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中插图的运用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bianhongyaog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具备使用课文插图的教学技能,并善于把握时机来培养学生观察插图的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以及表达的能力,就能使静止的插图变成灵动的精灵,使语文教学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一、展示插图,观察感知
  对孩子们来说,有趣的插图远比单调的文字有吸引力。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常常渗透对课文插圖的观察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必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不过,教师应当知道朝哪个方向引导学生,要给学生自己理解和感受插图的时间,除了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图片,还需要教给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
  二、结合插图,思考感悟
  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思考并且理解课文是插图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文细节。
  初步感知。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就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如我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周总理的衣着打扮中你可以看出什么?从插图中人物脸上的表情你又看出了什么?教师在学生观察插图的时候给以适当的提示,可以使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理解重点。现行教材中的插图,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教材紧密结合。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比尾巴》一课的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将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与插图的内容联系起来,借助插图中所画的小动物用尾巴在干什么,让学生来回答他们各自尾巴的特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突破难点。如《燕子专列》中的插图,反映了当时天气的严寒。我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小女孩的穿着、表情、动作及周围的环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联想一下当时天寒地冻、山路坎坷,人们为营救燕子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从而体会到人们对燕子的珍视,对动物的关爱。
  三、描述插图,训练表达
  看插图是吸收,说插图是表达,看是说的基础,只有看懂插图,才能说得准确。小学生口头表达时,若过于简单或无序,教师就可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给出基本句式,引导学生规范表达。如:“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什么”“什么像什么”等。学生借助句式,就会有话可说。把插图中的关键要素填充进来,就使得他们的表达简洁有序、重点突出。
  教学生抓住插图重点,详略得当地表达。如:抓住主要部分重点表达,按一定的空间顺序依次表达,描述人物的同时适当描述周围环境。
  面对一幅小小的插图,我们要悉心揣摩编者的意图,仔细思考如何巧妙利用这一教学资源,让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责 编 欣 航)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常规滴定管和船用滴定管的两种装置的平行对比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F检验和t检验[1],并与电位滴定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船用滴定管进行微量分析,有较好的精密度和较
文章根据部队装备的实际情况,结合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海军的可修件管理方面的成功方法和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部队装备可修件管理的方法和原则.
根据测量"嘉升"轮左艉轴在不同轴承布置状况下的运行,相应进行了四阶振动测量和滚振计算,发现在不影响主机对中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一个轴系校中和前艉轴封校中的方法,从而解决
"津港轮23"号是我公司的一条全回转拖轮,主机型号为YAMMAR T260-ST,旋转机型号为ISCDP-30EA.十多年来该船工作状况一直很稳定.2003年8月22日,该船在作业的过程中突然左旋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