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IP6多模式的长江流域未来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来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u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全球气候持续增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极易受到影响,对该地区的未来降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可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偏差校正后的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13个全球气候模式输出的降水数据以及观测降水数据,评估了1995-2014年气候模式在长江流域的降水模拟能力,并且对4个SSP情景(SSP1-2.6、SSP2-4.5、SSP3-7.0、SSP5-8.5)下长江流域2021-2040年(近期)、2041-2070年(中期)以及2071-2100年(末期)的降水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偏差校正后的模式数据在时空尺度上能很好地模拟出长江流域降水的特点,与观测值较为接近;②未来情景下长江流域年降水量随着辐射强迫水平的上升,增加趋势越大.相对于历史时期(1995-2014年),各情景下流域年降水在近期的增长都比较平缓,在末期降水增幅最大.季节降水总体表现为冬季变化率最大,春夏季降水增幅较平缓,秋季除了SSP3-7.0情景下前期的降水变化率为负值,其他情景和时段下都以较低的变化率缓慢增长.③空间上,年降水变化率较大的区域集中在降水相对较少的长江源区和中上游地区;春季降水变化率高值中心在源头区和中上游北部地区,而在流域的南部地区降水变化率较低;夏季和秋季的降水增量偏低,在中上游北部地区近期和中期降水量都较历史时期的有所下降;在冬季,全流域的降水都有增加,表现为长江流域北部地区降水变化率最大,南部地区变化率偏小.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