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学生为中心” 的大学英语课堂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j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的观察,总结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劣势,并对此进行了反思,以期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 学生角色 教师角色
  1.引言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近几年来颇为流行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和普及。多年的教学实践下来,此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赞许。但是另一方面,教师也注意到了此种教学方式日益呈现出来的弊端。本文以此为题,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专业课堂的优劣势进行总结反思,并试从教学细节入手提出具体的改善意见。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Carroll(1981)等人首次提出的認知教学方法。该方法强调学习者的主动认知能力,并把语言学习看成智力活动,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习者自身的观察、分析、归纳等一系列主动的学习过程总结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知识。同时,英国教育学家Corder(1982)在教育学领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主张外语教学“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各方面都能得以发展,掌握教学目标规定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思想意识、思维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鉴赏力、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得以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教学要考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主动性,学生是知识的探寻者和构建者,让学生控制自己的学习,选择学习的内容方法,对学习做监控和评估,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引导者、信息资源提供者和顾问的角色,起到促进的作用。它强调知识是由学习者构建的,而不是单纯由老师传授;是以语言交际为导向的,而不是以语法为中心的哑巴英语;以创造应用语言的平等环境为载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Nunan(1989)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有着相同的要素和过程,不同之处在于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选定教学内容,外语课堂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决定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和怎么评。
  3.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优劣势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解决了“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中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和不足,在语言教学的前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能力,优势十分明显。但它的劣势也随着语言学习的深入逐渐反映出来。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很强的统治意识。教师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设计出一套以个人为主要角色的满堂灌方案。学生的角色则是以听讲和记笔记为主,师生对话不平等、互动流于形式,更谈不上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显得十分有效,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充当教学主要参与者的问题随之暴露出来。这里笔者以咸阳师范学院英语系师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对此进行论述和反思。
  3.1学生角色的“抗拒”和“不明”
  部分学生由于从高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陡然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多多少少出现了不适应状态,表现为对自己在课堂上身份转换在学习初期逐步从欣喜转变为疑惑,并逐步走向抗拒。部分很快能够进入状态的学生,则表现出对于自身是学习主要参与者的角色不明所以,无法给出符合其自身角色的学习反馈,使得师生之间的语言学习交流被迫降到一个很低的层面。
  3.2教师角色“统治”和“闲置”
  教师的情况和学生有诸多相似之处,知道自己应以学生为中心经营课堂,并不代表教师真正理解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教师中心”,很难从思想、行为和习惯上彻底根除这一“统治”理念。他们虽也想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状态,但总因难以适应与学生的对等状态,又返回到“教师中心”思路上。例如:积极激发学生自由表达观点,但只接受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相近的观点,等等。这样反复下来,学生对于教师的不信任感增强,交际更是无从谈起。此外,部分教师对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解表现为过度放权的“闲置”状态。课堂的氛围虽然十分积极活跃,但因为在交际教学互动中受学生水平的制约,颇多顾虑,结果是学习进程缓慢并维持在较低的层面,对纵深学习构成障碍。例如:给学生布置演示课程的任务,原本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目的以演示学生较差的发音方式、课程理解中和大量学生听众的不理解的茫然中草草收场。
  4.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课堂的反思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均衡的理想状态,这样理想教学状态的出现,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教师需要逐渐改变其原有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习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个性,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为成为更高一级的引导者而不断强化自身角色的意识。而学生则需要在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的合力下,逐步塑造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课堂对话中真正可以承担起其角色的谈话对象。
  参考文献:
  [1]Carroll,J.et al.Age of Acquisition Norms for 220 Picturable Nouns[J].Journal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81,12:563-64.
  [2]Corder,S.P.Introducing Applied Linguistics[M].Penguin Books,Ltd,1982.
  [3]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李怀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问题与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
  [5]李思源.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2012.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把小学生感兴趣的因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小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较强,他们在思考数学问题时通常运用的是直观思维。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使他们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能通过分析思维获得解决。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
在一节学校的公开课上,我教学的内容是《三角形的面积》。  我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话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道它的面积计算方法是用底乘高,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同学们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可能和什么有关呢?”  大部分同学都在认真思考着,还有不少同学举起了手。我正准备请同学发言,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冒了出来:“我知道,我知道!很简单,和平行四边形差不多,不过要再除
摘 要: 空间智能是人们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能力,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空间智能的能力,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接受事物,基于空间智能培养学习《圆锥与圆柱》这一章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空间智能 圓锥与圆柱 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儿童从一出生接触世界开始,就对外部空间有了感知能力。随着人们对儿童的空间智能的培养,儿童对大千世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在大脑中初步形成一个空间,在空间智能
摘 要: 本文从大学教育的本质出发,结合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从英语专业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素养等方面探讨符合时代需求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时代需求 培养模式 人文素养  一、引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育功用主义观尤为突出的今天,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尤显重要。大学教育应该不仅能让学生获得专业才能,而且
摘 要: 语言输入和输出是英语学习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英语学习中如果没有了输入,学习就好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如果没有了输出,语言学习也就毫无意义可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英语口语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学生的口语能力还是令人担忧。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输入进行输出这一问题,是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真正关键所在,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摘 要: 高中英语词汇识记及应用技能训练,不应机械地背诵词义,而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帮助学生了解词的纵横向搭配,进而在合适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在愉快的氛围中真正掌握。  关键词: 搭配理论 英语词汇教学 教学启示  一、引言  词汇是外语学习的基础,词汇的学习绝不仅仅是机械地死记词义,只有懂得词的纵横向搭配并在合适的语境中恰当运用才算真正掌握。Lewis(1993)指出,词汇的学习是指能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