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苷元下调CIP2A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往研究表明,一种新型STAT3抑制剂牛蒡苷元(Arctigenin,Atn)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能诱导显著的细胞毒性。本研究将进一步阐述Atn在TNBC细胞中通过下调蛋白磷酸酶2A(PP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触发细胞毒性的新型分子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NBC系中CIP2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IP2A下游分子Akt、ERK、PP2A的表达及活化;PP2A活性测定检测TNBC系中PP2A的活性;侵袭实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TNBC的侵袭和迁移能力;siRNA干扰技术转染TNBC细胞系,检测转染后TNBC细胞侵袭能力。结果:Atn显著下调TNBC系CIP2A的表达;CIP2A下调导致PP2A活性增加和Akt的磷酸化水平下降;沉默CIP2A表达增强Atn对TNBC细胞转移行为的抑制作用;Atn通过重激活PP2A抑制TNBC增殖和侵袭。结论:研究发现Atn在TNBC中的新型作用机制,即Atn通过抑制CIP2A表达而活化PP2A,进而抑制Akt活化,从而抑制细胞的转移。
其他文献
对股骨干骨折术的病人,通过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重视功能锻炼指导,强调家庭支持系统作用,做好日常健康宣传等综合治疗与护理,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随州地区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征,电生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对2013年3月-2016年3月间38例GBS患儿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结果:⑴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天然化合物葫芦素B(Cucurbitacin B,Cu B)在顺铂(Cisplatin,DDP)耐药的人胃癌细胞(Gastric cancer,GC)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测定Cu B对D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入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6年5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入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采用视觉疼痛