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娃娃体”“新八股”依然在不少同学的作文中存在,内容的琐细苍白,感情的甜腻缠软,思想的“缺钙”无骨,使人看不见青春的激情和活力。现代中学生应该站在时代的潮头,观照纷纭的人生世相,从生命范畴中撷取全新材料,反映新人、新事、新问题,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一句话,文章应有独创之美,创新是作文的灵魂。作文创新关键是思维创新,下面就从这一角度,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作文角度创新的路子。
1.从发散思维的角度创新。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不同方向、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其重点是从同一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初中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养成一些习惯,表现为思维定式,此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变换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如指导写《告别》一文时,我就让学生畅说生活中有哪些“告别”,于是“告别故乡”“告别母校”“告别同学”“告别自私”“告别幼稚”“告别失败”“告别失信”“告别往昔”……学生滔滔不绝。运用发散法灵活地改变角度,从别人没有写过的角度思考写作对象,会产生新的写作发现,在此基础上可以写出富有特色的文章。
2.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创新。部分学生在写话题作文时,拟题往往照抄话题,选材惊人相似,没有自己独到见解,没有生活的真情实感,或显示出一种材料的“拼盘”,或呈现程式化,虚假编造,千篇一律。针对这类学生,我就尝试让他们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不是一般地调换角度,而是完全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角度、思维观念,从反面思考写作对象。如话题“幸福”,通常立意:得到、获得是一种幸福;反弹琵琶立意:失去、平淡也是一种幸福。
有个学生这样写《告别》:“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告别之类的事。人们会与同学朋友告别,会与父母亲人告别,如果我们把这些告别都看作是新的开始,就可以在后来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历史上有无数的伟人名人给我们提供了范例:海伦告别了聋盲,成了一位盲人女作家、社会活动家;莱特兄弟告别了玩耍的竹蜻蜓,却发明了飞机;霍金告别了绝症的痛苦,写下了《时间简史》。因此,只要以宽阔的胸襟、顽强的毅力对待告别,成功或许正向你招手。告别过去吧,你定会迎来新的开始,你的未来定会更加美好。”这篇文章一反常人对告别的“惆怅、感伤”的情调,逆向思维,以乐观的情怀、豁达的胸襟、理智的心态看待告别,把告别看作创业开始、事业发展、境界升华的标志,让人耳目一新。
3.从迁移思维的角度创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这个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迁移法被一些写作者所掌握,于是撰写出了新颖的文章。例如,王明居吸收了模糊数学的有用理论,研究美学,写出了《模糊美学》。这种跨学科领域或实践领域,运用相距甚远的学科或实践领域的成果,思考面临的写作问题的方法就是迁移法。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1.从发散思维的角度创新。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不同方向、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其重点是从同一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初中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养成一些习惯,表现为思维定式,此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变换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如指导写《告别》一文时,我就让学生畅说生活中有哪些“告别”,于是“告别故乡”“告别母校”“告别同学”“告别自私”“告别幼稚”“告别失败”“告别失信”“告别往昔”……学生滔滔不绝。运用发散法灵活地改变角度,从别人没有写过的角度思考写作对象,会产生新的写作发现,在此基础上可以写出富有特色的文章。
2.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创新。部分学生在写话题作文时,拟题往往照抄话题,选材惊人相似,没有自己独到见解,没有生活的真情实感,或显示出一种材料的“拼盘”,或呈现程式化,虚假编造,千篇一律。针对这类学生,我就尝试让他们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不是一般地调换角度,而是完全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角度、思维观念,从反面思考写作对象。如话题“幸福”,通常立意:得到、获得是一种幸福;反弹琵琶立意:失去、平淡也是一种幸福。
有个学生这样写《告别》:“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告别之类的事。人们会与同学朋友告别,会与父母亲人告别,如果我们把这些告别都看作是新的开始,就可以在后来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历史上有无数的伟人名人给我们提供了范例:海伦告别了聋盲,成了一位盲人女作家、社会活动家;莱特兄弟告别了玩耍的竹蜻蜓,却发明了飞机;霍金告别了绝症的痛苦,写下了《时间简史》。因此,只要以宽阔的胸襟、顽强的毅力对待告别,成功或许正向你招手。告别过去吧,你定会迎来新的开始,你的未来定会更加美好。”这篇文章一反常人对告别的“惆怅、感伤”的情调,逆向思维,以乐观的情怀、豁达的胸襟、理智的心态看待告别,把告别看作创业开始、事业发展、境界升华的标志,让人耳目一新。
3.从迁移思维的角度创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这个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迁移法被一些写作者所掌握,于是撰写出了新颖的文章。例如,王明居吸收了模糊数学的有用理论,研究美学,写出了《模糊美学》。这种跨学科领域或实践领域,运用相距甚远的学科或实践领域的成果,思考面临的写作问题的方法就是迁移法。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