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樟树害虫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来源 :江苏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89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1980—2021年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165篇关于樟树害虫研究的中文文献,系统梳理了我国樟树害虫研究概况,明确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樟树害虫研究处于逐渐发展阶段;应用VOSviewer软件分析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历年来相关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园林植物上的樟树害虫,研究方向主要关注樟树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虫情调查和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通过中文文献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分析可知,相关研究热点主要在樟巢螟、樟颈曼盲蝽、黑翅土白蚁、樟叶蜂等樟树害虫的研究.文献计量分析结果为我国樟树害虫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以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Thunb.)Baker.]、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var.sinensis)、铜钱草[Hydrocotyle chinensis(Dunn)Craib]3种水培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室内水培条件下,在高氮、磷浓度(实测NO3--N浓度为41.40 mg/L,PO3-4-P浓度为3.55 mg/L)水体和中高氮、磷浓度(实测NO3--N浓度为19.09 mg/L,PO3-4-P浓度为1.80 mg/L)水体中的根长、茎长和叶片叶绿
为探究分离自烟草根际的2株芽孢杆菌的种类及其抑菌促生特性,利用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法,将菌株YC2006和YC2008分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对烟草赤星病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烟草黑胫病病原(Phytophthora parasitica)和烟草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病原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烟草立枯病病原的抑制率分别达到
为进一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改善土壤状况,开展了以不同功能性微生物组合形成的菌肥(提升固氮能力的1号菌肥,促进钾吸收的2号、3号和4号菌肥,助益磷代谢的5号菌肥,及促进氮、磷、钾吸收的6号菌肥)对油茶叶内源激素及氮、磷、钾含量和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等影响的试验,施用6个月后,测定结果表明:施用4号菌肥的土壤含水率最高,且与施用1号、3号、5号、6号菌肥的土壤含水率差异显著;施用5号菌肥的土壤电导率显著高于施用1号、2号、3号、4号、6号菌肥及对照的土壤电导率;施用5号菌肥的土壤pH值最高,且与施用1号、2号、
丰富的森林资源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强化林木采伐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对持续增长森林资源总量,精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意义重大.该文通过对镇江市“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为“十四五”期间更好地执行与落实森林采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选取5种典型水生植物菖蒲、千屈菜、旱伞草、水葫芦、黑藻,研究各单种植物单元对模拟富营养化水体生态系统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5种水生植物均能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正常生长,对水体中的氮、磷均有一定的净化效果.5种植物去氮能力的大小依次为水葫芦>黑藻>旱伞草>菖蒲>千屈菜,5种植物去磷能力的大小依次为水葫芦>旱伞草>黑藻>菖蒲>千屈菜;5种植物对氮的累积率为10.49%—60.73%,对磷的累积率为13.45%—43.55%;5种植物对氮、磷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61.65%—75.93%,45.6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