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之间的场地和器材进行相互移植,
随着初、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行,对每位教师、每所学校、每位教研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时代的要求,努力深化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了体育教研工作的主题。这些年来,我市在体育教育教学、教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我市体育教师在省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大奖赛、论文评比等比赛中成绩显著;多位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特别是在《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田径》
2010年第3期刊登了潘雪峰老师撰写的文章: 《分组教学的运用例析——基于对四个教学片段的描述》(以下简称《例析》),该文既有理论阐述,又有案例剖析,为一线教师进行恰当的分组教学提供了清晰且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指导,但笔者对《例析》一文中“存在不足的分组教学”部分所提供的两则案例有另外一些思考。  [案例再现A]  在一节武术课中,在学生基本掌握6个武术动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组创编动作组合,动作顺序
一、游戏目标  本游戏巧妙新颖地将足球和篮球运动设为同场竞技,综合运用足球和篮球的竞技特点,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正规规则的限制,简便易行,趣味性强,深受学生喜欢。    二、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跨栏架一副。    三、比赛方法  将篮球场以中线为界划分为左右两个半场,一边为篮球场地,另一边为足球场地,足球场底线中间放置一副1m高左右的跨栏架作为球门。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队,每队4-5人。每场比
一、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工作。  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无须强求一律。常规条文的制定,应明确具体,其内容包括师、生两个方面,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如教师课前的备课和制订教案,了解学生的情况,场地、器材的准备,安全设施和清洁卫生工作,以及服装的准备
一、设计理念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主旨”的教学策略,激
一、拍背称王(图1)  1.游戏准备:半个篮球场大的场地4块,四角放上标志物;学生15人左右一小组,分成4个组,分别在4个场地内散开。  2.游戏方法:听教师信号后,学生相互间用手拍背,尽量能拍到别人,同时积极移动、灵活躲闪,防止被他人拍中;被他人拍中的同学退到标志物处,不再参与拍背,但是要提醒自己的好友进行躲闪,场地中最后一人获胜称王。游戏可进行多次。  3.游戏价值:学生积极移动、灵活躲闪,对
粽子球是我国独创研制的球种之一,形状有其中国传统性,形似放大了的端午粽子而得名。1992年被国家体委列为中国大众体育纪录项目,1998年被定为上海全民健身节活动项目。这种竞技项目没有什么门槛,一学就会。攻防转换,互动合作、对抗性强,能培养孩子们的耐力、灵敏度、反应能力以及投掷水平。    一、器材特点    首先,粽子球既不是常见的圆形,也不是橄榄形,而是形如粽子的正六棱锥体。由于球形的特点,使球
体育课外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早在1982年教育部已经发出《关于保证中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的通知》,
迎面接力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基层学校班级、年级甚至是学校运动会上的常设项目,既有游戏的乐趣,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有交接棒技术学习及课堂行为习惯、安全教育的培养等等。笔者了解到,近年来很多学校在运动会迎面接力上发生过碰撞等安全事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良好的迎面接力教学和组织是衡量体育教师基本功之一,也是减少发生校园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而小学低年级在迎面接力跑时容易出现交接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