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he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味地讲解,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学效果不理想.高中学生面临很大的压力,学习负担比较重,再加上高中数学难度大,从而对于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认识到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管是在课前,还是课后,教师都必须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高中数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难度的,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跟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必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他们成才的关键.由于高中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比较薄弱,教师要给学生讲解一些自主学习的方式,并不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点体会.
  一、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于高中学生来讲,他们在初中学习数学时接触的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这样的数学学习比较简单,在步入高中以后,数学学习显得比较困难.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措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学习意义,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也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数学是每一个高中学生迈入大学校门所必须要学习的一门科目,也是高考的主要科目之一.也就是说,要想让学生考入好的大学,就要让他们学好数学.数学成绩决定着一个人能否走向一所好大学.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由于高中数学比较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成为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新时期,情境创设法越来越多被人们所重视.所谓的情境创设,就是在课前教师对自己所要讲的内容进行精心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提高了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就会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促使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
  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中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教师片面讲解,只能给学生起到暗示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启发学生进行质疑.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要启发学生进行质疑.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对教师讲述的内容进行认真记录,并根据教师制订的模式进行套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固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于问题缺乏好奇心和探究动力.新时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必须对学生放手,在课堂上采取互问互答的教学模式,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探究相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高中阶段是每个学生一生中的关键时期,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特别重视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时间进行严格规划,把学生生活中的每一点时间都利用起来,使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新时期,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
  3.倡导学生相互协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对于高中学生来讲,他们的自我判断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数学学习,学生通过小组间相互协作完全可以做得很好.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探讨.这样,小组内成员可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会产生很多,对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马正旭,陈婷.高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其他文献
思维的灵活运用在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母题的多层次研究,辨析题目考点,发现题目考查的真正意图,以一题多解的形式,培养多向思考的能力,形成发散性思维
期刊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谈点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其行为的效果与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期刊
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所涵盖的面异常广泛,主要有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之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促进学生的阅读和创新感悟业已开始引起广大教育同行的广泛关注.对资源的
摘要: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往往为知识而教、为能力而教.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善于创新创造和总结反思等.本文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研究.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创造性思维  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实验教学形象、直观、趣味性强等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情境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选用生活化案例,通过生活化语言,讲解生活现象与物理原理的联系,启发学生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发挥物理学科服务生活的特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具备发现的眼光,挖掘生活
期刊
中午,我刚打算写班主任总结,班长跑来报告:“吃午饭的时候,班里两个同学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现在越吵越凶。”我急忙到班里去“救火”。处理完这件事后,学校广播通知班主任有紧急会议,我只好拿起笔记本就往会场赶。等会议结束,已经到了下午三点,我正准备回办公室,又突然想起了学生要在下午开一个班干部会。我不放心他们,便决定先去教室参加学生会议,交代一下近期的工作。因为各种杂事,直到下班,我也没写完那份很重要的工
“招生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努力让更多孩子享有更公平更好的教育,让教育改革成果惠及更多普通百姓。”黄冈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闻武斌向市民传递了这一铿锵有力的声音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化学实验,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而言,在缺乏现代化学实验设备、管理方式存在缺陷以及实验教学模式过于落后且针对性不够等问题的影响下,化学实验教学无法起到其应该具有的作用.为了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强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下面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措施进行研究.  一、化学实验教学
期刊
编者按: 班级管理事务多且杂,班主任工作要做到有条不紊,并起到实效,是比较困难的。《给班主任的48个教育预案》一书,汇集了众多老班的管理智慧,他们针对一些重难点、棘手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精心准备好应对预案,不仅做到了防患于未然,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48个预案在手,助您做一个从容不迫的班主任!  最近,朋友龚鸽飞老师向我推荐了一本刚出版上市的新书——《给班主任的48个教育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