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有效预习,成就有效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axx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环境。”预习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好方式。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任务是利用旧有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感知新知识,找出重点、难点、疑点,为学习新知识作好辅垫。一般分为课前预习、阶段预习、学期预习三种。本文将就课前预习谈谈有效课堂下的有效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有力手段。它可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为课堂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积极的、活跃的探究心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智能,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师悉心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有效预习
  预习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觉能力的有效手段。预习了才知道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才能与老师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会学生预习是很重要的。学贵得法。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给予指导。
  1日常勤查工具用书,多做摘记
  首先教会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在课前预习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动手查一查,记下它们的音义,可记在书中,可记在摘抄本上,隔一些时间,再翻看,加深印象、加深理解。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一文让学生课前预习时,把不理解的词语摘抄在课堂笔记上,课上学生在解决生词上积极发言,有的学生不理解“宽慰”一词,随即有学生说是“安慰”、“欣慰”和意思,有的还联系生活解释:“妈妈丢了钱包,她很难过,奶奶宽慰了几句。”认读生词“埋怨”时,有的同学举手发言:“埋”字还有读音,如“埋藏”。我们学习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一文时,学生在第三自然段时又读到“埋怨”一词时。有学生还能想到学习《但愿人长久》已学过这一词。能说出不同读音的词语。,
  2合理运用辅导材料,丰富资源
  很多学生备有教辅资料,对身边的这些资料,我不一概否定,先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指导他们运用好资料。鼓励他们平时课前可多阅览,在预习遇到难点或疑问时中也可翻阅,作读书记录,在教科书中作读书记号,相辅相成,有助于预习。要求学生应先充分预习文本,熟读课文,对照教辅材料,查阅补充学习资源。不能一味依赖这些教学辅导用书。我经常鼓励学生不仅利用网络媒体查阅,收集介绍作家、名人的生平简历,更鼓励他们合作利用手中的教学辅导用书,互相补充,完善。形成学习小组,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完成任务,有的还制作成卡片,加以收藏,进行展览、交流。此类的语文实践活动经常有声有色地开展。在诗词教学中,我还鼓励学生积累诗词,在预習中把教辅中的好诗句摘抄下来。例如:在教学《西湖》一文时,有的学生书上、摘抄本上出现了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名诗。我在课上让他们读一读,激励背诵,在以后的教学中,相机提出,表扬能背诵者,很多学生自觉在预习中收集,认真摘抄,进行整理,背诵。,我们还开展赛诗会等语文活动,丰富语文生活。。
  3明白课前预习任务,养成习惯
  很多学生有预习的愿望,但预习什么,做些什么,心中无数。老师应该在课前布置任务,使其明白要求。学生乐于积极完成。在日常教学时,你总会发现有的老师在阅读教学前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总是布置读几遍,不懂的词语查词典这样简单的任务,久而久之,很多学生消极对待。应根据不同的学情,布置任务形式多。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中课前布置预习时,让学生在家长面前表演“杂草气势汹汹地说”,让家长表演“喷雾器大夫收拾杂草”.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另一位老师在上《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一课时),把预习任务放在作业纸上,上课时检查。这样,学生便会主动预习,明白要求,养成预习习惯。
  二教师关注过程,推进有效预习深入
  预习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事,教师也需要积极关注。教师要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对预习不到位的有时还要给予时间继续预习,提出新的要求,提供其乐于使用的方法。对学生所认知的重点、难点有所了解,有时要让其会提出疑问,把握重点。往往有些学生不会提出疑问,教师注意及时加以疏导,引导。,关注的过程是师生沟通的过程,关注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积极实施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助于今后学习活动的开展。例如:我在执教五年级上册〈读书莫放“拦路虎”〉这一课时,预习要求学生想想你读书遇到过“拦路虎”,怎么处理的?这样好吗?孩子们回答跟书中大体相同,都是否定的,我停下来,让学生想想你是不是每次停下来,最合理的做法是什么?同学停下来思考、讨论,提出方案。我告诉他们要学会提出质问。要重视对高年级的学生自主预习时遇到的疑问和提出的问题,推进有效预习的深入。
  三教师演绎课堂,促进有效预习提升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课前的活动,是教学的前奏。课堂上教师要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肯定其付出,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不足,提出建议。教师更要重视学生提出的疑问、质询,采用合适的方式解答,可以让学生互助解决,可以引导查阅有关书籍,可以进一步质疑问难,激发其探究兴趣。当然,教学中教师也应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去解答。
其他文献
节水灌溉是在传统灌溉方式的基础上所衍生的新型灌溉技术,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节水灌溉更具生态效益,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在节水灌溉技术的支持下,水利工程灌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公共管理的浪潮,广泛开展了绩效评估的实践。在国外,尤其是在英国和美国,警察机关的绩效评估被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在公共行政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开放世界,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时代,各国纷纷把培养人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创造能力”是21世纪生存和成功的关键条件。而作为一种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而且是师生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作为教师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尊重、信任
期刊
近年来,地铁、城际、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因其运能大、相对能耗低和环境友好等诸多因素越来越受到我国各大城市的青睐。最新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轨道项目投资额将超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真情实感问题作为小学习作的一条重要要求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让小学生在作文中真诚地袒露他们的真情呢?以下是我个人教学中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真情实感 培养  我做过这样一份调查:参加调查的学生共60人,喜欢写作文上作文课的学生占1/3,不太喜欢的近
期刊
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让老师们深有同感的是:老师布置课前预习后,学生对此并不重视,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还要讲,预习不预习关系不大,有的甚至认为课前预习是在浪费时间。有的学生则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遍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有的则虽说课文读了四、五遍,可在课堂上读课文仍读不
期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体系的开篇先导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及规范性,其实践教学的开展对课程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