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的仪器装置,一般都要进行气密性的检查这一操作。而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作为实验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初中化学化学实验考查的一个热点。现结合一些实验装置对气密性检查方法作一点整理和归纳。
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一般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总的原理是:整个体系留一开口,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升温、降温、减压、加压等),使之产生一定的压强差,出现对应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再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从而判断仪器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但由于不同实验仪器装置的差异,检验所采用的操作与方法也有所区别。
一、热涨冷缩法
原理: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气体外逸;遇冷空气收缩,压强减小。
图1:连接好装置,在玻璃管上接带玻璃管橡皮管,将玻璃导管一端放入水中,手握试管外壁(或加热),观察导管口是否产生气泡。
图2:连接好装置,在橡皮管上连接一玻璃管并放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手握烧瓶外壁(或加热),观察导管口是否产生气泡。
图3:连接好装置,将锥形瓶放入冰水中,若气球胀大则气密性好,反之不好。
二、液差法
原理:装置漏气,内外压强相等,不能形成液差;不漏气,液体形成液差。
图4:连接好装置,在橡皮管上夹上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长颈漏斗和试管中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则气密性好;反之不好。
图5:将右边玻璃管上提,若两玻璃管中水能形成液面差则气密性好;反之不好。
三、压缩法
原理:通过改变装置内压强,产生相应现象来判断装置气密性
图6:连接装置,在装置中注水至长颈漏斗末端没入液面以下,将注射器活塞向左推,长颈漏斗中出现一段水柱(液面上升),则气密性好;否则不好。(或将注射器活塞向右拉,长颈漏斗末端产生气泡,则气密性好。)
图7:将注射器活塞推至尽头,连接好装置,向右拉动活塞,松开,活塞能回到原位则气密性好;否则不好。
图8:连接好装置,在右边导管上接带玻璃管橡皮管,将玻璃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左边鼓人空气,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虽然化学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很多,但基本原理都一样。我们遇到不同实验装置应仔细观察分析
装置结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有些装置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我们应尽可能选择简单易行,现象明显的方法。
附:练习题
1 试用上述方法和原理描述下列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2 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的是( )
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一般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总的原理是:整个体系留一开口,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升温、降温、减压、加压等),使之产生一定的压强差,出现对应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再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从而判断仪器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但由于不同实验仪器装置的差异,检验所采用的操作与方法也有所区别。
一、热涨冷缩法
原理: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气体外逸;遇冷空气收缩,压强减小。
图1:连接好装置,在玻璃管上接带玻璃管橡皮管,将玻璃导管一端放入水中,手握试管外壁(或加热),观察导管口是否产生气泡。
图2:连接好装置,在橡皮管上连接一玻璃管并放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手握烧瓶外壁(或加热),观察导管口是否产生气泡。
图3:连接好装置,将锥形瓶放入冰水中,若气球胀大则气密性好,反之不好。

二、液差法
原理:装置漏气,内外压强相等,不能形成液差;不漏气,液体形成液差。
图4:连接好装置,在橡皮管上夹上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长颈漏斗和试管中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则气密性好;反之不好。
图5:将右边玻璃管上提,若两玻璃管中水能形成液面差则气密性好;反之不好。
三、压缩法
原理:通过改变装置内压强,产生相应现象来判断装置气密性
图6:连接装置,在装置中注水至长颈漏斗末端没入液面以下,将注射器活塞向左推,长颈漏斗中出现一段水柱(液面上升),则气密性好;否则不好。(或将注射器活塞向右拉,长颈漏斗末端产生气泡,则气密性好。)
图7:将注射器活塞推至尽头,连接好装置,向右拉动活塞,松开,活塞能回到原位则气密性好;否则不好。
图8:连接好装置,在右边导管上接带玻璃管橡皮管,将玻璃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左边鼓人空气,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虽然化学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很多,但基本原理都一样。我们遇到不同实验装置应仔细观察分析

附:练习题
1 试用上述方法和原理描述下列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2 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