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人生污点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连京确信父亲是不爱自己的,从他摇摇晃晃能在屋子里走路开始就感受到这点。
  有几回他被长他3岁的哥哥推倒,躺在地上嚎哭起来。高大威猛像乌拉山般雄壮的父亲正坐在那里抽纸烟,只扭头看了一眼,轻声道:“瓦利亚,自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
  瓦连京还是觉得委屈,他需要有人拉他一把,搂在怀里安抚几句。正准备晚餐的母亲在围裙上擦着手走过来,蹲下身子,满脸笑意:“瓦利亚,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听爸爸的话。”他还是哭,向妈妈伸出小手发出一个单词:“抱,抱!”
  父亲站了起来,脑袋几乎碰到屋顶,咆哮起来:“柳芭娃,做你的饭去。”母亲应声起身,飞快离去,连头都不敢回。“瓦利亚,再哭就把你扔到屋子外喂野狼!”每当父亲发火的时候,所有人都躲得远远的,连窗外那头风的巨兽都幽咽起来。瓦连京像条小狗止了哭啼,恐惧攫取了他的心,他怕的不是野狼,是自己威严的父亲。
  父亲在一家伐木场干活,冬天时,大雪封山,工作就停下来。闲下来的父亲每天都闷在屋子里抽烟、喝酒,一家人都躲他远远的。
  瓦连京对父亲的感情是复杂的,在他幼小的内心,父亲无所不能,是个狮子般的勇士,一杆猎枪在手,他乘着狗拉雪橇纵横周围宽广的山林,所有的野兽望风披靡。父亲又如西伯利亚的坚冰一般森冷,他不可亲近,甚至笑得很少。
  喝醉酒的父亲却是温柔的,粗嗓门儿也柔和起来,眯蒙着两眼招手:“都过来,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听到父亲说讲故事,一家人眉开眼笑围过去,这是难得的轻松时刻。瓦连京被父亲的大手抓鸡仔般拢到怀里,那怀抱是温暖的,洋溢着烟草和酒精的混合味道。那一年,在斯大林格勒近郊,父亲打光了所有的子弹,战友们也全都牺牲,硝烟弥漫,层层叠叠的尸体,血凝成了半尺厚的冰。4个纳粹鬼子端着枪围上来,父亲赤手空拳,拼尽最后一丝气力,硬是将4个鬼子全都解决掉,这才撤回到后方去。
  战争结束后,父亲响应苏维埃中央开发西伯利亚的号召,独身一人从莫斯科出发,跋涉万里,历时2个多月,终于抵达克孜勒。其间遭遇艰险无数,狼群围攻,饥饿煎熬,发生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听着父亲的故事,瓦连京慢慢长大。他3岁那年,已经会自己穿衣,帮着家里干些活儿。每天早晨天刚亮,父亲的棍子就抽打在每个孩子的屁股上。3分钟内穿好衣,几个孩子步履蹒跚向家附近的一座小山顶上冲去。等到瓦连京爬到山顶,父亲坐在那里,嘴上叼着烟,手里那根拇指粗的棍子抽打在皮靴的帮子上,冷冷地看着瓦连京:“瓦利亚,你又比我规定的时间晚了1分钟。”兄弟姐妹站在一旁,满脸嘲笑地看着他,接下来,父亲手里的棍子就重重落在他屁股上。
  瓦连京挨过父亲多少棍子,自己都数不清,不过,爬了3年的山,他瘦弱的身子倒强壮了不少。
  5岁那年的一天,父亲把他叫到跟前,俯视着他:“瓦利亚,你是个大孩子了,从今天开始,你得参加冒险游戏。”
  所谓冒险游戏,就是一个人离开家到附近的山林去。林子里地形复杂,草木茂盛,活动着各种野兽,西伯利亚狼常常在其间出没。按照父亲的话说,一个人得熟悉他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就像熟悉自己手上的掌纹一样。
  瓦连京一个人战战兢兢出发,手里握着把锋利的匕首。他向着南方一直走,边走边按照父亲的教导做着记号。清新的风吹在他脸上,阳光斑驳透过密林,叫不上名字的花怒放着,无数的小动物活动在他周围,毫不怕人。内心的紧张恐惧渐渐消失,他在旷野里玩耍起来。太阳渐渐偏西,到黄昏来临时,他发现自己迷路了。而身后不远处的草丛窸窣地响,瓦连京确信那里有条狼,它一直在跟踪他。瓦连京没命地跑,狼也一直跟在他身后,那天,直到繁星满天,瓦连京才筋疲力尽摸回家门,他看见父亲倚在门上朝他微笑:“瓦利亚,干得不赖!”一只大手就抚在了他头上,一股青草汁液的气味。
  瓦连京8岁时已走遍了自家附近方圆几十里的区域,跟着他的哥哥姐姐在野外打猎、过夜,听帐子外面野狼嚎叫,大风呼啸。
  瓦连京上学了,他脑子聪明,成绩不错。每日晚饭后,兄弟姐妹几个围坐在一张桌子上看书做功课。父亲也拿着张报纸坐在一边看,那是一张《真理报》,新闻纸早已发黄。父亲每晚都对着那张报纸看,脸上写满了认真。
  “爸爸,这道题我不会,你给我讲一讲吧。”瓦连京壮起胆子站起身,拿着书本走到父亲身边。
  父亲没有接他手里的书,很威严地咳嗽一声说:“瓦利亚,你要学会自己把每个问题搞清楚,这样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加深印象。”
  每当瓦连京向他请教,他总是相似的话。“你要自己摸索。”“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不要总想着依赖别人,那会让你变得弱智。”
  学校里,同学们总是会互相吹嘘自己的父亲。有一次,瓦连京讲了父亲的故事,他说:“我爸爸是卫国战争英雄,斯大林同志亲自接见过他,还在他胸口别了一枚勋章。”
  隔了一天,几个同学在课间围到了瓦连京的身旁。长着个红鼻头的瓦涅尔说:“瓦利亚,你撒谎,你爸爸根本不是什么英雄,他是个叛徒。”学生们都哄笑起来。瓦连京的脸因愤怒一下变得通红,他争辩:“胡扯!我爸爸是英雄,他干掉过上百个德国佬。”
  “嘘!吹牛!我爸爸是档案局的,你那酒鬼老爹的事情他知道得一清二楚,他被德国人俘虏,战后才被释放出来。”瓦涅尔的话像一根根针刺在瓦连京的耳膜上。
  那天,瓦连京跟他的同学干了一架,鼻青脸肿回到家。父亲严厉地看了他一眼:“怎么回事?”他第一次仰起头,目光直视父亲:“爸爸,你是国家英雄,对吗?”
  “唔!怎么突然说起这个来?”父亲脸上突然现出一丝羞愧,他已经很久不再讲他的英雄事迹。
  瓦连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神情的确是羞愧。“轰然”一声,父亲伟岸的形象在他心中崩塌。瓦涅尔说得没错,他居然撒谎,向自己的孩子吹嘘自己是什么英雄。
  自那之后,父亲一直挺得笔直的腰弯了下来,人变得更沉默,整天喝酒,一身的酒臭气。
  多年之后,从莫斯科大学毕业的瓦连京加入一家大型石油公司,事业顺风顺水。他性格独立,作风强悍,思维敏捷,身体强健,不满足于替别人打工,开始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建材公司。
  这天,他突然接到母亲悲伤的电话:“你父亲死了。”瓦连京才想起已有很多年没回过家,也没见过父亲母亲,钱他倒是每月按时寄回去。
  他死了,瓦连京觉得胸中一块大石落了地。这么多年,在他心里,父亲变成了一个猥琐、卑鄙、可耻的家伙,一个整天喝得醉醺醺只知道装腔作势的骗子。
  瓦连京从莫斯科飞回克孜勒。他终于还是没能赶上葬礼。母亲捧着个盒子站在院门口等他,满头灰白的发,一脸的悲伤。
  “盒子里是什么?”他从母亲手里接过那个盒子,随口问道。母亲用手背抹一把眼睛:“那是你爸爸的荣誉证书,他终于获得国家认可了。”
  母亲讲起父亲的故事。父亲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一辈子忠诚正直,大字都不识一个,也不懂得变通圆滑。他在干掉4个纳粹鬼子之后并没能撤回后方,他力竭倒地,当了俘虏,但他从来没做过任何出卖国家的事情。这却成为他一辈子的人生污点,遭遇到无数不公正待遇,甚至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哦!爸爸,爸爸!”瓦连京叹息着喊道。他想起父亲对他说过的一切,想起父亲对他的种种磨砺,难道不正是这些才锻炼出他自立、自强、坚韧不屈的性格,为他铺垫后来成功的基础?他却因为父亲人生中一点传说中的瑕疵,执拗不放,让他晚景凄凉,郁郁而终。
  他眼前映现出父亲的形象,一辈子挺直的脊梁,最后被儿子的蔑视压弯。
其他文献
在外事机构工作的弟妹,因公需要到日本大阪长驻5年,可以带孩子。弟妹先行到达办理好住宿和女儿入托等事宜,因弟弟是军人不便送孩子前往日本,便由我这个姑姑代送3岁的小侄女。  在日本的那几天,有机会结识了弟妹的邻居,一位名叫“千代子”的日本老太。  千代子今年58岁,自己独居。儿子和儿媳在东京就职,工作繁忙,她代为养育几个月大的小孙女玉子。  在中国,隔代养育比比皆是,而隔代养育对孩子的教育弊病也屡见不
关键词 教科书,教師教学用书,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3-0035-05  对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来说,“教师教学用书”是仅次于历史教科书的重要教学资源,早已是人手一册,人人必用。一般认为,“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有以下三个:第一,揭示编写意图,剖析全书和各课的结构、内容等,帮助教师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第二,提出教学建议,供教师参考。第三,提供
关键词:新情境,文科班教学,戊戌变法,考试范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08-05   每年高考结束之后,都会有一些学生反映“教的没考,考的没教”,特别是近年,情境题已成为历史高考试题的基本形态,浩瀚的史料为命题创设新情境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也预示了试题可能到达的深度与广度。学生的反映很真实,“教的没考”指围绕教材知识的复习,无微不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新青年》,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28-07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人教版必修3的第16课,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思想”共同构筑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知识脉络,而思想解放运动发展至新文化运动阶段,其注重反思的特点尤为明显。就本课教学内容而言,主要讲述了新文化运
关键词乔治三世,伯克,《法国革命论》,托利-保守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1-0012-05   辉格党的一党寡头统治,从1714年延续到18世纪60年代,因乔治三世即位而中断。这就再次表明,政党的命运和党派政治思想的强弱,与王位更替密切联系在一起。   乔治三世在位前期,即从1760年至1782年,英国工业革命逐步启动,政治上却出现倒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权力平衡,新高考,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7-0031-06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变化是永恒的,但也存在某一阶段相对稳定的社会状态。这种稳定是各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平衡一旦被打破,各种力量就开始进行新的较量,直至找到更加合理的力量对比以实现新
围绕学、政、教分析晚清中国的知识转型,大致可以梳理出这样的基本线索:其一,“教”与“学”之结合构成来华西人“援西入中”的基调,区分“西教”与“西学”,相应成为晚清接纳近代知识的重要一环;其二,“政”与“艺”的变奏映射出中国本土对新知的接引,方向多所调整,内涵不断拓展;其三,“学”从“器”“技”“艺”“术”的定位中被拯救出来,并在“普遍性”与“现代性”的论述中奠定其地位。内中所展示的“变奏”,即是“
美丽的新娘  那个曾经的女孩,白白的,天生一种孤傲高贵的气质,眼睛大大的,在一群同学之间分外打眼。  她不是我的同班同学,而是我好友的同班同学,她们两个,家里条件都好,从小就学的钢琴,因此,她们考到艺术学院,是深造钢琴的。而我能来到这里上学,纯粹是偶然,命运使然,我结识了小兵。  她们两个是那批校友里比较能瞧得起我的,说实话,我跟她们都没有相同的背景。我习惯了蹭她们的饭,习惯了抢她们的衣服穿。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教学评价,系统建模,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3-0032-05   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词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持续关注。从国际上看,各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大体涉及“人格构成及其发展”“学力模型”和“学校愿景”等三大领域,强调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与通讯能力、公民素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等。①而在国内,自党的十
关键词:史料教学,核心素养,目标达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5-0017-07  2017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问世以来,广大历史教师最关心的是如何在教学实施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对此,不少学者、老师纷纷撰文阐述各自的看法。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学者们的探讨大多未能超越传统学科教学论研究的范畴。这里笔者试从课程的视角,结合教学设计的要求,谈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