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课堂评价,点燃学习激情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o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在于评价方式的变革。“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这就是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新的评价理念,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并及时给予评价,则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评价时,以课堂过程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为目的,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评价改革 过程性评价 学习激情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在于评价方式的变革。《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增长的,态度情感是在实践中发展健全的。为此,教师应在课堂这一学习的主阵地中,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与所做出的努力,并及时给予评价,让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真正发挥作用。
  一、创设趣味课堂,给予积极评价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善于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学生,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微小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善于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时,我创设了评选“小小设计师”的教学情境:“本校要招聘一名优秀设计师,为校园的绿化进行设计,要求在校园跑道(80米)的一边等距离地植上树,并且两端都要种,请你把设计方案递交到林老师处。”这一教学设计,把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探索的过程当中。从分析、画图到设计理由,学生完全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学生想到了不同的设计方案,而且都能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提出设计理由。我及时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赞赏,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四人小组的方案不同,但是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把学生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究中。在这里通过情境的创设,通过教师的积极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思考,并在实践自己想法的过程中,编制出了自己的设计图,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丰富过程体验,关注差异评价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并指出:“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课标这一精神,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认识、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教师在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使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例如,教学《数字编码》时,我联系学生实际,布置学生收集不同的身份证号码。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我设计了A、B、C三种评价体系:A针对于能力强成绩好的学生,要求收集10组以上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数学编码的特点,还要尝试自己设计号码;B组为能力居中的学生设计,要求收集8组以上数据,进行记录,能初步分析出编码特点;C组为能力暂时欠缺的学生设计,要求收集5组以上数据,进行记录,从这些数据当中可以得到些什么信息。收集、分析身份证编码特点的过程,学生始终以一种积极的状态,主动参与到数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逐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教师经常给学生提供选择和参与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表现,并通过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成长。
  三、改变学习方式,采用多方评价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加强生生互动,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互评、老师评价等多方评价的建立。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小组合作,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交往机会,加快了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在引导学生通过图例、实物的操作、演示、比较后,我让学生自己尝试归纳“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小组讨论后,有一生这么说:“比较分数大小时,我们可以先看分母。如果分母相同,分子不相同,就看分子的大小;如果哪个分数的分子比较大,这个分数就比较大;我们还可以先看分子……”该生回答后,我微笑着不语,全班同学一如既往地等着我对他的回答做出评价,我反问这位同学:“你对自己的回答满意吗?为什么?”该名学生在我的鼓励下,也自信地说:“大部分还算满意,因为我能分别说出分数比较的两种情况,只是有点罗嗦。”“那该怎样改会更好呢?试试看,怎么样?”我适时地加以引导,于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看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这句简炼概括的归纳语,由学生自己说了出来,这一自我评价过程帮助学生提炼简洁的数学语言,让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更为严谨。
  又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让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画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让他们互相评价所画图形的优缺点,对于哪一部分需要改进提出修改意见。只听一生说:“XX同学,我觉得你画的这个正方形的四个角,与直角还有些差别,你可以试着用三角板的直角来对比着画。”有的学生说:“XX同学,你画的还不错,只是一条线段有点出头。”还有的学生说……学生们在互相评价中对所学的知识加以了巩固,也平添了当回“评判家”的欣喜之情。
  四、唤醒学生思维,感受成功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的大脑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只要将他唤醒,学生的潜能就会像原子核裂变那样释放出来,各种思维就会如涌泉般地迸发出来。
  如我在学生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之后,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1)尝试计算963÷3和248÷4。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法很快算出答案,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教师点拨下也很快找到了计算的感觉。(2)尝试计算4236÷6和1169÷7,由于学生找到了计算的规律,很快算出答案,这时我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我夸他“真了不起”,能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紧接着,我给被除数增加位数,提高难度(如:3269472……÷2),当一个个题目出示后,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争着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就这样,教师通过把一位数分别除二、三、四……位数连在一起让学生尝试的方法,使学
  生享受到用同样算法解决从简单到复杂的数学问题的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快乐。一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所以,当学生发表见解后,我都及时运用生动的、充满童趣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学生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感受了自我价值。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创设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在学生成功后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更为学生激情“火上浇油”,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通过体验成功的学习,感悟到数学并非抽象与枯燥,而是充满诱人的快乐和智慧的魅力,使学生始终对学习充满着强烈的憧憬。
其他文献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尤为重要。那么,我在课堂上是怎样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拨动学生地理“心弦”呢?  一、 情感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个受过情感教育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温顺、谦和、善于沟通且能唤起人们对生
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们也都投入到课堂教学的研究中。课堂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最基本的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建立高效的课堂呢?广大老师都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我也不外。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建立高效课堂,首先要做
【摘 要】“问题法”是一种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独立、主动地进行学习,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实践经验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知识产生和获得的全过程。“问题法”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  【关键词】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    “问题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强
课程环境的转换,不仅为传统教师角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进一步拓展了教师角色的发展空间。毋庸置疑,新课程需要新型教师,需要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需要教师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教师如何转换角色,改善教师素质,提高教师能力,重塑教师形象,这是促成新的课程改革、构建新的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学生以自由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汉语拼音是拼读汉字字音、帮助学习普通话的得力助手,是学好语文的工具,汉语拼音直接影响到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甚至影响到学生长大后的生活、工作。但是,汉语拼音学习起来很枯燥乏味,让一年级的学生学好它需要创新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汉语拼音教学
摘要:英语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可见,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我们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内容、知識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既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又应结合教师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灵活地、
【摘 要】本文从如何做才能让学校庆幸得到自己,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两方面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反映了一个新教师的强烈的责任心。  【关键词】理由 喜欢    还记得2006年8月15日那一天起,我从一名在讲台下认真听讲的学生,变成了一位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物理教师,完成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作为一名新老师,在学校我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前辈们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对我的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  作为一名
【摘要】一、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以疑激趣、以境引趣、以读生趣;二、树立学生自学的信心;三、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四、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问题提出】  目前,不少学生上课学得死,不会权宜,不懂应变;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存在着严重的思维惰性;自习课或课外,如果不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部分学生就会漫无目的,空坐位上,无所事事,
【摘要】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从哪里来?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个问题,从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创新教育 自学能力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心理等各方面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而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新时期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学问是无穷的,一个人正规受教育的时间是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丰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而传统的语文作业弊多利少,据调查,现在小学生都有一部分不爱做作业。课堂作业由组长或学习委员监督完成,家庭作业由父母监督完成。造成学生不愿做作业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模式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目前作业存在的误区有以下几种情形:1、题型多、量大、内容琐碎,使作业变成学生的负担。2、机械重复多、缺乏趣味,束缚学生的思维想象,使学生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