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对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3(serpinE3)的影响及机制,以及PRL-3和serpinF3对结肠癌Lovo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已经稳转入PRL-3载体的Lovo-P细胞和对照组Lovo-C细胞中serpinE3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Lovo细胞侵袭性.再给予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特异性抑制剂
【机 构】
:
51012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51012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51012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51012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对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3(serpinE3)的影响及机制,以及PRL-3和serpinF3对结肠癌Lovo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已经稳转入PRL-3载体的Lovo-P细胞和对照组Lovo-C细胞中serpinE3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Lovo细胞侵袭性.再给予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10 μmol/L)预处理Lovo-P细胞6h,观察serpinE3表达的变化,检测Lovo-P细胞侵袭性的改变.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转染人PRL-3的Lovo-P细胞中,serpinE3表达明显上调,Lovo-P细胞侵袭性增强[(378±13)个比(269±15)个,P<0.05];而当特异性阻断ERK后,Lovo-P细胞中的serpinE3表达下调,并且细胞侵袭性也降低[(21l±9)个比(358±19)个,P<0.05].结论 PRL-3能够通过ERK诱导serpinE3表达上调的方式,增加Lovo细胞的侵袭性。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DEX)对骨髓间质干细胞(D1细胞系)成脂分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抗氧化剂富勒醇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D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DEX组、DEX±谷胱甘肽组、DEX±富勒醇组,分组孵育细胞14d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含量;孵育21d后用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的成脂分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aP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卡托普利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Col-Ⅰ)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肝星形细胞(HSC)-T6肝星状细胞株作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研究模型,将培养的肝星状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1×10-5、1×10-7 moL/L)组和AngⅡ+卡托普利组(1 ×10-5、1 × 10-7 mol/L).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星状细胞
骨髓间质干细胞(MDSCs)、脂肪间质干细胞(ADSCs)是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本研究旨在探讨此两种干细胞在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健康6周龄SD大鼠10只,供分离MDSCs、ADSCs;胎牛血清购自Gibco公司;Ⅳ型胶原酶购自Sigma公司.2.细胞分离:(1) MDSCs的分离、培养:骨髓与PBS缓冲液充分混匀,离心,沉积的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
目的 观察血卟啉单甲醚(HMME)声动力作用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急性细胞毒作用.方法 首先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超声辐照时间及不同HMME浓度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辐照时间和HMME浓度.将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悬液分为4组,以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PI)双染色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死亡方式.结果 超声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Pvu Ⅱ和Xba Ⅰ多态性与乳房肥大的关系.方法 选取乳房肥大的女性患者28例,以乳房大小形态正常的健康女性69例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两组ERα基因的Xba Ⅰ和PvuⅡ多态性.结果 (1)ERα基因PvuⅡ基因型分布:乳房肥大组:pp型、Pp与PP型分别是25.00%、57.14%和17.86%;正常对照组:PP、Pp与
目的 观察转染L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细胞Liv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全硫代磷酸化修饰的Livin ASODN,脂质体介导Livin ASODN转染QBC939细胞,于转染后60h,噻唑蓝(MTT)法检测L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QBC93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前后Li
目的 构建人肿瘤裸鼠移植瘤模型,探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3(LRIG3)表达沉默后对移植瘤生长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Hela229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成瘤后将裸鼠分为3组,分别在瘤体内注射生理盐水、LRIG3反义寡核苷酸(ASODN)、LRIG3错义寡核苷酸(MSODN),检测各组移植瘤生长以及LRIG3和EGFR表达.结果 ASOND组较其他两组瘤体生
目的 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基底动脉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PAR1、TNF-α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实验动物分组:正常组、SAH 3 d组、SAH 5 d组、SAH 7 d组.模型制作成功后灌杀大鼠,取基底动脉标本行组织学检查,计算机软件测量各
近年来,国外多个肾移植中心报道人类细小病毒B19(HPV B19)的感染是患者术后严重贫血的主要原因,同时有可能导致移植肾的慢性损伤[1].本研究旨在观察肾移植受者感染人类细小病毒B19后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因终末期肾病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133例,其中男89例,女44例,中位年龄40(18 ~65)岁.活体供肾53例,尸体供肾80例
本实验旨在探讨改良Paul-Mikulicz回肠造口术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更为方便的获取移植物样本而不干扰肠道连续性.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20只雄性台湾Lan-Yu小猪.2.麻醉:肌肉注射氯胺酮(10 mg/kg)和阿托品(0.2 kg/kg)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入2%的异氟烷维持麻醉.3.小肠移植:在移植时,供体的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分别与受体肾动脉下主动脉和肠系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