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v4.3基因5'非翻译区序列S160功能分析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Kv4.3基因是形成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主要分子基础,它在心脏和神经细胞中大量表达,但在其它组织中则未见大量表达。为了研究hKv4.3表达在基因水平的调节,将hKv4.3基因的5'非翻译区的一段序列(+2~+160,称之为S160)克隆到报告质粒中,进行瞬时表达。发现S160对hKv4.3基因的启动子和SV40的启动子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没有方向特异性,但却有位置特异性。经删除突变分析,在S160片段中发现了一个抑制元件S(GAGGGGTTAA),它位于hKv4.3基因中转录起始位点下游20~30 b
其他文献
通过比较不同pH值下增强生物除磷系统中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酶活性与聚磷菌污泥产率系数及可溶性正磷酸盐(SOP)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H=6.4~7.6范围内,脱氢酶、腺苷酸激酶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法制备金溶胶,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氨水作催化剂,制备以金为核,二氧化硅为壳的核壳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的粒径可以通过柠檬酸钠和氯金酸的比例控制,通过
以5种苄氧基/烷氧基苯胺为基础,设计合成了系列新颖的N-苄氧/烷氧苯基-4,6-二取代嘧啶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其中化合物5r的单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
摘 要:  人工环境实验室对温度的控制精度低于工艺性环境要求,但冬季若采用分体式空调制热模式控制,实验室温度的波动范围过大,影响采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提出冬季采用空调制冷模式联合电取暖器稳定人工环境实验室内温度的新方法,在背景实验中将新方法和传统空调制热温度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能大幅度提高人工环境实验房间温度的稳定性。为对新方法中空调的设定制冷温度与电取暖器功率匹配问题做进一步研
碳纳米管(CNTs)自1991年被发现以来,已经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材料领域被深入研究.CNT作为添加剂与高分子形成的复合材料已被大量的制备并报道.实验室制备的CNTs中,含有5-7缺陷对的CN
通过对烧结普通砖砂浆回弹法所基于的历史试验进行再分析,认为碳化深度对砂浆回弹值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通过由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砌筑而成的烧结普通砖砌体结构进行新一轮
在乙醇/水体系中采用KBH4液相还原法,以石墨微粉为载体,Cu为复合金属,通过两步法合成了具有球状团簇结构的负载型纳米Cu/Fe二元合金.与单纯负载型纳米Fe^0相比,该复合材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