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工具论”的理论基点

来源 :文学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pine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后期,“工具论”开始受到质疑与批判,尤其是作为其理论基点的“语文=语言”一时更是众矢之的。笔者认为叶圣陶“工具论”尤其“工具论”理论基点是需要历时地认知和对待的。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instrumentalism ” began to be questioned and criticized, especiall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language = language ” for a moment is more public criticism. The author thinks that Ye Shengtao “tool theory ” especially “tool theory ” theory basis point needs to recognize and treats diachronicly. This article on this view.
其他文献
《管子》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高学术价值的政治思想理论著作。书中纵谈兴邦济世、强国富民之道,有许多精辟独到的经济学理论,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有许多远见卓识的深邃哲理,极能发人深思。《管子》中,对于客观事物运行规律进行高度概括的名言、警句有很多,千古流传,一直成为指导人们思想行动的座右铭。例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牧民篇》)、“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版法解篇》)、“治国之道
秘密出发 1934年11月16日,在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3000余名将士,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遗队”的旗帜,踏上了长征之路。和有些苏区红军部队不同
《儿童文学作品朗诵课程建设研究》课题从课程论、本体论、教学论以及实践反思层面对校选课程《儿童文学作品朗诵》进行研究,针对学习者在儿童文学朗诵上的语言实践的难点和
拙著《国共两党与察哈尔抗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面世后,我不断地收到一些读者、学者的交流电函。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对我进行了专题采访,制作了四集历史纪录片《抗日同盟军》,该片播出后,一直有观众和读者询问我这本书的创作缘起以及研究的一些相关情况。  在一次与导师陈铁健先生的交谈中,我得知“这段历史似乎还有些问题”,于是就有意无意地翻看一些常见的资料和著述,隐约感觉到其中的确有一些疑点,就又找来各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