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怎样进行作文改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当小学教师许多时间都花在批改作文上,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作文教学上的诸多问题,使得学生们的文章千篇一律,而我们的小学教师也就在做着卓别林拧螺丝式的机械而重复的劳动--其中的枯燥、无奈和精力浪费,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多少年来,谁也不敢动一动。下面我简单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 作文 改革
  学生作文水平乃至整个语文水平的提高,主要靠的是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准和文字鉴赏水平、课堂调度能力和循循善诱艺术,作文的书面批改只占很小的部分。而以上的“水准”和“水平”、“能力”与“艺术”,则是必须靠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提高才能达成的。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可见教师本身水平的重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很少探讨作文课应该怎么上,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攫取写作素材,应该怎样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却将所有的作文教学都“押”在作文评改这一方小小的土地上了!
  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之乎中,取法乎中,得之乎下”。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时间读大学问家们的文章,没有时间学习时事政策、电脑英语,全部或者大部分的精力却花费在“学习”学生们的“著作”上了。教三年级的教师永远阅读三年级孩子的“著作”,教六年级的教师永远阅读六年级孩子的“作品”,教师的水平岂能提高?教师的水平上不去,要教好孩子,岂非缘木求鱼?
  提高教学水平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腾出时间,特别是腾出教师们批改作文的时间来让老师们学习进修!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极为软化的作文评改要求,就是为教师“减负”开出的一剂对症药方!
  首先,某些“精批细改”的做法,减损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以改错别字为例,批改作文时,教师往往要在错别字旁边画一个“U”型框框,然后由学生订正。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是在提高教师自己识别错别字的能力,学生并没有在识别错别字上得到任何的学习和训练。从整个教育背景上看问题,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的错误,善于发现自己文章中的问题,才是对他们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和“学会学习”的技能的训练--我们应该将孩子们放到地面上让他们自己学习走路,不要老是“抱”着他们。
  其次,许多小学教师自己并不经常写文章,对于文章的构思、生成和写作不熟悉,却要在修改上把关,往往会出现隔靴挠痒的情况。如果教师水平不高,把好的作文说成了坏的,把对的改成了错的,那才叫适得其反呢!
  再次,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除非是投稿文章,或者毕业论文、硕士博士论文,一般千字以内的课堂习作,以教导学生一气呵成,不作大的修改为好。这样做,一是为了应试,平时改惯了,考试行吗?二是为了提高自信心,一篇千字文章,一稿二稿地改,文章是似乎改得好些了,但是自信也越来越少了。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比较软化的作文评估要求,不但注意到了避免以上三个问题,还顾及到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能感到成功的快慰。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作文,确实还像刚学走路的孩子,有不少缺点甚至错误,但是,总应该以鼓励为主,表扬为主,千万不能求全责备,千万不能使他们害怕。任何课程,一旦使学生害怕了,那就坏了--害怕是厌学的先导。
  当孩子们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本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做教师的小时候的体会难道已经忘却了吗?
  更重要的是,在许多时候,小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想像力已经大大地跑到文字表达前头去了,而他们语言文字的“建筑材料”则相对贫乏,严重滞后,驾驭文字的能力也相对稚嫩,所以,就必然会有词不达意、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层次不清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对学生的文章自作主张地用我们成人的理解进行体无完肤式的修改。
  所以,一旦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删改孩子们的作品,往往不能很好地传达他原来要表达的思想,而是强加了我们通过他们词不达意的文字所猜测的成人性的理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抛弃或者改换他们的思维方式来换取教师的欢心,这是最糟糕的事情,这也是一些少年老成、四平八稳的文章反而并不可爱的原因。
  现在,软化的作文评估,不对学生的文章作明确的是非定夺,而是更多地采用疑问式、商量式、建议式、比较式的评估方法,也许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非常宽松的评估手段,也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把作文评估卡得那么死,非要那么的量化,非要那么一分半分地抠,非要把学生分一个高下三等不可。而要让学生尽量淡化对分数的注意,强化对写作本身的兴趣和信心。特别是在平时作文训练的时候,因为不是选拔考试,所以就更应该教育和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作文评改,其目的仍然是一种“诱导”,诱导学生写得多,写得好,诱导他们产生兴趣,坚定信心,使他们感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样,才能在考试和运用时充分发挥和大胆创造。
  今天,新的科学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出台,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自己能否充分理解,并在实践中体会执行,而其中关键的关键,又在于校长。无锡市清扬中心小学张赛琴校长在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后完善了一系列的方法,现在,他们学校的语文教师只需要、也只允许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将全班的作文批改工作完成了,为该校语文教师的自学进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以为,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做法,值得学习提倡。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手。下面是我的关于怎样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点拙见。  关键词:兴趣爱好 作文指导 写作兴趣 心理特点  好的习作题材来自生活的孕育和对生活的热爱。可是很多学生苦于不知写什么才好,认为作文很难,原因是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差,不善于通过认识和捕捉生活中最本质的事例,不懂得怎样去表达,对身边的
摘要:为适应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我们提出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一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无疑对小学教学管理提出挑战。显然,过去小学教学管理与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不相适应,广大一线干部教师呼吁,小学教学管理亟待改革,如果不紧紧抓住管理这根缰绳,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是不可能的。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熟练的运用 现代 教学管理,把老的
【目的】建立匹罗卡品(PILO)癫痫大鼠模型,于中脑正中中缝核局部微量注射5,7-二羟色胺(5,7-DHT),观察癫痫大鼠痫性发作、中缝核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数目、海马细胞外5-HT
摘要:因材施教就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所特有的心理水平开展教学和教育工作,是公认的优秀传统原则之一,也是我们今天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学的作用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使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逐渐赶上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达到素质合格,真正做到使学生优劣得所,尖的更尖,中的拔尖,差的赶中。而教学往往是一个旧的差异不断缩小,新的差异不断形成的过程,所以搞“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向差异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新教材的应用,教学评价的改革,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和研究。就教学评价本身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它获得关于学生课程情况的反馈,不断反思教学方式,教学相长;学生也可以通过它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完善自我。从而实现双赢,既有利于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又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所以,新形式下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共同问题,究
摘要: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认真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模式,早已成为广大教师孜孜以求的课题。那么怎样使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呢?我认为应该创设三种氛围。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实际应用 课堂教学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如者。”由此看出,在课堂上要千万百计地创设轻松,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