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终身体育”早已成为当今体育教学的大背景,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如何更好地激发其体育学习热情,是每位体育工作者都要面临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体育教学模式入手,探讨中学阶段篮球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培养中学生篮球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体育;篮球兴趣;体育游戏
篮球在全世界范围的深受欢迎展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样,一节高质量的篮球课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能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热情,从而促进身心与意志的全面发展。“终身体育”已是现在学校体育教学的中心思想,因此,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高质量的体育课始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并且是体育教学走向科学与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1现今中学篮球教学状况
1.1.教学模式依旧保守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先行条件,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良。虽然国家早已提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但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据大部分,单一按照准备活动、中间教学部分和结束部分等几个千篇一律的结构组成,有些甚至是教师讲授后极其机械地让学生自己单独或分组练习,始终练习而不纠错。这种教学模式中,虽然看上去教师在主动地“教”,主动地讲解,但学生未必喜欢,更未必会用心接受并吸收。因为此法本身就忽略了学生因素,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师如何教为重点去组织学习,而不是以学生怎样学为重点去组织学习,更别提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学生怎么学之类的问题。
在这样的课堂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学习互动,只存在表面上的讲解互动。教学手段与教学过程的大致相同、无亮点导致学生感觉每堂体育课如同一个模板刻出来,枯燥无味在所难免。所以,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学生爱体育运动但不爱体育课的现象。再就是有些学校对场地与器材过分不重视,导致能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少之又少,既导致体育课更加单调,又使它从应该激情活力的科目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
1.2重视程度严重不一
虽然在早些年的中招中,体育成绩就已算入总成绩,但这依然没有让很多学校正视体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真正意义,进而也就更难重视体育课。盲目追求文化课考试成绩、成绩压倒一切的思想与做法屡见不鲜,并且形成了全国性的状况,非常严重。在这种不正视也不重视思想的引导下体育课被挤占,甚至初三与高三完全停上体育课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并且越发常见。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有些学校甚至不愿修建基本的体育场馆,再加上体育课被随意挤占的情况下,身为体育教师都不一定还有热情去教,更别说学生有热情去学。有些中学所谓的体育教师竟是各班级的班主任,所谓的体育课也无非是简单地绕操场跑圈、然后自由活动,即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过中学阶段的篮球教学以让学生自主地去感受和体验乐趣为主线,不过分追求其技能细节,但也不能如此滥竽充数。
1.3内容结构单一
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手段高低的体现。现今国内中学篮球教学大体一样,简单为主,从基本运动到三步上篮等并无过多的复杂技术要求。这就更需要内容安排得丰富、有趣。一些专家所提出的情境教学、分层教学、竞赛激励等教学方法虽被应用,但应用范围较窄,频率较低。这说明教师在教法的转变与理解上参差不齐,思想转变也不一,导致效果受影响。虽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过去长期实行并具有一定意义,但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应与时代接轨,不断向前改革,过去与现今的各种不同必定会导致以前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全盘适用于今天,同样的,今天的教学方法适用于现今而非过去。现在中学体育教学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重视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以及简单篮球技术的学习,这样的发展与变革才能跟上时代要求。
2将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的中心环节
众所周知,体育游戏简单,有趣味性、娱乐性,让人易于接受,应当广泛应用与体育教学中,它与体育教学中的身体锻炼紧密相连,如果从体育游戏的设计入手开展体育课,定会提高教学质量,避免体育课的枯燥无味。
开展体育游戏可以随时随地,它对场地与器材的要求基本降到最低,并不需要过多的辅助支持,并且不限于年龄等因素,游戏规则也便于掌握,方法灵活多变。游戏进行中也没有过多的沉闷气氛,准备活动是每节体育课的必做项目之一,它能活动四肢达到热身状态,从而减少运动损伤。
传统上,活动通常采用跑步与徒手操,学生难免会感到腻烦,并且不了解为何每节课都要重复这些动作。在体育教学中可选择一些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开课准备来代替跑步与做操,这样可以尽快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运球接力”,可以复习运球并且活动四肢,帮助学生课前找回球感,而“定点投篮”可分组选择投篮,命中少的一方做俯卧撑,目的不在输赢,而是无论哪方输都会做俯卧撑起到锻炼手臂力量的目的。
准备活动过后就是教学中心环节,教学内容则是本课主要教授的技术动作,包括对旧内容的复习与巩固。在适当的示范讲解后可以穿插体育游戏作为复习巩固技术动作的手段,其辅助作用能加速学生的掌握并且避免被动接受。比如“踩线追逐”,以二十人篮球半场为例,选出一人追,其余十九人在篮球半场所有的线上踩着线跑,事先选出的一人在线上追。捕捉住将由被捕者充当捕捉人,要注意,由于三分线与罚球线圆弧靠近,组织者要规定其不许跨线,在直角转弯时也要踩按球场线路走。为了避免耍赖,要预先说明不允许反捕,人数越多越有趣味。
“传球捕人”以二十人半场为例,然后选两人,其余在半场不超出边线和中场线四条线内任意的躲避捕捉。选出的二人用一个篮球,只以传球的方式而不许走步,在球不可离手的情况下捕捉,在捕捉住后加入捕捉方一起捕捉下一目标并直到最后一人。躲避方可看准机会打掉传球路途中的球,破坏捕捉,但不可超出界线。这样一来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人人都可通过游戏锻炼身体、练习技术,将厌课情绪降至最低。
3在体育游戏辅助下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中学阶段学生情绪波动较大,面对事物有好奇但也有反感,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作为启蒙老师,在体育学习的基础阶段,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身心情况制定教学路线,既不偏离教学目标又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
大多体育运动源于游戏,篮球也不例外,它是广泛性的娱乐竞技活动。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课程中增加游戏内容终能起到激发中学生篮球兴趣的作用,对篮球比较陌生的学生会在游戏中逐渐接受篮球,使他们明白篮球课非篮球,没有了抵触才能渐渐接受篮球后爱上篮球,这种体育游戏的效果对中学生起着推动启蒙的作用。在课堂中不要过多教授战术,要让学生自己出于喜欢去学,而非因为上课才去学。
中学篮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以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使学生自主学习。在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改革的形势下肯定会对教师提出更多的新要求与目标,在情况允许下也可以运用比赛、录像等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教学积极生动。因此,时代的变迁不断对体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优化课堂教学与丰富教学手段必不可少,培养学生篮球兴趣的任务也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不断探索,让体育游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挥到最大效用。快乐中培养篮球兴趣,快乐中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在体育课中领略到篮球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张新明.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科技创新导
报,2012,(01):174-174.
[2]莫少强.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运用的分析[J].体育科技,2005,(02).
[3]张磊.对中学篮球教学现状的研究[J].学科教学,2010,(09).
关键词:中学体育;篮球兴趣;体育游戏
篮球在全世界范围的深受欢迎展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样,一节高质量的篮球课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能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热情,从而促进身心与意志的全面发展。“终身体育”已是现在学校体育教学的中心思想,因此,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高质量的体育课始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并且是体育教学走向科学与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1现今中学篮球教学状况
1.1.教学模式依旧保守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先行条件,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良。虽然国家早已提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但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据大部分,单一按照准备活动、中间教学部分和结束部分等几个千篇一律的结构组成,有些甚至是教师讲授后极其机械地让学生自己单独或分组练习,始终练习而不纠错。这种教学模式中,虽然看上去教师在主动地“教”,主动地讲解,但学生未必喜欢,更未必会用心接受并吸收。因为此法本身就忽略了学生因素,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师如何教为重点去组织学习,而不是以学生怎样学为重点去组织学习,更别提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学生怎么学之类的问题。
在这样的课堂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学习互动,只存在表面上的讲解互动。教学手段与教学过程的大致相同、无亮点导致学生感觉每堂体育课如同一个模板刻出来,枯燥无味在所难免。所以,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学生爱体育运动但不爱体育课的现象。再就是有些学校对场地与器材过分不重视,导致能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少之又少,既导致体育课更加单调,又使它从应该激情活力的科目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
1.2重视程度严重不一
虽然在早些年的中招中,体育成绩就已算入总成绩,但这依然没有让很多学校正视体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真正意义,进而也就更难重视体育课。盲目追求文化课考试成绩、成绩压倒一切的思想与做法屡见不鲜,并且形成了全国性的状况,非常严重。在这种不正视也不重视思想的引导下体育课被挤占,甚至初三与高三完全停上体育课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并且越发常见。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有些学校甚至不愿修建基本的体育场馆,再加上体育课被随意挤占的情况下,身为体育教师都不一定还有热情去教,更别说学生有热情去学。有些中学所谓的体育教师竟是各班级的班主任,所谓的体育课也无非是简单地绕操场跑圈、然后自由活动,即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过中学阶段的篮球教学以让学生自主地去感受和体验乐趣为主线,不过分追求其技能细节,但也不能如此滥竽充数。
1.3内容结构单一
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手段高低的体现。现今国内中学篮球教学大体一样,简单为主,从基本运动到三步上篮等并无过多的复杂技术要求。这就更需要内容安排得丰富、有趣。一些专家所提出的情境教学、分层教学、竞赛激励等教学方法虽被应用,但应用范围较窄,频率较低。这说明教师在教法的转变与理解上参差不齐,思想转变也不一,导致效果受影响。虽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过去长期实行并具有一定意义,但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应与时代接轨,不断向前改革,过去与现今的各种不同必定会导致以前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全盘适用于今天,同样的,今天的教学方法适用于现今而非过去。现在中学体育教学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重视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以及简单篮球技术的学习,这样的发展与变革才能跟上时代要求。
2将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的中心环节
众所周知,体育游戏简单,有趣味性、娱乐性,让人易于接受,应当广泛应用与体育教学中,它与体育教学中的身体锻炼紧密相连,如果从体育游戏的设计入手开展体育课,定会提高教学质量,避免体育课的枯燥无味。
开展体育游戏可以随时随地,它对场地与器材的要求基本降到最低,并不需要过多的辅助支持,并且不限于年龄等因素,游戏规则也便于掌握,方法灵活多变。游戏进行中也没有过多的沉闷气氛,准备活动是每节体育课的必做项目之一,它能活动四肢达到热身状态,从而减少运动损伤。
传统上,活动通常采用跑步与徒手操,学生难免会感到腻烦,并且不了解为何每节课都要重复这些动作。在体育教学中可选择一些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开课准备来代替跑步与做操,这样可以尽快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运球接力”,可以复习运球并且活动四肢,帮助学生课前找回球感,而“定点投篮”可分组选择投篮,命中少的一方做俯卧撑,目的不在输赢,而是无论哪方输都会做俯卧撑起到锻炼手臂力量的目的。
准备活动过后就是教学中心环节,教学内容则是本课主要教授的技术动作,包括对旧内容的复习与巩固。在适当的示范讲解后可以穿插体育游戏作为复习巩固技术动作的手段,其辅助作用能加速学生的掌握并且避免被动接受。比如“踩线追逐”,以二十人篮球半场为例,选出一人追,其余十九人在篮球半场所有的线上踩着线跑,事先选出的一人在线上追。捕捉住将由被捕者充当捕捉人,要注意,由于三分线与罚球线圆弧靠近,组织者要规定其不许跨线,在直角转弯时也要踩按球场线路走。为了避免耍赖,要预先说明不允许反捕,人数越多越有趣味。
“传球捕人”以二十人半场为例,然后选两人,其余在半场不超出边线和中场线四条线内任意的躲避捕捉。选出的二人用一个篮球,只以传球的方式而不许走步,在球不可离手的情况下捕捉,在捕捉住后加入捕捉方一起捕捉下一目标并直到最后一人。躲避方可看准机会打掉传球路途中的球,破坏捕捉,但不可超出界线。这样一来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人人都可通过游戏锻炼身体、练习技术,将厌课情绪降至最低。
3在体育游戏辅助下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中学阶段学生情绪波动较大,面对事物有好奇但也有反感,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作为启蒙老师,在体育学习的基础阶段,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身心情况制定教学路线,既不偏离教学目标又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
大多体育运动源于游戏,篮球也不例外,它是广泛性的娱乐竞技活动。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课程中增加游戏内容终能起到激发中学生篮球兴趣的作用,对篮球比较陌生的学生会在游戏中逐渐接受篮球,使他们明白篮球课非篮球,没有了抵触才能渐渐接受篮球后爱上篮球,这种体育游戏的效果对中学生起着推动启蒙的作用。在课堂中不要过多教授战术,要让学生自己出于喜欢去学,而非因为上课才去学。
中学篮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以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使学生自主学习。在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改革的形势下肯定会对教师提出更多的新要求与目标,在情况允许下也可以运用比赛、录像等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教学积极生动。因此,时代的变迁不断对体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优化课堂教学与丰富教学手段必不可少,培养学生篮球兴趣的任务也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不断探索,让体育游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挥到最大效用。快乐中培养篮球兴趣,快乐中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在体育课中领略到篮球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张新明.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科技创新导
报,2012,(01):174-174.
[2]莫少强.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运用的分析[J].体育科技,2005,(02).
[3]张磊.对中学篮球教学现状的研究[J].学科教学,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