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n88100608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创新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政治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情况,从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重视合作学习;开展教学实践,保持创新激情几个方面,对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学政治;学习兴趣;发散思维;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新世纪科技的挑战,最重要的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需要人才,教育就是培养这种人才的重要阵地。2003 年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政治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创新意识只有在自由的思维空间才能诞生。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氛围,既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又要善待答题出现错误的学生,有一颗通融的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爱意与期望,并能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只有对某物产生兴趣时,才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政治课的内容一般比较抽象、理论性强。教师如果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活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思维动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问题的要求出发,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又称求异思维。当问题存在着多种答案时,才能发生发散思维。它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的做法,有更多的创造性。如果说问题答案只有一个的话,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便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一种好办法。这种思维活动具有多极性、灵活性、精细性、新颖性等特点,含有较高的创新因素,是创造力赖以发展的基石。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让他们大胆地、毫无顾忌地去猜想,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提高创造的敏感性,可以激活联想,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同时,良好的心境还是灵感发生的重要情绪因素。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了整个过程的控制者、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创造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压制。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使“师本”教育模式变为“生本”教育模式,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民主的教育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其自主精神,进而使学生潜在的创造之火得以点燃。
  四、教学中重视合作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方式的优化首先有赖于教学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个体的能动性,从而严重窒息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还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内容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争论、交流。在小组内人人都有合适的角色,通过讨论、争论、交流学生们相互启发、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能获得许多有益的信息,同时也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思维。
  五、开展教学实践,保持创新激情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注重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实践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扬。尤其是政治课的教学,必须注意把握理论的实践性,否则,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生机和活力就难以展现出来。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平台,让学生去发掘知识体验中的创造性魅力,积极引导学生,不仅“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用”理论,鼓励学生大胆走出书本,根据书本知识去设计活动方案,让学生自己到实践中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体验真理,从而实现对理论更深刻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实践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以后的发展创新奠定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为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到工厂参观访问、联系现实为社区提供合理化的建议等等。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改的一个重点工作。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努力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从20世纪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分析新一轮课程改革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的原因,之后释读人文精神应具有的内函和历史教学下人文精神突出的主题,并指出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突出人文精神首先要在师生之间营造平等、民主的关系,同时还要讲究历史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一、20世纪以来的社会问题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1.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
全光非线性开关是全光3R再生的关键技术。在对一种全光开关[超快非线性干涉仪(UNI)]的传输函数进行分析后,得到了超快非线性干涉仪窗口的数学描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到了
随着当前的医疗卫生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和构建,医疗行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治疗数据.如果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利用以及分析,并对里面蕴含的信息知识以及对应的模
在大街上随便就能买到“肿瘤特效药”?还能通过低价批发这种“特效药”来赚取中介费?  你是不是心动了?如果你心动了,那就离上当不远了。上海市的王老伯就是为此动心的一个人。他花45万元买到的“肿瘤特效药”,后来发现,竟然只是5000粒鱼肝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税务男”抛出赚钱诱饵  一天,上海市的王老伯来到共康路的一家银行,想将自己之前买的45万元理财产品赎回来,但因为银行办理赎回到账需要等待两
期刊
哲学家艾萨亚·柏林爵士(Sir Isaiah Berlin)曾经引述了古希腊诗人阿奇罗库斯(Archilochs)的一段名言:“狐狸知道许多事,但刺猬却知道一件大事.”于2005年8月17日逝世的天体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依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