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我们认识到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突出了其重要性。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十八大强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基本国策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A
  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正确选择
  在我国,在人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相对失衡上,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制约。建国以来我国人口从4.75亿增加到13亿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我国的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都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随着资源的大量消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瓶颈”。以水资源为例,目前全国年缺水量近500多亿立方米,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这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更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资源紧缺的同时,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我国,每年排放污水为684.6亿吨,而目前工业废水处理仅为68%,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剩下的90%都直接倾倒到江河湖海中。全国被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5亿亩,农田污染每年损失粮食120亿斤。现在,因为水污染而饱受癌症折磨的村落在我国频繁出现。世界银行研究表明,我国水、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我国平均GDP的7.8%。环境的污染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保护环境成为了当前迫切的需求。
  由此可见,在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根据我国现实国情所作出的正确选择。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
  从我国的情况看,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大量污染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但是,当时我们只看重于数量上的增长。长期以来,我们用数据和表格来衡量中国经济的发展,GDP、人均GDP、GNP等概念路人皆知。追求GDP的增长一度成为我们经济建设的重心,反而忽略了单纯追求数字的增长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事实上,增长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经济增长强调的是物质生产方面的问题,它只能反应量的增加,却不能反应社会的进步。而我国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产出的增加,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则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数据显示,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而2012年中国单位GDP的资源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尤其是我国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依赖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显然,以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注定是一条不可持续发展的不归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国民经济运行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到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成为我们当前迫切的要求。
  习主席在今年博鳌论坛上指出“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亚洲和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的共同责任。”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发展的迫切问题,而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本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
  当代世界的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无不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在西方发端以来,人类便以为自己寻到了自我发展的终极密码,随着滚滚的车轮和隆隆的机器轰鸣,“技术万能论”、“无限发展观”被人类一直津津乐道。然而这种乐观最终被环境问题击碎。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增长,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大,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带来极大的危害。从20世纪40年代起,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这些令人大面积患病甚至死亡的环境污染事件,冲击着一味掠夺自然、破坏环境的片面发展观。1962年,一本名为《寂静的春天》的作品登上美国畅销书的排行榜。这本书只是详细的论述了杀虫剂,特别是一种被普片使用的名为ddt的杀虫剂对鸟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毁灭性危害。从此书中涉及的发展必须顾及环境的思维却从此根深蒂固地走进了全球政治、经济议程的中心。书中提到的“可持续性”一词,逐渐成为流行概念。
  在这样的思潮下,人类关于传统发展观的认识发生了动摇。在此后的30年间,全世界的政治家和学者们齐聚一堂讨论人类发展的困境和出路,人们在反思中取得共识: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总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贯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才能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注入生机和活力,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夙愿。十八大进一步向世人承诺,中国将“更加自觉地真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其他文献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上多国开始医疗体制改革和现代医药物流改革,从医药企业繁多散乱无序竞争,发展成规模竞争.演变至今,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美国占40%,欧洲多国占31%,日本占9%,
我们首先要给电子网络环境进行一个明确概括,即那些在管理及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的生存环境使用了电子网络的统称.我们再继续以营销渠道管理和电子网络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中心,
十八大报告是一篇创新之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创新精神。它通篇充满新意,是实践创新、全面改革的一个报告。党的十八大把推进创新作为取得成就的重要经验,同时又把创新能力
期刊
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建设,各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之下,都在进行战略转型,可是说互联网正在引导人们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云南文化产业起步较早,但全省大中城市较少,因而文化产业的
期刊
摘 要 廉政文化建设,实质是以崇尚廉洁的社会价值取向为内核的政治伦理建设。对于院校来说,就是要通过理论内化、实践外化和制度固化,帮助师生形成崇尚廉洁的价值取向,培塑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  关键词 廉政文化 清正廉洁 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一、注重理论内化,夯实院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坚持思想领先、教育先行,是我党抓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原则和传统政治优势。我们必须把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总结“十一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从全会发布的《公报》来看,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有这样几个方面的“不变之变”,值得关注。    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