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弊端日益明显,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还需要进行不断改进。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为班级授课制,无法满足“多做”“多想”“多讲”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从时间、空间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完善,弥补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关键词: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阶段是塑造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是培养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热情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高中学校应该坚持引进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利用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来开展思想政治课,全面提升其教学质量。
一、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介绍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起源于1920年帕克赫斯特女士建立的“道尔顿中学”,通过该校不断实践与总结最终形成了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目标主要两点:一是推进学校的社会化发展,学校与社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丰富社会各个领域的人才储备。在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打磨”,使学生最终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二是突出學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中,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教师从教学主体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当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帮助他们指明方向,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二、 道尔顿教学组织形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1.激发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应该从兴趣的角度出发。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课程,内容多数为经济学、哲学、政治生活方面的内容,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如果教师一味给学生灌输知识,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但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社会中的热点话题、时事要闻融入枯燥的教材当中,学生就会觉得思想政治课非常贴近生活,学习的热情也会有所提升。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既是“导演”又是“主演”,但是经常两个工作都没有做好,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教师则退居到引导者的位置,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性都能够得到体现。利用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环节的规划与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调控,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开展。
3.培养高中生的合作意识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小组的概念,提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民主的气氛中提高学生互助与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思想政治课的精髓,同时还能够培养高中生的合作意识。一般情况下,小组互助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同年级学生的互助,另一种是不同年级学生的互助。学生之间可以针对自己在理解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利用其他学生擅长的地方来弥补自己不擅长的地方,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4.确保高中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和自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潜意识里面存在渴求知识的意识,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甚至还会超额完成。由于我国高中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学生的自觉能力和自制能力都比较差。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利用学习合约和小组合约的方法来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综上分析可知,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是欧美先进教学组织形式的代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效率;另一方面,对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另外,受体制、国情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运用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时候,不能全盘接受,而是要结合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科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杨.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陈丹.探究式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阶段是塑造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是培养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热情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高中学校应该坚持引进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利用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来开展思想政治课,全面提升其教学质量。
一、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介绍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起源于1920年帕克赫斯特女士建立的“道尔顿中学”,通过该校不断实践与总结最终形成了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目标主要两点:一是推进学校的社会化发展,学校与社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丰富社会各个领域的人才储备。在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打磨”,使学生最终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二是突出學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中,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教师从教学主体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当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帮助他们指明方向,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二、 道尔顿教学组织形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1.激发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应该从兴趣的角度出发。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课程,内容多数为经济学、哲学、政治生活方面的内容,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如果教师一味给学生灌输知识,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但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社会中的热点话题、时事要闻融入枯燥的教材当中,学生就会觉得思想政治课非常贴近生活,学习的热情也会有所提升。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既是“导演”又是“主演”,但是经常两个工作都没有做好,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教师则退居到引导者的位置,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性都能够得到体现。利用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环节的规划与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调控,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开展。
3.培养高中生的合作意识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小组的概念,提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民主的气氛中提高学生互助与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思想政治课的精髓,同时还能够培养高中生的合作意识。一般情况下,小组互助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同年级学生的互助,另一种是不同年级学生的互助。学生之间可以针对自己在理解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利用其他学生擅长的地方来弥补自己不擅长的地方,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4.确保高中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和自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潜意识里面存在渴求知识的意识,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甚至还会超额完成。由于我国高中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学生的自觉能力和自制能力都比较差。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利用学习合约和小组合约的方法来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综上分析可知,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是欧美先进教学组织形式的代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效率;另一方面,对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另外,受体制、国情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运用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时候,不能全盘接受,而是要结合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科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杨.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陈丹.探究式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