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癌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领域,其发病率日趋增长,最近统计表明死亡率已居各种疾病导致死亡的第1位【1】。临终护理的目的就是将临终阶段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使患者免受疾病痛苦,为其提供持续性照顾及安全的护理环境,从身心等方面给序照顾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使他们能够安详地、舒适地或带着永恒的盼望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旅程。本文针对临终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晚期癌症;临终护理;研究进展
1.临终护理的意义
“临终护理”(hospice care)一词源于英文,也称“临终关怀”,指护理人员在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下,通过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综合性服务,减轻临终病人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维护其尊严,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安宁、平静地度过人生的阶段,并为其家属提高心理精神的支持。现代人不但要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且高质量的死也渐受重视,这就是所谓的临终护理【2】。而临终护理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解除心理问题和灵性上的问题,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护理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生理、心理慰藉和支持【3】。临终护理不仅是一种服务,而且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和为临终病人提供全面照料,减轻病人家属精神压力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4】,同时也是一门由医学-护理学-伦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所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2.临终护理
2.1 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早在美、法、英、德、日等国家开展。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5】。在临终护理中死亡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的死亡态度是做好临终关怀的前提,医护人员应首先意识到这点,对癌症患者进行死亡教育之前,首先必须对医护人员自身进行死亡教育。自身有了科学的死亡态度和正确的死亡观念后,对病人及家属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死亡教育,引导他们对死亡之本质作深入思考,从而追寻人生意义和探寻心理深层的精神世界,这样将使病人及家属对死亡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在临终关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临终病人及家属的死亡教育,处理好“告知事实”和“避免伤害”的尖锐冲突,使传统伦理环境对临终关怀起到积极的作用【5】。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把医学和人类所承担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得更加完美,更加和谐。
2.2 合理设置环境 晚期癌症患者一般身体比较虚弱,免疫力低下,应为他们创造清洁、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整洁、室温适中。
2.3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 癌症不仅给病人造成生理上的巨大伤害,同时在心理上、精神上也给患者带来严重创伤,据调查,约有56.57 %的癌症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忧郁症、自闭症。在现实中,临终护理倾向于注重躯体方面,心理社会方面关注较少,因此医护人员要根据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他们应该获得的人文心理关怀,加强心理治疗和护理【6】。
愤怒期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病情而不能再否认再加上身体上的疼痛可能会使患者心情非常糟糕。患者表现为脾气暴躁,乱喊乱叫,甚至无理取闹。常无故发脾气,训斥医护人员,不配合治疗【7】。充满怨恨和嫉妒的心理,变得难以接近或不合作。如果医务人员不能理解体贴病人,采取回避的方式或对病人表示不满,就会愈发加重病人的消极情绪反应。所以护士要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病人的各种情绪,乐意、耐心地任凭患者发泄,充分理解病人的痛苦,鼓励安慰他,并要注意保护其自尊心。
协议期的心理护理 此期病人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事实,病人变得和善,对病情抱有希望,在表面上多较平静,内心则不然,他们不愿谈及自己的真实情感,压抑往往加重病人心理负担,引起更复杂的消极反应。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疏泄性心理指导,可帮助病人宣泄压抑的情绪,减轻紧张和痛苦情绪。
绝望期的心理护理 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似乎看到自己离死亡不远了,一切的努力将无济于事,会表现出极强的失落感及绝望。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此时医务人员要多多给予患者照顾,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要求,使患者尽量表达出其失落悲伤的情绪,特别要注意做好患者的安全保护,时刻需要有陪人在身边,防止其自杀。
接受期的心理护理 此期病人心态已经平静和安祥。应使他意识到人活着寿命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生命質量【8】。应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与患者持续的沟通,此期比较适合开展死亡教育,诸如死亡标准、价值、态度、时机、地点及方地选择以及死后的丧事服务等等,加强死亡教育可以使人们对死亡有正确的了解,作出充分的思想准备,能平静安祥地接受死亡,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2.4 疼痛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明癌症病人中30 %~50 %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晚期癌症病人中度、重度疼痛者可达70 %。疼痛对机体的影响非常大,影响正常活动和睡眠,导致和加重高血压、高血糖、焦虑、抑郁、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和精神体能崩溃,并能直接或间接地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2.4.1药物止痛法 对于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时应采取“三阶梯止痛法”:Ⅰ级(轻度疼痛):疼痛可忍受,选择非阿片类药物(如阿司匹林)±辅助药物(抗惊厥药:酰胺咪嗪、丙戊酸;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塞平;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皮质类固醇:泼尼松、地塞米松。Ⅱ级(中度疼痛)。Ⅱ:疼痛不能忍受,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镇痛药物,选择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此时不要考虑成瘾的问题,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生命质量,而不是延长生命时限。
2.4.2 心理干预止痛法 要减轻疼痛,必须要减轻患者因癌痛造成的心理压力,化疗前责任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是护理和治疗的关键,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帮助其树立生活的信心,有针对地进行疏导,通过对抑郁、恐惧、焦虑负性情绪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意想精神和身体达到一种松弛状态,可以缓解疼痛,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社会、灵魂的和谐统一。使病人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正确认识疼痛,提高痛阈。
3.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展望
据资料统计表明,预计到2050 年,我国将拥有世界近24 %的老年人;其次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逐步进入小康社会,死的质量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再者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是我国卫生保健体系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9】。但目前中国的临终护理现状堪忧,存在许多的问题。临终关怀是独特的机构,在国外几乎没有综合医院附设临终关怀病房的先例,国内综合医院附设临终关怀病房这种形式有待于进一步加以调整。
总之,我国临终关怀临床实践服务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在经济上,综合实力上都飞速发展,宛如一条巨龙从世界的东方腾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不断的在提高,人们对临终关怀事业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临终关怀事业已成为迫切需要,无论在中国大陆、香港或是台湾,也必取得更大的进展。更多的护理人员将充分发挥爱心与技能投入并从事到这一新的护理领域中来。所以临终护理前景将是无限的广阔,展望未来,临终护理事业将迎接光辉岁月。
参考文献:
[1]钱芳,蒋伯刚.晚期癌症临终患者的护理对策.中华全科医学,2008,6(11):1189-1190.
[2]孙扬,陶雨香.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吉林医学,2008,29(24):2404.[3]郑悦平,李映兰,周阳.我国临终关怀的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7,13(10):960-962.
[4]王晓琳.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进展.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619-621.
[5]卢锡芝,屠玉玲,章晓莉.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的进展.护理管理杂志,2004,4(1):46-48.
[6]阳锡洲,贺达仁,蔡太生.终末期癌症病人诊治中的心理特征与人文关怀.医学与哲学,2005,26(7):59-60.
[7]冯音蕾,于桂芬.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心理护理.黑龙江医学,2006,30(5):384.
[8]张丽芬.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9,13.
[9]周富玲.临终关怀与护理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53-54.
关键词:晚期癌症;临终护理;研究进展
1.临终护理的意义
“临终护理”(hospice care)一词源于英文,也称“临终关怀”,指护理人员在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下,通过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综合性服务,减轻临终病人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维护其尊严,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安宁、平静地度过人生的阶段,并为其家属提高心理精神的支持。现代人不但要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且高质量的死也渐受重视,这就是所谓的临终护理【2】。而临终护理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解除心理问题和灵性上的问题,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护理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生理、心理慰藉和支持【3】。临终护理不仅是一种服务,而且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和为临终病人提供全面照料,减轻病人家属精神压力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4】,同时也是一门由医学-护理学-伦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所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2.临终护理
2.1 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早在美、法、英、德、日等国家开展。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5】。在临终护理中死亡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的死亡态度是做好临终关怀的前提,医护人员应首先意识到这点,对癌症患者进行死亡教育之前,首先必须对医护人员自身进行死亡教育。自身有了科学的死亡态度和正确的死亡观念后,对病人及家属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死亡教育,引导他们对死亡之本质作深入思考,从而追寻人生意义和探寻心理深层的精神世界,这样将使病人及家属对死亡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在临终关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临终病人及家属的死亡教育,处理好“告知事实”和“避免伤害”的尖锐冲突,使传统伦理环境对临终关怀起到积极的作用【5】。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把医学和人类所承担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得更加完美,更加和谐。
2.2 合理设置环境 晚期癌症患者一般身体比较虚弱,免疫力低下,应为他们创造清洁、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整洁、室温适中。
2.3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 癌症不仅给病人造成生理上的巨大伤害,同时在心理上、精神上也给患者带来严重创伤,据调查,约有56.57 %的癌症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忧郁症、自闭症。在现实中,临终护理倾向于注重躯体方面,心理社会方面关注较少,因此医护人员要根据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他们应该获得的人文心理关怀,加强心理治疗和护理【6】。
愤怒期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病情而不能再否认再加上身体上的疼痛可能会使患者心情非常糟糕。患者表现为脾气暴躁,乱喊乱叫,甚至无理取闹。常无故发脾气,训斥医护人员,不配合治疗【7】。充满怨恨和嫉妒的心理,变得难以接近或不合作。如果医务人员不能理解体贴病人,采取回避的方式或对病人表示不满,就会愈发加重病人的消极情绪反应。所以护士要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病人的各种情绪,乐意、耐心地任凭患者发泄,充分理解病人的痛苦,鼓励安慰他,并要注意保护其自尊心。
协议期的心理护理 此期病人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事实,病人变得和善,对病情抱有希望,在表面上多较平静,内心则不然,他们不愿谈及自己的真实情感,压抑往往加重病人心理负担,引起更复杂的消极反应。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疏泄性心理指导,可帮助病人宣泄压抑的情绪,减轻紧张和痛苦情绪。
绝望期的心理护理 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似乎看到自己离死亡不远了,一切的努力将无济于事,会表现出极强的失落感及绝望。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此时医务人员要多多给予患者照顾,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要求,使患者尽量表达出其失落悲伤的情绪,特别要注意做好患者的安全保护,时刻需要有陪人在身边,防止其自杀。
接受期的心理护理 此期病人心态已经平静和安祥。应使他意识到人活着寿命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生命質量【8】。应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与患者持续的沟通,此期比较适合开展死亡教育,诸如死亡标准、价值、态度、时机、地点及方地选择以及死后的丧事服务等等,加强死亡教育可以使人们对死亡有正确的了解,作出充分的思想准备,能平静安祥地接受死亡,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2.4 疼痛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明癌症病人中30 %~50 %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晚期癌症病人中度、重度疼痛者可达70 %。疼痛对机体的影响非常大,影响正常活动和睡眠,导致和加重高血压、高血糖、焦虑、抑郁、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和精神体能崩溃,并能直接或间接地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2.4.1药物止痛法 对于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时应采取“三阶梯止痛法”:Ⅰ级(轻度疼痛):疼痛可忍受,选择非阿片类药物(如阿司匹林)±辅助药物(抗惊厥药:酰胺咪嗪、丙戊酸;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塞平;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皮质类固醇:泼尼松、地塞米松。Ⅱ级(中度疼痛)。Ⅱ:疼痛不能忍受,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镇痛药物,选择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此时不要考虑成瘾的问题,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生命质量,而不是延长生命时限。
2.4.2 心理干预止痛法 要减轻疼痛,必须要减轻患者因癌痛造成的心理压力,化疗前责任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是护理和治疗的关键,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帮助其树立生活的信心,有针对地进行疏导,通过对抑郁、恐惧、焦虑负性情绪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意想精神和身体达到一种松弛状态,可以缓解疼痛,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社会、灵魂的和谐统一。使病人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正确认识疼痛,提高痛阈。
3.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展望
据资料统计表明,预计到2050 年,我国将拥有世界近24 %的老年人;其次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逐步进入小康社会,死的质量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再者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是我国卫生保健体系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9】。但目前中国的临终护理现状堪忧,存在许多的问题。临终关怀是独特的机构,在国外几乎没有综合医院附设临终关怀病房的先例,国内综合医院附设临终关怀病房这种形式有待于进一步加以调整。
总之,我国临终关怀临床实践服务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在经济上,综合实力上都飞速发展,宛如一条巨龙从世界的东方腾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不断的在提高,人们对临终关怀事业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临终关怀事业已成为迫切需要,无论在中国大陆、香港或是台湾,也必取得更大的进展。更多的护理人员将充分发挥爱心与技能投入并从事到这一新的护理领域中来。所以临终护理前景将是无限的广阔,展望未来,临终护理事业将迎接光辉岁月。
参考文献:
[1]钱芳,蒋伯刚.晚期癌症临终患者的护理对策.中华全科医学,2008,6(11):1189-1190.
[2]孙扬,陶雨香.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吉林医学,2008,29(24):2404.[3]郑悦平,李映兰,周阳.我国临终关怀的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7,13(10):960-962.
[4]王晓琳.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进展.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619-621.
[5]卢锡芝,屠玉玲,章晓莉.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的进展.护理管理杂志,2004,4(1):46-48.
[6]阳锡洲,贺达仁,蔡太生.终末期癌症病人诊治中的心理特征与人文关怀.医学与哲学,2005,26(7):59-60.
[7]冯音蕾,于桂芬.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心理护理.黑龙江医学,2006,30(5):384.
[8]张丽芬.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9,13.
[9]周富玲.临终关怀与护理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