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方法测量颅内动静脉畸形(iAVM)的病灶与功能区的距离(LED)对手术相关神经功能障碍(SFD)的预测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12月行显微手术切除术的96例i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的变化(差值≥1分)将患者分为SFD组17例,无SFD组79例。根据Spetzler-Martin(S-M)标准定义功能区。首先基于术前T1和T2加权成像、时间飞跃法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重建病灶和功能区,然后采用传统和改良的方法测量LED(分别简称传统LED和改良LED)。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影响术后3个月SFD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不同方法测量的功能区在预测SFD中的作用。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M分级(OR=3.10)、改良LED(OR=0.66)、病灶类型(弥散型和非弥散型)(OR=0.12)是术后SFD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对于所有患者,改良LED和传统LED预测发生SFD的作用均较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830;均P<0.05],以S-M标准确定的功能区对发生SFD无预测作用(AUC=0.516, P=0.804)。对于非弥散型iAVM患者,传统LED和改良LED预测SFD的价值均较高(AUC分别为0.784、0.726,均P<0.05);对于弥散型iAVM患者,改良LED预测SFD的作用较好(AUC=0.833,P=0.003),而传统LED的预测作用差(AUC=0.583,P=0.665)。
结论LED是影响iAVM患者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非弥散型iAVM,传统LED和改良LED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对于弥散型iAVM,仅改良LED具有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